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大學古建築斗栱的虛擬仿真搭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大學古建築斗栱的虛擬仿真搭建栱是中國古建築特別顯著的基本構件,「以材為祖」的材份制度形成了模數制設計、施工的基礎。因此對斗栱的識別和認讀非常重要,對於理解掌握中國古建築的基本特徵、設計原理、時代特徵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實驗通過三維課件內的虛擬搭建和圖文對照觀察,了解《營造法式》規定的斗栱[1]構造,及各部件名稱。同時對《營造法式》原文中各構件的制度有所了解,結合《營造法式注釋》的配圖,對各部件的圖樣和尺寸有較深入的了解。實驗先展示整個鋪作,考察學生鋪作的名稱,然後讓學生自己在軟件里組裝整個鋪作,在自主組裝的過程中,每當組裝完對應編號的構件時,出題考察學生此構件的名稱,學生填寫作答之後,點擊給出《營造法式》中對應的條文,以供參考。

本實驗是《中國建築史(上)》的教學內容和課件。

相關資訊

斗栱

斗拱(又稱枓栱、斗科、欂櫨、鋪作、蓮花托、牌科)是中國木構架建築結構的關鍵性部件,是中國古典建築顯著特徵之一。從柱頂上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斗,兩者合稱斗拱,在橫樑和立柱之間挑出以承重,將屋檐的荷載經斗拱傳遞到立柱。

斗拱,是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斗拱是在柱子的上部、屋檐之下用若干方形的小斗和若干弓形拱層縱橫穿插裝配的組合構建。斗拱既有結構上的作用,用以承托伸出的屋檐,將屋頂的重量直接或間接轉移到木柱上;同時還具有裝飾作用。斗拱是中國建築學會[2]的會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