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路壯戲的歷史起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路壯戲的起源

來自網絡的圖片

南路壯戲的歷史起源南路壯戲主要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它包括流行于靖西、德保的木偶戲和馬隘壯戲。師公戲又名唱師,它的前身是「跳神」,主要流行於金城江、宜州、來賓、貴港、邕寧、武鳴等地。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南路壯戲的歷史起源。[1]

南路壯戲為流行於廣西南部壯語方言地區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縣的壯族戲劇。因演唱常用「呀哈嗨」作襯腔,俗稱「呀嗨戲」。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天保縣(今德保縣)南隆街藝人黃現炯遷居馬隘。組班演「客戲」即邕劇,形式類似雙簧。道光二十八年,黃與謝義、陳興等人組建土戲班。用壯語演唱,揉山歌、民間小調為唱腔,形成馬隘土戲。光緒十一年(1885),靖西縣足院木偶戲班師傅韋公現、李瓜選組建土戲班,以人代偶,做唱分離。宣統三年(1911)第二代師傅農壽山、李大新、韋爺歡等改為做唱合一,形成足院土戲。馬隘、足院土戲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壯戲。

關於南路壯戲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說「南路壯戲源自廣西德保縣的民間歌舞和馬隘土戲,與靖西縣木偶戲的唱腔合流之後最終形成。」一說馬隘土戲形成在前,靖西縣木偶戲形成在後,爾後「馬隘、足院土戲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壯戲。」

壯學宗師黃現璠認為:「南路壯戲包括靖西縣木偶戲和德保縣的馬隘壯戲。據說它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江西人張天宗帶到靖西來的漢族民間木偶戲,後經壯族藝人改造成了現在的靖西縣木偶戲,流傳在靖西,德保一帶。演唱時,多用 『呀哈嗨』為襯腔,故又稱『呀嗨戲』。劇目大多取材於封建社會傳統的歷史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穆桂英》等。隨編隨唱,缺乏固定的劇本。其唱詞語言,均用壯族民歌的詩韻格律,多用腰腳韻的形式,使得結構嚴謹,獨具一格。

德保縣馬隘壯戲是近代產生的新劇種,用當地民間的『馬隘調』、『漢龍調』和吸收靖西木偶戲的因素髮展形成的。最初採用『雙簧式』的方法演唱,早期的劇目有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張四姐下凡》和反封建倫理觀念的《解臼》等。後來吸收了邕劇、粵劇演唱合一和表演藝術上的長處,成為較完整的壯劇。上演的劇目有《雙狀元》、《雙花配》、《長坂坡》等八十多個。」(引自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第589頁)從而主張南路壯戲源自靖西縣木偶戲。壯戲研究專家陸洲持有相同看法,他認為:「壯族提線木偶戲和南路壯劇有着親密的血緣關係:木偶戲孕育了南路壯劇的誕生,南路壯劇是在吸收木偶戲音樂及表演程式的基礎上才得以形成、發展。南路壯劇的發展反過來又對木偶戲產生影響,兩者之間存在着雙向交流的關係。」

由於學術界對靖西縣壯族木偶戲的起源尚存在不同看法,因而有關關於南路壯戲的起源,目前階段尚無定論。[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