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林業大學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林業大學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12月24日,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速生豐產林定向培育技術研究」和「林業生態科技工程」兩個項目啟動會。科技部農村科技司農業處許增泰處長、李樹輝副處長、科技部農村中心攻關處董文副處長、國家林業局科技司胡章翠司長、田亞玲處長出席會議並講話;項目諮詢專家組、項目負責人、課題負責人、任務負責人及相關撥款單位子任務負責人參會。會議由院科技處處長傅峰研究員[1]主持,分聯席啟動與項目匯報交流兩個階段。

預期成果

聯席啟動會上,院長張守攻研究員對各位領導及專家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對科技部、國家林業局的長期支持與信任表示了衷心感謝,並對2個項目參與單位及專家的協作表示了感謝,預祝項目取得預期成果。

許增泰處長在講話中首先回顧了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幾個重要環節及關鍵時間節點,介紹了國家「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申報推進情況及注意事項,重點就2個項目任務執行作出4點要求:一是力爭項目任務執行進度往前趕,與改革時間表相融合;二是注重任務完成質量,凝鍊整合形成標誌性科技成果;三是在執行過程中積極謀劃十三五科技研發任務及重點;四是嚴格專項經費管理。

具體要求

董文副處長指出,速豐林項目及林業生態工程項目為國家持續重點支持對象,涉及面廣,任務重大,應注重過程管理,強調項目、課題第1承擔單位權利與義務;並就項目年度科技報告編制工作作出了具體要求。

胡章翠司長最後作出三點要求:一是認真領會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文件精神,強化項目科技創新,為我國生態安全、木材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撐;二是加強項目協同創新,注重專家諮詢,準確把握項目科技定位與需求定位,積極推動成果轉化應用;三是強化項目組織實施與過程管理,注重項目資金管理,確保專項資金運行安全高效。

聯席啟動會後分項目進行了項目、課題匯報交流。由我院院長張守攻研究員及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代力民研究員分別擔任「速生豐產林定向培育技術研究」、「林業生態科技工程」專家諮詢組組長,項目負責人張建國研究員、孟平研究員分別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了匯報,所屬課題負責人進行了課題實施方案匯報交流。專家組對項目、課題執行中可能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了建設性建議。我所張柯高級會計師作了項目財務管理培訓。

承擔項目

「林業生態科技工程」項目負責人為中國林科院孟平研究員,項目設置7個課題,課題承擔單位有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黑龍江省林業科學研究所。項目總體目標擬緊密結合「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長江防護林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平原綠化工程、農田防護林工程等國家重大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技術需求,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研究集成出以「四圈」- 「兩區」為主體的林業生態安全技術體系,以保障國土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支撐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建設。

技術研究

「速生豐產林定向培育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為張建國研究員,項目設「針葉樹速生豐產林定向培育技術研究」、「闊葉樹速生豐產林定向培育技術研究」兩個課題,由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貴州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單位承擔。項目總體目標是以杉木、馬尾松、落葉松[2]、楊樹、泡桐等5大主要速生豐產用材樹種為研究對象,圍繞大徑材、裝飾材、纖維材、材脂兼用林等定向培育目標,構建主要速生豐產林樹種定向培育技術體系,為我國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木材與生態安全以及林業「雙增」目標實現提供理論與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