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賣棉花(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賣棉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賣棉花》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賣棉花

九月是拾棉花、揀棉花、賣棉花的高潮期。

賣棉花,也稱交售愛國棉。愛國棉一詞農民愛聽,政府愛聽,代理國家行使收購棉花的供銷部門也愛聽。

人們到地里收棉花不叫收而叫拾,好像滿地都是隨手可撿似的,其實,拾棉花要用兩隻手從棉花莢上一朵一朵地往下摘,很麻煩,人們白天拾,起早拾,帶晚拾,直拾得眼花繚亂,拾得暈頭轉向。

棉花拾上來還有揀和曬的過程。曬棉花的架子是農村秋天裡的一道風景。凡是棉農家的門前幾乎都有一兩條長長的曬棉槓,人們送它一個好名字——花架子。這個「花架子」可不是糊弄人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曬棉花工具。

我家種棉花,一般由母親拾上來,曬、揀也是母親的事,只有到了最後的賣,由父親送到收花站去。

賣棉花的日子,母親一大早把前些天拾上來的棉花全部搬出來,攤在花架子上。秋陽下,雪白的棉花給人一種溫暖親切的感覺。母親坐在花架子前,全神貫注地揀選、分類。長期的拾棉花,母親的手變得粗糙,指肚子被棉莢戳得傷痕累累,指尖上紅紅的一個個肉刺,一看就讓人有一種鑽心的疼。揀棉花時,棉絨老是纏在母親的手指上,在棉絨來說,也許體現的是對主人的撒嬌,一種親昵之舉,其實影響了母親揀選的速度,為了更快地揀好棉花,母親會藉助嘴巴,在揀棉花過程中,母親不時將棉花送到嘴邊,用嘴咬住枯葉,咬住一個,再咬住一個……揀一會,母親的嘴巴里便滿是棉葉草葉,仿佛一個食草動物。

母親對揀棉花很上心,二級花、三級花、四級花等等,分得清清楚楚,她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賣上好價錢。

父親往往安排在下午賣棉花。曬過一上午的棉花,抓在手裡暖洋洋的,有蓬鬆的手感,這時候去賣品相好。父親讓我們幫他裝棉花包,一個棉花包80斤。他拿一張矮凳子翻過來,綁在自行車后座上,將兩隻裝好的棉包往兩邊一掛。因為有了凳子,提高了棉花包的距地高度,不至於在地面上拖。

那天我放假在家,便跟着父親一起去賣棉花。

父親推着馱滿棉花的自行車向前走着。父親的車技不高,裝了棉花的車子他就騎不起來,只能推着走,我在他後面幫着推。當兩個人把棉花車子推到「收花鋪」的時候,我看到父親上身的衣服已經全讓汗水濕透了。這時候,收花站門口已經排成了長長的隊伍。

農村排隊的習慣可能是在送公糧和賣棉花的時候養成的。棉農們到了收花站,便自覺去拿號頭排隊。

棉檢員屬於供銷社的員工,但在收花站上卻是另一種身份。棉花收購期間,棉檢員們很吃香,這些天,他們的話簡直就是金口玉言,說一就是一,說你棉花是329,就是329的價,不可能是331,任你爭辯,任你理由再多,都沒用,到頭來還得聽他的。因此,棉農們對棉檢員一律笑臉相迎,卻很難換來棉檢員的笑臉,因此,不少棉農們背地裡常常在棉檢員前面加上「狗日的」一詞,罵過之後,才以勝利者的姿態走進賣棉花隊伍。父親跟幾個鄰居曾經想過走棉檢員的後門,或給他送點禮物,給他點好處,以讓他拿集體的東西送個人情。可恨賬戶人家的棉田都不多,才兩三畝棉花地,一共能賣多少錢,不值送一份人情。父親跟幾個棉農一起算過一筆賬,如果在賣棉花前請「狗日的」們吃一頓飯,或者悄悄送他一條香煙、一箱水果,以一季的棉花有可能把那頓飯錢或禮物錢掙回來,不過,這些孝敬棉檢員的錢都進了「狗日的」腰包,吃虧的是國家。不送不請,自己吃點虧,國家不吃虧,也不至於讓這些「狗日的」得利。收了好處後還在人們面前顯擺,任他說價罷。因此,父親只是在心裡也跟着大夥罵棉檢員們「狗日的」。

售棉人的隊伍越排越長,一吃飯就去排隊,往往要等到晚上八九點才能賣成。賣棉花的人大多認識,他們便站在隊伍上閒扯,談說關於國家的政策,關於家裡的大事小情,關於孩子的學習成績,關於地里莊稼的收成等等。他們說着,我站在一邊玩,去數隊伍上一共有多少人……這時,只見有一人拖了幾個棉花包想插隊,旁邊的人推了推父親,父親是最愛管「閒事」的,便高聲叫了一聲:「不准插隊」。接着,便有幾個人跟着附和:「不行,我們都等老半天了,你怎麼好一來就插隊!」那人不肯退出來,僵在隊伍的旁邊。過了一會,出現了一個「狗日的」棉檢員,他推開人群從裡面走了過來。棉檢員問什麼事,父親說有人想插隊,棉檢員朝父親看了看,笑笑,說道:「他呀,是公社書記的舅舅,讓他先賣一下子吧。」轉身又問大夥:「你們還有誰是書記的舅舅,如果有,也可以先賣。」沒有人做聲,父親見沒有人支持他,自覺矮了幾分,不再大聲叫嚷。棉檢員說那人是「書記舅舅」就是書記舅舅,當然不會有誰去調查是不是真舅舅。於是,「書記舅舅」便大咧咧地跟了那「狗日的」棉檢員先去過磅了。

售棉的隊伍開始還有點亂,不過,只一會兒工夫便又恢復了平靜。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