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爾文·庫利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卡爾文·庫利奇
出生 1872年7月4日
國籍 美國
別名 Silent Cal
職業 律師
知名於 美國第30任總統

卡爾文·庫利奇

卡爾文·庫利奇是美國第30任總統,生於佛蒙特州,父親是一位村莊店主、州議會議員,母親在他12歲時去世。

庫利奇從阿默斯特學院畢業後參加政治活動,職業是律師。

1905年,庫利奇與格雷絲·安娜·古德林結婚,生有二子。

中文名 卡爾文·庫利奇 外文名 Calvin Coolidge 別 名 Silent Cal
出生地 普利茅斯,佛蒙特 出生日期 1872年7月4日 逝世日期 1933年1月5日
職 業 美國第三十位總統 畢業院校 阿默斯特學院 政 黨 共和黨
宗 教 公理會

人物經歷

卡爾文·庫利奇生於佛蒙特州普利茅斯,原名約翰。[1]

  • 1895年畢業於安姆赫斯特學院,改用卡爾文為名。畢業之後在Northampton,麻薩諸塞州做律師,
  • 1899年入步政界。
  • 1923年至1929年的美國總統。他還當過沃倫·G·哈丁的副總統和麻薩諸塞州州長。

職業生涯

  • 1899年任北安普頓市議員。1915年當選馬薩諸塞州副州長。
  • 1918年當選為州長。
  • 1920年被提名為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成為哈丁的競選搭擋,競選成功。
  • 1923年8月2日,庫利奇在其父的農莊度假時,突然接到哈丁總統逝世的電報,翌日即宣誓就職總統。庫利奇執政時,共和黨四分五裂,國家呈現無政府狀態,聯邦政府信譽掃地。他在總統任期內對政府進行了一些整頓,革除一些引起民憤的貪污瀆職的官員,同時削減所得稅稅率,鼓勵投資。庫利奇抓住國人渴求安定的心理特點,穩紮穩打,改變上述狀態,取得一定成效,從而贏得了1924年的大選,獲得連任。此後,在國內,對經濟活動採取不干涉的方針,而用減輕稅賦、保衛關稅的政策間接管理經濟,使國家呈現出沒有危機、繁榮發展的景象。對外,則回到了孤立主義。第二任屆滿後,庫利奇拒絕再次提名總統候選人,退休後著書立說,偶爾也參加一些政治活動。
  • 60歲時,因心臟病在北安普頓去世。

政治經歷

  • 1899年 北安普頓市政府議員 。
  • 1900年-1902年北安普頓市律師。
  • 1904年 北安普頓法院正式公務員。
  • 1910年-1911年北安普頓市長。
  • 1912年-1915年馬薩諸塞州參議院成員。
  • 1914年-1915年為院長。
  • 1916年-1918年 馬薩諸塞州副州長。
  • 1919年-1920年 馬薩諸塞州州長。

卡爾文·庫利奇在1920年競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輸給沃倫·G·哈丁,但是提名為他的副總統。哈丁入選總統。

  • 1921年3月4日到1923年8月3日就任副總統。哈丁在職過世,庫利奇上任總統。
  • 1924年再次競選,連任下屆總統。他是很早用收音機的人,在做總統時有好幾個第一次:
  • 1924年2月12日,他在收音機廣播第一次政治性演講。他的宣誓演講是第一個在收音機廣播的總統宣誓演講。同年2月22日,他在白宮發表收音機演講。庫利奇是最後一個沒有試圖干預自由市場的美國總統,讓經濟周期聽其自然。在他的總統的職務期間,美國體驗了經濟狂長的一個時期,所謂的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庫利奇不僅能降低稅率,而且減少了國債。
  • 1928年再次總統大選,庫利奇宣告不再競選。
  • 1933年1月5日在北安普頓過世,入葬於出生地普利茅斯,佛蒙特。

曾任職務

其他政府位置

* 諾桑普頓市議員(1899年) * 城市律師(1900-1901年) * 法院辦事員(1904年)
* 馬薩諸塞州立法機關成員(1907-1908年) * 諾桑普頓市市長(1910-1911年) * 馬薩諸塞州立法機關成員(1912-1915 年)
* 馬薩諸塞州副州長(1916-1918年) * 馬薩諸塞州州長(1919-1920年) * 副總統(1921-1923年(在哈丁總統下))

人物成就

卡爾文·庫利奇

卡爾文·庫利奇總統最主要功績,是削減了聯邦稅收和開支和按比例減少了德國的戰爭賠款。庫利奇曾經說過,美國是一個搞實業的國家,所以需要一個為實業界服務的政府。他還進一步指出:「建一座工廠就是蓋一座聖殿,在工廠幹活就是住那裡做禮拜。」

在共和黨執政的20年代,辦實業不只是賺錢的手段,它還成了教育界.出版界.乃至宗教界所崇拜的對象。這一類的虔誠的崇拜者都在讀着布魯斯·巴頓那本關於耶穌基督的暢銷書,書名叫《不為人所了解的人》書中有許多妙論,其中之一是:如果耶穌在世,他也會到廣告社去當會計主任。那些自小聽過牧師說耶穌出身木工家庭的人,會覺得這種說法是很驚人的。

庫利奇非常富有同情心,但同情心並沒有妨礙他成為政府揮霍浪費的克星。他對國會說,「凡是不是出於絕對的必要,而且毫無疑問對公共福利沒有好處的徵稅不啻立法機構的盜竊。」他與一些政治家不同,他言行一致。20年代同90年代末期一樣,聯邦政府擁有巨大的盈餘,當時共和黨掌握的國會看來決心要把資金揮霍在「豬肉桶項目」和未經驗證過的項目上。庫利奇使用否決權或威脅要使用它來保護國庫。

尤其是他對麥克納里·豪根提案使用了否決權,這一提案企圖通過政府補貼來支持農業生產。 正由於這種節儉政策,庫利奇才能削減稅收,尤其是對那些年收入1萬美元以下的群體。這與庫利奇捍衛政府節儉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我支持節約的政策並不是我希望省錢,而是因為我希望拯救人民……我們隨便花的每一塊錢都會使那些辛苦勞作的人的生活相應變得更拮据。我們精心節省的每一塊錢都會使他們的生活相應更加富裕。節儉是理想主義最實際的形式。」

有些政治歷史學家把大蕭條歸咎於庫利奇的經濟政策。但這不是過硬的歷史事實,而是信手拈來的意識形態上的無稽之談。經濟學家和經濟史學家幾乎都認為大蕭條的根源是錯誤的貨幣政策及通過了致命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這些政府受到誤導而採取的干預措施都是庫利奇離任後才發生的。而且儘管人們大談特談富蘭克林·D.羅斯福的偉大,但經濟學家卻認為他的許多政策導致了大蕭條的延長。

庫利奇效應

卡爾文·庫利奇

美國總統卡爾文·庫利奇一向以寡言少語著稱,他言不輕發,但言必有中,傳下許多精彩的名言。

庫利奇和太太一起去參觀農場,兩人分頭參觀。庫利奇夫人先到養雞場巡視一周,發現一隻亢奮公雞騎在母雞身上,模樣十分滑稽。於是就詢問雞舍管理員:「這隻公雞一天可以HAPPY幾次?」雞舍管理員回答:「一隻公雞每天可以與母雞交配數十次。」庫利奇夫人聽了便向農場主人說:「等一下總統先生來養雞場視察的時候,請你把這件事告訴他。」隨後便轉往別處參觀。

不久,庫利奇轉往養雞場巡視,管理員便將這件事告訴了總統先生。庫利奇想了想,眉毛一挑問道:「公雞每次都是跟同一隻母雞交配嗎?」農場主人答道:「當然不是。它每次都跟不同的母雞交配,愛找誰就找誰。」庫利奇聽了點點頭,高聲說道:「請你把這件事告訴總統夫人。」庫利奇果然是做過美國總統的厲害角色,一語道破雄性雌性動物對性愛行為的差異。生物學家在實驗中也發現,雄性動物確實存在「喜新厭舊」的性態度,於是便將之命名為「庫利奇效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