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鄭區兩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鄭區兩河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地處南鄭區境西部,東接濂水鎮、黃官鎮,南連黎坪鎮,西鄰勉縣阜川鎮,北與新集鎮相連。轄區總面積104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兩河鎮下轄9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兩河鎮戶籍人口10430人。2011年,兩河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4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292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億元。 [1]

中文名: 兩河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

地理位置: 南鄭區境西部

面 積: 104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三門村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3109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F

人 口: 10430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因原駐地居水壩有兩條河匯流而過得名。

1949年,屬褒城縣管轄。

1958年底,兩河管理區隨撤縣併入漢中市。

1961年9月,恢復南鄭縣改為兩河公社。

1984年,改為兩河鄉。

1989年,鄉政府駐地由居水壩遷至三門子。

1996年,原新集區鋼廠鄉併入。

2011年,原魏家橋鄉郭家坪、仰田窩、竹壩、天台4村併入兩河鄉建兩河鎮。

2007年,被陝西省政府定為革命老區根據地範圍。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轄三門、沙灣、白廟、紅廟、倒廟、墁坡、燕子坎、地坪、爐河壩、竹壩、仰田窩、郭家坪12個行政村;下設9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兩河鎮下轄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三門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兩河鎮地處南鄭區境西部,東接濂水鎮、黃官鎮,南連黎坪鎮,西鄰勉縣阜川鎮,北與新集鎮相連。轄區總面積1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兩河鎮地處漢中盆地西南部,地勢東北低、西南高。境內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海拔900米以上。最高點大埡梁頂海拔1772米。

氣候特徵

兩河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5℃,年平均降水量1083毫米。

水系水文

兩河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濂水河、張溪河、蔡家河、張家河,其中濂水河境內流長2.4千米。

自然資源

兩河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花崗岩、石英砂岩和硫鐵礦等,集中分布在倒廟、墁坡、仰田窩、竹壩、鋼廠一帶。其中花崗石,儲量超過2.0億立方米,是南鄭區石材資源重點開採地之一。

兩河鎮境內有青龍堰、泰山堰、西乾渠3條9千米,支渠9條21千米。倒岩溝水庫庫容42.4萬立方米,雲河水庫總庫容1390萬立方米。

自然災害

兩河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凍害、冰雹、地震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轄區總人口8994人。總人口中男性4683人,占52.1%;女性4311人,占47.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6.5人。

截至2018年末,兩河鎮戶籍人口1043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兩河鎮財政總收入19.64萬元,比上年減少0.74%。

2011年,兩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820元。

2018年,兩河鎮有工業企業6個。

2018年,兩河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5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兩河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4億元。農業耕地面積2.5萬畝;林地面積12.3萬畝。

兩河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兩河鎮糧食生產3097噸,其中水稻1853噸,玉米785噸,小麥127噸。

兩河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煙葉、茶葉。2011年,兩河鎮油菜種植面積42579畝,產量5791噸;煙葉種植面積2724畝,產量264噸;茶葉種植面積2598畝,產量96噸。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累計造林防護林29078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5萬株,林木覆蓋率69.1%,活立木蓄積量90.08萬立方米。

兩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兩河鎮生豬飼養量13771頭,年末存欄8041頭;家禽飼養量3.46萬羽,上市家禽1.8萬羽。2011年,兩河鎮生產肉類450噸,其中豬肉395噸;禽蛋119噸;畜牧業總產值0.9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7.9%。

兩河鎮漁業以淡水魚養殖為主,河流和坑塘水面1544畝。2011年,兩河鎮大鯢養殖戶116家,水產品總產量51噸,漁業總產值7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52%。

第二產業

兩河鎮形成以水力發電、礦石開採與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境內有民營企業7個。2011年,兩河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292萬元,比上年增長35%。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有商業網點78個,職工186人。2011年,兩河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億元,比上年增長1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4億元,比上年增長13%。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7千米,投遞點6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9萬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26萬件,征訂報紙5.4萬份、期刊0.67萬冊。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有電信企業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1213戶,移動電話用戶5000戶,寬帶接入用戶0.2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130萬元。

交通運輸

兩河鎮境內有漢黎路、三黃路兩條公路幹線;沙灣、三門、白廟、紅廟、墁坡5村硬化村道12.7千米。過境客車漢中到黎坪每天往返三個班次,濂水到縣城每天往返4個班次。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鎮區道路總長度3.4千米;鎮區橋樑1座,總長度23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2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個,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4萬餘冊。

2009年12月,兩河鎮安裝衛星電視「村村通」2900餘個。2011年,兩河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84%。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29人,專任教師13人;小學2所,在校生470人,專任教師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門診部(所)14個,固定資產總值31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9名,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2011年,兩河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兩河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2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