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薰墨韻千般秀(冷清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南薰墨韻千般秀》是中國當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南薰墨韻千般秀
深秋的大別山,就像是一幅幅山水畫呈現在人們的視線里,是那樣的光彩耀眼。此時,如果用畫家的筆墨去展示,她將會是何等的流光溢彩,扣人心弦。
是日清晨,朋友們相約去孝感參加槐蔭書畫院開張揭幕。一間寬敞的廳堂,雲集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我仔細打量着進進出出人們,從外相上看有留長須的,有剃光頭的,有衣履奇異的,更有不修邊幅的。但並沒有引起我的更多關注。因為在世人的眼裡,外表不能說明什麼,一位藝術家真正的修行,在內在的潛質。所以徜徉其中,並沒有感受多少藝術氛圍。只是席間小酌,一位遠客倍受尊崇,他是從江西遠道而至的筆商,並非書畫家。他為何如此受寵,不得而知。細一打聽,方知這位筆商,從事書畫用筆幾十年以質取勝,童叟無欺。哦!我長嘆了一口氣。主家午餐安排是極其周到的,大家乘興而歸。就在即將離開孝感回大悟時,接到了畫家江沛鴻先生從北京打來的電話,他正在北京與國家書畫院的畫家們合作一幅巨型山水畫作,擇日要來大悟。聽到這個消息,我甚是欣喜。
屈指算來與沛鴻兄相識近一年時間,平日裡彼此常電話聯繫,雖相識時間不長,但彼此的人生經歷卻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尤其是心靈的溝通,讓人有相見恨晚的感觸。因此,每次相見都顯彌足珍貴。沛鴻兄此行從京城來,行色匆匆,北京到武漢沒有買到臥鋪票,一本關於如何繼承和發展山水畫的著作陪伴了他一夜車程。清晨到漢,略見他有些倦意。上了汽車,沛鴻兄告訴我,他此行的目的是專程到安陸拜望從廣東回湖北的畫家王順華。然後到大悟與書畫界的朋友們交流。提到王順華老師,沛鴻兄即刻來了興致。他說,王順華老師是位職業書畫家。畢業於武漢科技學院美術專業,擅長國畫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其手指畫山水獨樹一幟,指精墨妙。水墨人物小品(水墨漫畫)筆墨簡練,寓意深刻,是全國最具影響的水墨漫畫家之一。其作品在全國發表3000多幅,國內外獲獎40餘件。
王順華的國畫曾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第八屆全國美展,中國美協十六屆亞運會國畫展並被收藏,中國美協國際漫畫展,國家文化部群星獎,中日友好漫畫展等。指墨畫參加在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全國指畫展等。多幅作品被製作成郵票發行。分別在日本、廣州、汕頭舉辦個展。出版有《全國優秀中青年書畫100家叢書----王順華》、《當代水墨畫家王順華作品集》等。現為文化部命名的全國漫畫之鄉-安陸市水墨漫畫院院長、廣東省越華畫院副院長。聽到這些,足見沛鴻兄對王順華老師的情況如數家珍,看得出他們之間有很深的交情。
說起安陸並不陌生,今年春天曾與幾位書友到過安陸,對安陸的歷史有過一些了解。安陸歷史悠久,據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編年記》的記載,證明在戰國晚期,「安陸」之名稱已經出現。在夏、商時代,天下分九州,安陸屬古荊州之域,周為鄖子國。春秋戰國時期 ,安陸為楚國屬縣,秦統一天下後分楚為4郡,安陸為南郡之地。
到了安陸,王順華老師和安陸文化館郭館長早已候在大街上,見了面格外熱情,用過早點,賓主共同走進縣文化館創作室。偌大的一間屋子,中間是書畫創作平台,四周掛滿各種類型的書畫作品。 安陸是「中國水墨漫畫藝術之鄉」,也是人民日報《諷刺與幽默》水墨漫畫創作基地,連續三次成功舉辦了首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水墨漫畫研討會暨全國水墨漫畫展。據王順華老師介紹,剛剛揭曉的此次水墨漫畫大賽安陸又包攬了一、二等獎,獲優秀獎就達五人之多,是全國少有的。我們在創作室駐足觀賞不到一小時,陸續來了十多位書畫家,據郭館長介紹,這是安陸書畫家們的例習時間,每到節假日大家都會在一起研習書畫,共同探索。我深為書畫家們熱愛藝術的精神所感動。
辭別安陸的藝術家們,我們來到大悟。老書法家顏其剛老師已經將大悟的書畫家們集聚了起來。雖然江沛鴻先生已經是第三次到大悟,但朋友們見面仍顯現出久別重逢的那份真摯。午間小酌,暢所欲言,由於我兼職駛車不得近酒,多了一絲遺憾,好在大家十分理解。沛鴻兄下榻在泉水山莊,與我住所咫尺,我們聊得十分開心。我知道沛鴻兄是位知深的畫家,屬新安畫派。新安畫派作為明清時期興起於徽州、綿延至近現代及當代的一個畫派,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名家輩出、精品薈萃。新安畫派諸家居於皖南一帶,他們長年徜徉於新安江畔、黃山之巔,師法自然而悟於毫下。江沛鴻先生又是南薰社的首批社員並推出力作首展。名之「南薰」。取古詩「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薰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這個社團,集中了一批年富力強的藝術家。他們許多人自幼就熱愛並投身書畫藝術,作品不僅在安微省內卓然成家,乃至在全國也具有非常廣泛的影響力。江沛鴻先生自是社團中堅。 沛鴻先生師從安徽著名詩人、國畫家、書法家賀澤海先生學習中國傳統山水畫,現任合肥民間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文齋書畫院副院長。他認為:能識千法萬法僅為達道,能破千法萬法方能弘其道。在畫的修為上他主張:畫內功以笨拙法為上,畫外功以廣博法為上。在談到當今的一些畫風時。他說,現在很多人畫畫都想搞創新,但他認為畫中國畫一定要有意境,並不一定要運用太多元素,所畫作品必須要有氣息,不能光有形而無神。江沛鴻先生畫畫追求意境,作品給人感覺高遠、有內涵,簡潔而又有力度。他從軍營中走來,不失軍人的剛毅。他的畫從來都是主次分明,有條不紊;筆墨、畫風上毫無束縛,任情恣性,自由想象馳騁。江沛鴻先生也是個極低調性靜之人,追求傳統文人簡潔而悠閒的生活情趣。和他接觸中感受到,他腦子裡想的就是畫畫。近年來,他收授了幾個習畫學生,他為他們的成長進步欣慰,也為學生們不能度德量力而感嘆。沛鴻先生在談到繪畫傳統與現代,仕途與名利上是坦然的。他說,這輩子就專注在繪畫這件事上。幾次來大別山寫生,積蓄經歷,吸取養分,就是想在大別山這個重大題材上有所突破。所以他還是想在用山水畫表現大別山上能有所成就。
我沒有企圖了解沛鴻先生的的畫作拿沒拿過什麼大獎。但是憑藉他的勤奮與才智,他的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他每次來大悟,都有人慕名向他求畫。甚至很多朋友想通過我向他求畫,但大多都被我謝絕了。我知道他很忙,他又是一位不畫應酬之作的人。儘管如此,他也畫了數十幅作品饋贈湖北的朋友們。他說,這也是一種難得的交流機會。沛鴻兄把我看作是他的知己,與我共同探討藝術,讓我內心不安,對繪畫藝術,我是陌生的,是個門外漢。他把自己的幾十幅畫作拷貝在我的空間裡,讓我斟酌評說,以提高其畫藝。我把他的想法轉達給大悟書畫界的朋友們,讓更多的人學習交流。大悟的朋友們聞訊趕來,大家齊聚一堂,向沛鴻先生學習繪畫。大悟畫家汪作泉,是位知天命的人,他虛心好學的精神,深深打動了這位來自安微的著名畫家。彼此一見如故,不但誠懇交流,而且,在藝術上心照不暄。使汪作泉感同身受。他說,與江沛鴻老師相處短短几日,就像是進了高等藝術殿堂上了很長時間的繪畫藝術課,讓人受益匪淺。
在大悟的幾天時間裡,沛鴻先生一改往常深入到大悟的山水和鄉村去寫生,而是靜下心來與大悟的書畫家們面對面的交流。他到過大悟的農家小院,赴過當地朋友的家宴,他與書畫朋友促膝長談,了解鄉賢志士的言談舉止,把點滴的收穫都溶進了一個藝術家深深的感悟之中,揮灑在濃墨重彩的山水畫作上。張應明先生及時將沛鴻兄的部分畫作上傳到博客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從博客上的如潮讚譽來看,江沛鴻先生其畫之藝術水準絕對不低。可沛鴻先生仍謙辭:「藝術沒有捷徑,不求捷徑,畫家的捷徑就是尊重和堅持傳統。」的確,作為一位新安派南薰社的藝術家,江沛鴻筆下的松泉峰嶺,都寫的十分準確、生動、自然、傳神。這正是他多年注重寫生和實踐,學習和交流的最好例證。江沛鴻先生的作品乍看樸實無華、通俗明朗,其實,從構圖、筆墨到立意都極具變化,不管是大氣磅礴之作,還是俏麗靈秀尺幅,都賦以筆墨的一派生機轉成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我們衷心祝願江沛鴻先生的藝術之花,綻放在那個美麗的春天裡,永遠盛開! [1]
作者簡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於貴州省石阡縣。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