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單國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單國璽(Cardinal Paul Shan Kuo-Hsi,S.J.,1924年12月2日-2012年8月22日)是天主教會樞機,耶穌會會士,河北濮陽人;曾任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天主教高雄教區主教與新北市私立徐匯高級中學校長、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社長、天主教輔仁大學董事長及名譽董事長、高雄市私立明誠高級中學榮譽董事長,也是天主教輔仁大學榮譽博士。單國璽是第一位以台灣教區主教身份獲教宗冊封為樞機主教者,單國璽也是繼田耕莘、于斌後第三位中華民國國籍樞機,為華人第六位獲得此榮銜者。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1]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2]

簡介

單國璽於1924年12月2日在中華民國直隸省濮陽縣(今為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出生,十幾歲時一次疑似中暑造成的突然身體不適,讓他感覺到「靈魂離開了身體」,也就是瀕死經驗,發燒不退許久,這時候自以為不行了,告訴母親自己想當神父,雖然母親痛心但也同意了,「當神父雖然讓母親失去了一個兒子,但天父利用了我。」

他記憶中,自己的小學校長隆其化,是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德裔匈牙利人神父,在中日戰爭前期,難民躲在教會裡面。他挺著胸膛,不怕日本人的刺刀,喊著:「Fine, beat, beat, only women and children. No soldiers. Beat.」(好,來打我吧,裡面只有女人小孩。打啊)隨後一名日本兵隊長會一點德文,與神父溝通後了解其狀況。照着神父說的探勘過教會後,命令日本兵站崗三天三夜不得離開。「寧死也不讓開,他不怕犧牲自己性命,我很想當像他那種的神父。」而個人志願從醫生轉變成水利工程師,最後變成神父。甚至18歲那年因父母為其訂婚,他絕食抗議也在所不惜。

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失利,隨耶穌會撤退。輾轉從北京跑到上海、澳門、香港,最後在馬尼拉就讀。23歲時加入耶穌會,1955年在菲律賓碧瑤市晉鐸,1963年來到台灣,曾先後擔任耶穌會彰化靜山文學院院長、台北縣徐匯中學(今新北市私立徐匯高級中學)校長、光啟社社長等職,精通八國語言。

1980年,單國璽由聖座任命為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1991年6月改任天主教高雄教區主教,除了從1987年起擔任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長達21年外,並且在1992年—1993年和1999年—2008年兩次擔任輔仁大學董事長。單國璽在67歲(1990年)起三度以書面方式及一次口頭方式,向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請辭教區牧職,但教宗期望他繼續為教會服務而未獲准。

視頻

單國璽 相關視頻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
君士坦丁:羅馬首位基督教皇帝,重新統一了羅馬帝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