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北京市境內的司法機關。

機構職責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主要管轄以下案件:

1.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行政訴訟監督案件;

2.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跨地區重大民商事監督案件;

3.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管轄的知識產權[1]類訴訟監督案件;

4.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的跨地區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及關聯案件;

5.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一審案件,以及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的其他跨地區重大環境資源保護和重大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一審案件;

6.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發生在民航、公交、水運領域並由其所屬公安機關偵查的刑事一審案件;

7.海關所屬公安機關偵查的刑事一審案件;

8.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的其他重大案件。

9.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仍管轄涉鐵路運輸案件,業務領導關係和訴訟體系保持不變。

內設機構

綜合辦公室

第一檢察部

第三檢察部

第四檢察部

第五檢察部(法律政策研究室)

檢務督察部

機關黨委(黨建工作處)

現任領導

檢察長:田向紅

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政治部主任:王志民

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許慶文

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常國鋒

副檢察長:呂梅青

黨組成員:王江。

相關資訊

【新華社】匯聚改革成果 激發檢察力量——探尋北京市檢四分院三大核心職能

北京市有這樣一家檢察院,他們是全國第一批跨行政區劃檢察試點檢察院,是全國第一家集中管轄公益訴訟的專門檢察院,是全國第一個複合型專門監督檢察院。這個檢察院,就是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

 (新華社記者熊琳、邰思聰)自2014年12月成立以來,作為我國首批跨行政區劃檢察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履職四年間,緊緊圍繞「跨」「特」二字下功夫,辦理了一批重大、複雜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科學部署、合理布局,優化配置檢察職能。在實踐探索中,北京市檢四分院逐步成為體現三大核心職能、特色鮮明的檢察院,即跨行政區劃檢察試點檢察院、集中管轄公益訴訟的專門檢察院、複合型專門監督檢察院。

跨區劃檢察:跨開干擾維護公平公正

「跨開干擾,維護公平公正,是跨區劃檢察院設置的司法價值。履職四年來,我們在『跨』『特』字上下足功夫。」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檢察長張幸民介紹,所謂「跨」即「跨區劃」,即四分院既沒有對應的單一行政區劃,也沒有一般直轄市分院對應某幾個行政區劃,但又可能辦理北京任何行政區劃或涉及多個行政區劃的案件。「從制度上切斷地方保護和干擾,有效維護百姓權益。」

張幸民表示,「特」即「特殊性」。在辦理案件類型上,跨區劃檢察院主要辦理易受地方因素干擾、可能存在地方或行業保護的案件以及社會關注度高、由跨區劃檢察院辦理更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的特殊類型案件;在案件管轄機制上,跨區劃檢察院辦理案件包括集中管轄、提級管轄、指定管轄等多種方式。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副檢察長王志民介紹,改革以來,兩級院共受理審查逮捕案件617件756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748件1001人。先後辦理一批重大、複雜、敏感的職務犯罪專案、刑事訴訟法[2]修改後北京市監察機關移送的首例職務犯罪案件以及走私醫療設備重大專案、走私凍海產品等一批上級指定、督辦案件。

「一些案件跨京津冀三地,通過對案件的辦理,跨區劃檢察院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保護群眾合法權益發揮了積極作用。」張幸民說。

集中管轄公益訴訟:集中優勢突出專業化和質效

2018年「雙十一」前夕,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宣判了這樣一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益訴訟起訴人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認為,羅某某、盧某某在電商平台銷售減肥保健品中,含有國家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質,長期或過量服用將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違反了法律規定,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這是北京市檢察機關提起的首例食藥安全領域的民事公益訴訟。因本案侵權行為受到損害的消費者,可以依據民事公益訴訟的判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效降低了消費者的維權成本。」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民事檢察部主任劉晨霞說。

自北京市被確定為公益訴訟試點以來,北京市檢四分院共辦理115件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019年3月,根據北京市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方案,全市分院層級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和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一律由四分院集中管轄。

「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試點以來,北京市檢四分院是全市民事公益訴訟立案最多、起訴最多的院,創造了多個首例案件,為公益訴訟集中管轄奠定了良好基礎。」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副檢察長常國鋒表示,四分院還先後提起北京市首例檢察機關提起的水污染民事公益訴訟、首例大氣污染民事公益訴訟。對大氣污染損害評估鑑定方式等均為業界首創。「保衛首都碧水藍天,跨區劃檢察院也在行動。」

複合型專門監督:法律監督無死角

「根據法律規定和職能設置,四分院目前對跨區劃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北京互聯網法院進行法律監督。」張幸民表示,隨着專業化法院建設不斷推進,四分院的檢察監督以一對多,不留死角。

構建對跨區劃法院監督長效機制。「除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監督職能外,北京跨區劃法院、檢察院還簽署了框架協議,就專門監督進行了詳細規定。」張幸民表示,《關於協同推進法律監督機制建設的框架意見》共有10項內容,包括檢察長列席審委會,強化檢察監督;重大情況通報,監督信息共享;強化行政監督,促進依法行政等。目前,雙方對該協議的履行已形成長效機制。

打造「三位一體」知識產權監督。王志民介紹,在知識產權訴訟監督基礎上,以對知識產權行政機構的行政監督為重要手段,以為首都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司法保障為補充,通過構建檢察機關與法院溝通平台、與知識產權行政機關聯繫平台、與互聯網[3]協會的網絡問題協作平台和與高新技術企業的法律調研平台四大平台建設,構建了具有首都特色的知識產權檢察監督格局。

探索對北京互聯網法院特色監督。「對互聯網法院的線上監督體現了司法為民的初心,也順應了時代發展,彰顯監督專業化。」常國鋒介紹,北京市檢察機關已啟動對北京互聯網法院檢察監督工作,主要包括互聯網法院線上監督平台和互聯網訴訟監督規則的制定。作為全國檢察機關在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北京檢察機關在這一領域的探索具有開創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