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盧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盧柯
盧柯
出生 (1965-05-23) 1965年5月23日(58歲)
國籍 中國
籍貫 河南汲縣
民族
母校 南京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
職業 材料科學專家
研究領域
金屬納米材料及亞穩材料等研究

盧柯[1]

材料科學專家。1965年5月23日生於甘肅華池,原籍河南汲縣。1985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1990年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萬人計劃」傑出人才。主要從事金屬納米材料及亞穩材料等研究。

教育背景

  1. 1981年09月~1985年07月 華東工學院機械製造工藝系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
  2. 1985年07月~1988年09月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冶金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3. 1988年09月~1990年04月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博士研究生

工作經歷[2]

  • 1990年04月~1993年01月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其間:1990年9月~1993年1月德國馬普金屬研究所訪問學者)
  • 1993年01月~1997年01月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
  • 1997年01月~2001年02月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2001年03月~2001年07月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其間:1993年1月~1997年7月分別於德國馬普金屬研究所、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材料系、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法國特魯瓦技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教授)
  • 2001年07月~2005年02月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05年02月~2008年01月 九三學社中央常委(2007年12月)、遼寧省副主委、瀋陽市主委(2006年12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2005年當選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2008年01月~2012年12月 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遼寧省副主委、瀋陽市主委,瀋陽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2012年7月免)、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
  • 2012年12月~2018年01月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遼寧省副主委(2015年1月免)、瀋陽市主委(2014年12月免),瀋陽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
  • 2018年01月~2018年10月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2018年10月~ 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
  • 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金屬納米材料及亞穩材料等研究。發展了一種製備無微孔隙和界面污染金屬納米材料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系統研究了金屬納米材料的結構性能關係及結構穩定性,揭示了納米材料的本質結構特徵和性能,發現了納米金屬銅在室溫下具有超塑延展性。深入研究了非晶態合金的晶化微觀機制和納米晶體的熔化行為及過熱機制,建立了過熱晶體熔化的動力學極限理論,並獲得了金屬納米薄膜的穩定過熱。發展了利用表面機械變形處理實現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的新技術,並大幅度降低了鐵的表面氮化溫度。

科研成就[3]

盧柯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獲專利23項,發表學術論文298篇,他人引用總計3000餘次,其中第一作者論文他人引用1082次(只統計引用逾10次的論文),5篇論文他引過百次,單篇最高引用199次,h指數已經逾30(h指數是指他發表的所有論文中,有h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至少h次),36次在國際會議上作特邀報告,多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主席。他領導的小組被國際同行專家譽為納米材料領域的幾大研究小組之一。

  • 1990年,盧柯在國際雜誌《應用物理》及《冶金材料快報》上發表論文,提出了一種製備納米晶體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1994年,國際學術刊物《材料科學與工程》邀請盧柯撰寫有關專題綜述,這意味着該製備方法在國際上得到了同行的認可。盧柯由此獲國家、科學院、遼寧省多項獎勵。
  • 2000年,盧柯研究組獲得了新突破:發現了納米金屬銅經反覆輾軋而沒有產生加工硬化效應,延展率高達5100%。納米材料的"鼻祖"葛萊特教授認為,這是"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這一研究成果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 盧柯研究組利用計算模擬技術研究了過熱晶體的熔化機制,將晶體熔化的熱振幅判據、剛性失穩機制和動力學均勻形核失穩機制緊密聯繫起來,提供了過熱晶體熔化的完整圖像,深化了人們對晶格熱穩定性的認識。該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著名物理冶金學家、劍橋大學羅伯特·坎教授在《自然》上發表了題為"從晶體內部熔化"的評論,認為此項工作將"長期以來無法確定的引起固體熔化控制因素的不同觀點成功地統一起來",並"從原子層次上解決了熔體發生機制的問題"。
  • 2003年1月,《科學》發表了盧柯等人的一項研究結果:將鐵表層的晶粒細化到納米尺度,其氮化溫度顯著降低。表面氮化是工業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材料表面處理技術,大幅度降低氮化溫度是長期以來需要解決的技術"瓶頸"。該工作與"全同金屬納米糰簇研究"同列"200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 2004年4月,《科學》發表了盧柯研究組關於超高強度和高電導率銅的研究結果。他們提出一個新的金屬強化途徑---即採用脈衝電解沉積技術,成功地製備出晶粒尺寸為亞微米、晶粒內具有高密度生長孿晶界的純銅薄膜樣品,其拉伸強度高達1068MPa,是普通純銅的十倍以上,達到高強鋼的水平,並具有一定的拉伸塑性,同時,其室溫電導率為97%IACS(國際退火銅標準),與無氧高導純銅相當,這在過去是很難實現的。
  • 2009年1月,盧柯課題組再一次在《科學》周刊上發表了關於《納米孿晶銅的極值強度和超高加工硬化研究》的論文,評審人認為作者在利用納米孿晶強化材料本質方面獲得了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不但豐富和拓寬了人們對納米尺度材料塑性變形的本質的認識,同時也為進一步發展高性能納米結構材料及其應用提供了重要線索。「納米孿晶銅的極值強度和超高加工硬化研究」被評為當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 2009年4月17日出版的《科學》周刊上刊登了他們的特邀綜述論文《利用納米尺度共格界面強化材料》,文章就強化界面應具備的關鍵結構特徵進行了詳細闡述,提出了提高材料綜合強韌性的新途徑——利用納米尺度共格界面強化材料。
  • 2010年盧柯應《科學》周刊邀請,撰文就金屬材料的發展趨勢和未來進行了展望,這篇《金屬的未來》的論文不但在國際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也表明盧柯已成為材料科學領域在全世界範圍內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
  • 2011年2月,盧柯研究組在梯度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發現梯度納米金屬銅既具有極高的強度又兼有良好的拉伸塑性,揭示了納米金屬的本徵塑性和變形機制。《科學》周刊再次刊登他們的論文

主要獎項

時間 獎項
1991年 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
1995年 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物理類)
1996年 中國青年科學家獎
1998年 國際亞穩及納米材料年會(ISMANAM)金質獎章和傑出青年科學家獎
1999年 何梁何利基金技術科學獎
1999年 瀋陽市特等勞動模範
1999年 瀋陽市科技振興獎
2000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TWNSO技術獎
2000年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2001年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02年 橋口隆吉獎
2003年11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
2004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5年11月 德國科學院院士
2010年 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Fellow
2011年 德國洪堡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
2018年02月 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參考資料

  1. 盧柯 中國科學院學部網
  2. 盧柯 遼寧省人民政府
  3. 盧柯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