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勤奮、刻苦的李大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勤奮、刻苦的李大釗,歷史人物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畢業於東京早稻田大學中國共產黨主要創立人之一,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之一,是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之一,也是在北伐時期推動顛覆中國政府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時為共產國際的成員及其在中國的代理人。


李大釗同志從小讀書異常勤奮、刻苦。在幼年時,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詩着稱於鄉里。他當時辛勤好學的一些故事,至今還在家鄉傳為美談。


七歲時,祖父送他到附近黃瓜口村的一位塾師單子鰲那裡讀書。當時,讀書是為了應試科舉,讀的是四書五經一類,入學之始,還要先讀一段蒙學。大釗同志跳過了蒙學階段,一入學就和較大的孩子們一起讀「四書」。這些宣揚孔孟之道的書雖然陳腐,但在當時大釗同志家鄉一帶,連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所謂「新學」也還沒有傳過來,就只能通過這些書來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大釗同志讀書非常認真,他在同學中年歲最小,但卻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學得最好的一個。放學了,別的同學全回家了,他還一個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書,往往要老師幾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這才回去。


單子鰲非常喜歡這個聰明用功的學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聽着年幼的大釗同志幫助同學背書、破講,一面不住地點頭稱讚。大釗同志乳名憨頭,少年時,名耆年,字壽昌。耆年的學名就是這位老先生給起的。耆年,是長壽的意思。直到後來,單子鰲還常常對人說:「我教了一輩子書,生平最得意的學生,就是李耆年!」


愛思考,愛發問,也是大釗同志幼年讀書的特點。就是對日常碰到的問題,他也不輕易放過,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有一次讀書,問他表姑:


「你看這念個啥?」


「我不認得字呵。」


「你為啥不認得字呢?」


「我沒上過學呵。」


「你為啥不上學呢?」


「我是個女的,又不考秀才!」


但他還是一個勁地問下去:


「女的,為啥就不念書呢?」


……


就這樣,小小的孩子,開始接觸到了一個社會的大問題。


李大釗同志從小勇於接受正確的教導,改正錯誤。當時的大黑坨村,賭博之風頗盛。村裡的老母廟後邊,經常有一群人在那兒聚賭。大釗同志有次放學回家,也到老母廟看了一回熱鬧,被祖父發覺了,大加訓斥,並罰他搗糞數車。大釗同志知道了賭博的壞處,從此,再沒有到老母廟去看賭錢。以後,凡是賭錢的場合,他從來不去。


李大釗同志的學習進步很快,在黃瓜口村念了三年書,單子鰲就向他祖父提出:「耆年的學業良好,我已經教不了他,還是另請明師吧!」此後,大釗同志到小黑坨村跟一個秀才趙輝斗念書,又到井家坨的舉人宋某家跟一個叫黃玉堂的老師念書,直到他十六歲考入永平府中學。


李大釗同志讀書越發刻苦努力了。在井家坨讀書時,有二十多個學生,到晚間別人都睡了,他還在孜孜不倦地攻讀,每天都要讀到半夜。黃玉堂的妹妹多少年後還記得,他哥哥當時一回家就念叨:「有個學生,叫李耆年,念書念得特別的好!」


因為家裡缺少人手,大釗同志十歲那年,祖父就給他完婚了。夫人趙紉蘭比大釗同志大六歲,是個賢惠的婦女。在爾後的日子裡,她辛勤地操持家務,幫助李大釗同志。她相信大釗同志作得對,不管家境多麼困難,總是贊助、支持他的活動。


一九○五年,大釗同志考入永平府中學。這時,清朝政府為了維持它的反動統治,不得不作某些表面上的改良,實行了所謂廢科舉、辦學堂。李大釗同志原是報考秀才,正趕上這個變動,結果考進了中學。當時,還象考上秀才一樣,村里照舊放鐵炮、貼報單、坐棚車,熱鬧了一番。


在永平府中學,李大釗同志仍然勤奮不懈地讀書,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課餘時間也很少遊玩,是班上出名的好學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