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八灣村尋古-追尋逝去的木匠石匠和醫官(余貴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十八灣村尋古-追尋逝去的木匠石匠和醫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十八灣村尋古-追尋逝去的木匠石匠和醫官》中國當代作家余貴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十八灣村尋古-追尋逝去的木匠石匠和醫官

一 洪木匠埡上的風流韻事

洪木匠埡,又名洪木匠坑。位於十八灣村三組,距村委會駐地十五千米。海拔750米。因此地出了一位手藝高超的洪木匠而得名。

相傳這裡出了一位姓洪的年輕帥氣的木匠,專門給別人打板壁床。床上雕刻着鴛鴦戲水丶紫燕雙飛丶龍鳳呈祥等圖案,雕刻得活靈活現。他打的床就是一件藝術作品,並且遠傳高名。他的生意是出奇的好,要想請他打床,必須提前一個月上門預定。農村過喜事若是請他打的床,格外讓人高看一眼。雖然價格昂貴,老闆好象是購買了高檔商品一樣高興。

洪木匠這個人手藝雖然高超,但也分人說話。一般窮苦百姓子女結婚,請他打床他價格收一半送一半,服務非常到位。而碰到地主家子女結婚,他不僅收價昂貴,而且還用起法術來,很讓地主們頭疼。地主家子女結婚,洪木匠打的床新人睡覺總是發生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新婚夫妻要一頭睡一人,如果兩人睡到一頭床就會翹起來,搞的睡不成。到了第二天,新婚夫妻找洪木匠算賬,把昨晚睡覺的情況描述一番。洪木匠大聲笑道:「那是你家的風水問題,要治一下」。當對方問道怎麼給治法時,洪木匠卻低聲慢慢說道:「我進門要吃一碗荷包蛋,而且要新姑娘陪我先睡一晩,我要親自看床翹不翹」。當然也有一些愛財的地主心想如果不按洪木匠說的辦,化這麼多錢打的這張床就要作廢,於是就照着辦了。果然第二夜新婚夫妻在一頭睡床就不翹了。但也有些地主為守住女人的名分,乾脆把床燒了,嘴裡大罵洪木匠坑人。

說來也巧,這件事傳到裁縫彎洪木匠的未婚妻那兒,他那年輕漂亮的未婚妻竟然與他分手了。洪木匠很難過,發誓再也不打床了。當地百姓都為年輕帥氣的洪木匠而惋惜,都說洪木匠這次把自己坑了。從此,當地百姓把洪木匠埡說成了洪木匠坑。每當一提起洪木匠坑,人們就想起了年輕帥氣的洪木匠為了坑地主而坑了自己的事來。

二 白露埡上傳奇的石匠

白露埡,又稱白兔埡。因地勢險要,埡口風大寒冷,埡上的草常年掛着白色露珠而得名。又因埡上經常有白色野兔出沒而得名。每到農閒時村民們徑常到此埡守獵白兔而改善生活。此埡位於十八灣村鍋廠與十八灣交界處,距村委會駐地7千米。海拔1100米。白露埡上有豐富的花崗岩丶三峽綠等石材資源和木材資源。

埡旁住着一戶易氏家族的石匠世家。祖孫三代傳承着石匠技藝。傳承譜係為:第一代傳奇石匠易順選。第二代石匠易德金。第三代石匠易行發丶易行才。現在第三代石匠易行發門口的大石碾就是其祖父易順選打的。

相傳易順選石匠會法術。在距家300米遠的地方有一巨石。易順選為了將巨石打成整的無接頭的石碾,動了不少腦筋,費了不少心思。率兒孫們起早貪黑足足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將巨石雕打成直徑為2米,而且是整的沒有接頭的大碾盤。雖然是橫山路,這大的碾盤足足有幾千斤重,背也背不起,抬也抬不動。怎麼辦呢?易順選叫兒孫們挖了一條碾槽寬的橫山路,他來想辦法。路修起了,他叫兒孫們回家準備午餐,自己一手拿着龍頭鑽子,一手拿着錘子,在石碾上敲敲打打說道:「畜牲!我送你回家去」!說畢只見他念起了咒語:一會兒石碾竟然站起來了。他拿着龍頭鑽子和錘子在碾盤中間晃動,碾盤沿着開劈的橫山路慢慢滾動起來。不一會兒就滾到了目的地。

易順選用法術滾石碾的故事在當地廣泛流傳。目前還有不少商人來到此地看了看石碾,要出幾萬元買下。老闆一想起打石碾的艱辛和祖父傳奇的運石碾的故事,就決定不賣了,要把它留給後人。

三 十八灣知名村醫張溫知

張溫知(1911.2一一1993.8)又名張自新,男,漢族,鄉村醫生。下堡坪鄉十八灣村人。擅長外科,精通內科及小兒推拿,是下堡坪鄉十八灣村的一位知名的全科醫生。

據十八灣村醫劉永生介紹:張溫知早年曾從師鄒華才等醫學專家學習外科,他打銀針的醫技是一絕。他熟讀醫學古籍《外科正宗》十二卷。他的後人至今還保存五卷。他治好跌打損傷病人上百例。

他精通內科,據當地村民講:1949年以前,別人經常用轎子把他抬起去給病人看病。由於看病醫技高超,長期有人找上門來請他醫治病人。有時半夜也有人敲門。1949年解放後,這種知名醫生受到政府重用。1955年5月,磨坪鄉成立,政府邀請他到磨坪鄉衛生所工作,月薪兩元,那時磨坪鄉鄉長的工資每月也只有五元,鄉直單位負責人工資每月也只有三元。後來他被調到白鶴寺丶十八灣等大隊衛生室工作。醫治疑難雜症病人達20多例。白鶴寺大隊社員周德樹,長期臥病在床,被其他醫生診斷為支氣管炎,吃藥半年不見好轉。便請人把他接去診斷,確診為溫寒。喝了兩副中藥,病人就能下床走路了。宜昌市一位王姓領導幹部,患病住院半月未見好轉,病人家屬多方打聽,慕名而來請張溫知,用小轎車把他接起去診斷,又是兩副中藥病人完全康復。病人家屬曾登門答謝。

他曾收徒弟6人學醫,其中最有成就的有兩人:即黃成漢丶魯清道。:其中黃成漢成為宜昌地區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宜昌市中醫院副院長,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國醫學管理科學院研究員。曾榮獲全國燒傷濕潤技術科技進步三等。

四 民間神醫趙純武

趙純武(1901.7一1980.7)男,十八灣村蔣家坪人。扎格子扎籮篩師傅,民間端公,會法術,精通民間醫術,治蛇咬,治膿皰,止血,接骨斷損有奇招。會收蛇,他嘴裡含片樹葉一吹,很多蛇都會來將他團團圍住。他又一吹,這些蛇又離他而去。據當地百姓講,他至少治好被蛇咬的村民上百人。至少治好患膿皰瘡的病人上百人,附近村民張祥明丶張祥覃就是他治好的。據他兒媳回憶,來自曹家山一個姓陳,一個姓張的兩個姑娘,背心裡長了個很大的膿皰,來後只見他用手比畫一個圓圈,嘴裡念到:這麼大,這麼大,這麼大……嘴裡邊念,手裡邊比,只見他手裡的圓圈越比越小,最後雙手併攏,只聽見姑娘背心啪的一聲,膿皰穿了,裡面的惡水流出來了,瞬間就不疼了,敷上他的藥兩三天就好了。他還會九龍下海(專治喉嚨卡刺之類的一種奇招)。來自要子河的王世桂吃肉骨頭把喉嚨卡住了來找他醫治,只見他嘴裡邊念,用手抓了一些菜梗放在碗裡用水兌成湯就叫她喝下去,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她本來喉嚨就卡住了,這能喝下去嗎?只見他把一碗湯端到病人嘴邊,病人只好喝,剛一張嘴這些湯就進了喉嚨,不一會兒喉嚨的骨頭不見了,病好了。他還會針灸丶燒燈火,拔罐丶小兒推拿,在當地很有名氣。這名神醫雖然離世,但我們卻發現了他留下的近百本古籍,和他曾用過的令牌。他的後人還珍藏了一張他在時給病人開的一張藥單處方。

十八灣建設中的新型社區

十八灣新型社區全景

十灣村書記黃媛為50年黨齡的黨員周家兵頒發獎章

十八灣民間珍藏的古籍

逝去的民間端公用過的令牌和印章[1]

作者簡介

余貴福 ,筆名:老余。生於一九六O年四月,宜昌市夷陵區下堡坪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