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青瓷琮式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南宋官窯青瓷琮式瓶,為仿玉器造型的青瓷器,由南宋杭州官窯於十二世紀燒製。原藏於北京紫禁城永壽宮,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形制
全高18.8公分、口徑12.8公分、底徑12.4公分、仿五節玉琮形制。北宋中葉以後,儒學家一改漢唐時期以註疏為主的禮制研究傳統,開始根據出土的器物,進行「觀其器,誦其言,形容髣髴,以追三代遺風」的復古運動;到了南宋時期,祭祀禮器主要依照北宋宋徽宗敕令撰寫的《宣和博古圖》,進行器形的細部製作;若《博古圖》不載,則依聶崇義纂輯的《三禮圖》來完成。在紹興十五年(1145)以後,官窯出產的琮式瓶則是依據《博古圖》進行燒製。
官窯
修內司窯
靖康之亂後,宋室南遷(西元1127年)建都臨安(即今杭州)。宦官邵成章執掌修內司,負責宮殿、太廟修繕等事務。為了因應皇室日用品的需要,且由於大量祭器在南遷的倉皇中遺失、毀損,邵成章承襲北宋汴京官窯的舊制,在皇城西北鳳凰山下設窯,稱為「內窯」。宋室南遷後,為因應迫切的祭祀需要,紹興元年(西元1131年)所使用的祭祀瓷器是由幾近倒閉的越窯燒造;紹興四年(西元1134年)的明堂祭祀,再由餘姚官窯承製。然而當時朝臣認為兩次祭祀用瓷「其制非是」,紹興十四年(西元1144年)高宗又諭宰執「卿可訪求通曉禮器之人,令董其事。」進而促成紹興十四年禮器局的設立。其後一直到紹興十六年(西元1146年),修內司窯的陶瓷祭器獲得宋高宗的讚許,才正式奠定其官窯的正統地位。修內司窯的工藝技法,主要仍是承自北宋末期赫赫有名的汝窯與官窯,又借鏡的浙江一帶龍泉窯系統的燒造成色技法。發展出粉青、紫口鐵足等特徵。
郊壇下窯
紹興十三年三月(西元1143年)設稷壇、築圜丘。其後為祭祀需要,且修內司窯不敷使用,在老虎山上郊壇之側另闢新窯,是為「郊壇下窯」,即今日老虎洞窯址。但其作品質量不如修內司窯。
“ | 南宋葉真《坦齋筆衡》「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宮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范,極其精緻,油色瑩澈,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余如烏泥窯、餘杭窯、續窯皆非官窯比,若謂舊越窯,不復見矣」。 | ” |
特徵
南宋官窯的特色是,因其胚土富含氧化鐵,呈紅褐色;且在上青釉時,底部圈足的不上釉。在燒成後,瓶口薄釉處,粉青釉與赭紅胎雜揉,略泛紫光;底部圈足成鐵色。素有「紫口鐵足」之稱。哥窯亦有相同的特徵。相關例子可參照故宮博物院藏品南宋官窯青瓷貫耳壺[1]。
外觀
瓷胎
本件作品的胎骨極為厚重,瓶底有1.5公分,口徑幾乎與邊長相等,顯得矮壯厚實,瓶底塗有赭色鐵汁。一如南宋官窯所用的胎土,此瓶土坯含鐵量相高,故器稜薄釉處略泛紫褐色。
釉料
青釉的呈色原理是,釉料含有二價鐵離子(Fe+2)與三價鐵離子(Fe+3),在缺氧的還原燒製程序後,紅色的三價鐵離子還原成綠色的二價鐵離子。故呈現青綠色。南宋官窯著名的粉青,則是由龍泉窯為借鏡發展而來的。
開片
釉上的裂痕,稱為「開片」,是因為瓷胎與釉料的膨脹係數不同所造成。此作品的鱔血色開片指的是,開片裂痕中略透金黃色的意思。
用途的演變
玉琮,為四角或八角柱體,中有貫穿圓孔;是古代用於祭地的玉器。琮式瓶則是自宋朝才開始出現,為仿玉琮形制的祭祀禮器。然而因缺乏實物的考證,宋人製造的琮瓶和今日所見的玉琮並不一致,是一端有底的容器。明朝晚期,琮式瓶的用途已有大的轉變,被通稱為「蓍草瓶」[2] ,是擺置於文人書齋的文房花器,可用於插花或插置蓍草。到了清朝,琮式瓶則趨向單純的擺飾。
琮式瓶於明朝時以蓍草瓶的形象傳入日本。被日本人稱為「經筒」,作為花道所用的時尚道具,亦可作為茶道花器。甚至曾做為茶道所用的水指,用以盛裝洗濯用水、補給茶釜用水。今日花道所用之「算木文」即是以中國琮瓶為原型的創作。
軼聞
清高宗乾隆皇帝喜愛古玩,由於這種外方內圓的出土玉器頗多,不識兩端貫通無底的新石器玉琮,誤以為其為挑擔配重用的「槓頭」,琮式瓶一度被乾隆稱為「槓頭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