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城東南角樓文物保管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北京城東南角樓文物保管所北京已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以雄偉瑰麗的身姿屹立在東方,已不再是當年閉關鎖國的那座城池。東南角樓位於建國門南大街和崇文門東大街相交處的內側,北京站東南殘留的一段城牆末端。現存角樓建成於明正統四年(1439),此後歷代均有修繕。民國以後,東南角樓已不再設防。於1915年修建京師環城鐵路,拆斷了東南角樓附近的城牆[1]和敵台。在繁華和嘈雜掩藏了它往昔的傷痕, 但是,當我伸手觸摸到這些侵略者留下的痕跡,心裡又不禁被觸痛——北京這座都城承載了太多的硝煙與傷痕,而她卻以無比堅毅的姿態依然屹立,深沉凝重,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徵。

位置

北京城東南角樓位於北京崇文區(新東城區)東大街東便門立交橋北側。郵編

隸屬

角樓在70年代末經修繕後,於1980年5月成立北京東南角樓文物保管所,1989年9月正式對社會開放。該所隸屬北京市崇文區(新東城區)文化局。

規模

角樓占地面積3654平方米,建築面積1136平方米。

簡介

這座角樓是明清兩代北京內外城牆8座角樓中遺存下唯一的一座。始建於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距今已550多年的歷史。角樓全稱為城垣角箭樓,重樓歇山頂,平面呈曲尺形,坐落在城角墩台上。台高12米,樓高17米,總高29米,。曲尺形的兩外面各寬35米、兩內面各寬23米。樓內為4層。樓頂為灰筒瓦綠琉璃瓦[2]剪邊,梁枋繪雅烏墨旋子彩畫。樓內側附抱廈兩座,抱廈正中各闢紅漆大門一扇。門上各設直欞窗3扇。外牆體分別闢有4層箭窗,每層36孔,共有箭窗144個。整座建築形式特殊,是我們今天尚能見到的明清城防設施的獨特例證。1979年8月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角樓連接的城牆,高12米,寬16.7米。角樓北側殘存城牆長約100米、西側殘存城牆長約400米。

保護

北京城東南角樓500多年來屢經修葺。1981年9月至1983年1月,北京市文物局對角樓進行落架大修時,陸續發現帶有嘉靖二十三年(1544)、嘉靖三十二年(1553)嘉靖四十一年(1562)等年號的城磚及清乾隆辛未年制(1571)的琉璃瓦,並查找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北平基泰工程公司修繕角樓的工程圖紙及照片。在修繕過程中還從角樓東側二層檐內發現兩枚炮彈彈頭,據考證是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東便門時 留下的實證。

參考文獻

  1. 我國的七大古城牆 ,搜狐,2022-01-18
  2. 琉璃瓦好不好有哪些特點? ,搜狐,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