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副神經損傷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副神經損傷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掛什麼科;神經內科

哪些症狀;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並有萎縮、

肌肉萎縮、痙攣性斜頸、下垂肩、肩痛、延髓性麻痹

好發人群;所有群體

需做檢查;肌電圖、核磁共振成像(MRI)、CT檢查、副神經檢查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

常用藥物;暫無針對性藥品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

市三甲醫院約(5000-10000元)

患病比例;0.3%--0.5%

治癒率;50--70%

治療周期;2--4周

副神經脊髓部則發自頸1~5或頸1~6脊髓前角細胞群背外側的副神經核,以此核發出的纖維由脊髓外側面穿出,合併成一條總干,在齒狀韌帶脊神經後根之間上行,經枕骨大孔入顱,並與延髓部纖維會合,出頸靜脈孔後與延髓部分離而自成一干,下行到頸部在頸內動、靜脈之間及胸鎖乳突肌深面下行,分支支配胸鎖乳突肌。其主幹在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點偏上穿出進入頸後三角,斜向下潛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該肌。如副神經出頸靜脈孔後立即受傷,常與其他鄰近的腦神經同時受傷。在頸部,副神經在橫過頸後三角處因位置表淺,特別容易受傷,挫傷和火器傷比較少見,最常見的是手術誤傷。當病變只侵及副神經的延髓部核團神經根絲時,症狀與迷走神經受損時一樣,而不出現頸部肌肉的症狀。[1]

病因

副神經損傷的常見原因主要有:

1.外周型損傷

(1)醫源性損傷 多因頸部手術使副神經顱外段損傷,其中以頸後三角區淋巴結活檢摘除術所致誤傷最為多見,發生率為3%~6%。部分發生於頸部腫瘤切除手術及頸動脈手術中的誤傷。

(2)顱底骨折 顱腦外傷顱底骨折時,骨折線經過枕骨髁累及頸靜脈孔可造成頸靜脈孔段及顱內段副神經挫傷或擠壓。

(3)顱底槍彈傷 可直接造成副神經損傷。

(4)腫瘤浸潤或壓迫 如頸部淋巴結結核、頸部惡性腫瘤可致副神經段顱外段損傷;枕骨大孔區及橋小腦角區腫瘤可致頸靜脈孔段及顱內段損傷等。

(5)其他 顱頸交界區畸形、顱底蛛網膜炎、頸靜脈炎、多發腦神經炎等均可造成副神經的外周型損害。

2.核性損傷

核性急性損傷常見於延髓出血或梗死及炎症。慢性損傷常見於延髓脊髓空洞症腦幹腫瘤高位頸髓內腫瘤等。

症狀

副神經損傷的常見原因主要有:

1.外周型損傷

(1)醫源性損傷 多因頸部手術使副神經顱外段損傷,其中以頸後三角區淋巴結活檢或摘除術所致誤傷最為多見,發生率為3%~6%。部分發生於頸部腫瘤切除手術及頸動脈手術中的誤傷。

(2)顱底骨折 顱腦外傷顱底骨折時,骨折線經過枕骨髁累及頸靜脈孔可造成頸靜脈孔段及顱內段副神經挫傷或擠壓。

(3)顱底槍彈傷 可直接造成副神經損傷。

(4)腫瘤浸潤或壓迫 如頸部淋巴結結核、頸部惡性腫瘤可致副神經段顱外段損傷;枕骨大孔區及橋小腦角區腫瘤可致頸靜脈孔段及顱內段損傷等。

(5)其他 顱頸交界區畸形、顱底蛛網膜炎、頸靜脈炎、多發腦神經炎等均可造成副神經的外周型損害。

2.核性損傷

核性急性損傷常見於延髓出血或梗死及炎症。慢性損傷常見於延髓脊髓空洞症腦幹腫瘤高位頸髓內腫瘤等。

檢查

可採用神經影像學、電生理學幫助診斷。

1.神經影像學檢查

副神經損傷疑由顱底腫瘤或腦幹病變等引起時,CT及MRI等影像學檢查有助於原發疾病的診斷。

2.肌電圖檢查

顯示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插入電位明顯延長或無誘發電反應,副神經損傷的診斷即可成立。

鑑別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併發症

副神經出頸靜脈孔後立即受傷,常與其他鄰近的腦神經同時受傷。在頸部,副神經在橫過頸後三角處因位置表淺,特別容易受傷,挫傷和火器傷比較少見,最常見的是手術誤傷,當病變只侵及副神經的延髓部核團神經根絲時,症狀與迷走神經受損時一樣,而不出現頸部肌肉的症狀。

預防

各種原因所致副神經損傷,如能解除病因,對離斷神經進行重建,可使副神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特別對脊髓發生的副神經進行重建意義較大。副神經顱外段損傷主要由於頸後三角區手術損傷引起,偶有報道頸部撞擊致傷者,副神經損傷對上肢功能影響很大,Wright報道8例副神經損傷中,4例發生於癌切除術後,4例為胸鎖乳突肌後緣淋巴結活檢引起,Seddon報道14例副神經損傷中,8例系頸後三角區手術損傷引起,6例為頸部開放傷所致,Nakamich報道7例副神經損傷中6例因頸部淋巴結活檢引起,1例為頸部取彈丸所致,國內報道53例中,44例系頸後三角區淋巴結活檢,4例為取異物,1例為頸後三角血管瘤切除,4例為頸部外傷引起,副神經離顱骨後斜行向遠側,可在胸鎖乳突肌後緣中上處發現,走行表淺,主幹變細,不論頸部淋巴結活檢或其他手術均可引起,應高度引起重視,術中顯露要充分,防止盲目鉗夾,結紮或切斷,勿牽拉過重或致血腫形成,手術損傷副神經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治療

1.頸部手術所致副神經脊髓支損傷的治療

(1)手術時機 多數學者認為副神經損傷後,應先觀察及保守治療1~2個月,如神經功能有恢復跡象者,可繼續作保守治療,如無恢復徵象,即應手術治療。也有學者認為,手術所致的副神經損傷,多為切斷或結紮損傷,不宜保守觀察,一旦確診,應儘早手術探查。

(2)手術方法 患者平臥,頭轉向健側,肩稍抬高。硬脊膜外麻醉。以操作部位為中心,於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做斜切口,長8~10cm。切開皮膚和頸闊肌,一側於胸鎖乳突肌後緣分離,注意勿傷及頸皮神經,另一側沿斜方肌前緣分離。副神經在頸後三角內,於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點穿出後,沿肩胛提肌表面斜向下方走行,越過頸後三角達斜方肌前緣,穿入該肌內。

手術中由於神經斷端回縮移位和瘢痕,造成探查困難,故切口應充分,由瘢痕外正常組織中分離尋找神經,切忌在解剖不清的瘢痕中尋找。應在頸後三角頸淺筋膜與椎前筋膜間找到從胸鎖乳突肌後緣中上1/3交界處出來的神經,並見其向後外斜行進入斜方肌外側緣的中下1/3處時,才能證實確係副神經。切勿將枕小神經、耳大神經和鎖骨上神經誤認為副神經。如能用電刺激檢查,觀察斜方肌有無收縮功能,則更有利於同其他神經的鑑別,且有利於判明其傳導功能情況。手術須在手術顯微鏡下進行。術中應根據神經損傷的不同情況而分別採用以下方法:①副神經松解術 如副神經未斷裂,電刺激檢查仍有傳導功能,應作神經松解術。神經松解必須徹底,去除粘連,切除瘢痕組織,注意勿損傷神經纖維,同時在神經周圍注射醋酸氫化可的松5ml。術中止血應徹底,放橡皮引流條24~48小時,不需外固定。②神經吻合術 如副神經已斷裂或一小段神經完全瘢痕化,則可游離其遠近端,採用抬肩、頭頸屈向患側姿勢,以利克服缺損進行神經吻合術,術後用石膏固定於上述姿勢4周。③神經移植術 如副神經斷裂,局部缺損較多,行斷端吻合困難,則應行神經移植術。一般取附近耳大神經移植。其餘處理同神經吻合術。④肌腱轉移術 如傷後時間過長,神經吻合或移植效果多不理想,可作肌腱轉移術,將提肩胛肌轉移代替斜方肌功能。具體方法為:將提肩胛肌轉移至肩胛嵴近肩峰約3.8cm 處,並取闊筋膜條固定肩胛骨內緣(肩胛嵴下3.8cm處)於第2胸椎棘突上。術後人字形石膏固定患肢於後伸、中度外展位4周。

術後常規給予維生素B1、維生素B12、地巴唑等藥物。石膏固定者拆除石膏後行理療和體療。

(3)手術效果 副神經系純運動神經,且頸後三角區損傷部位接近末梢,因此手術松解或吻合,多數療效較理想,且恢復較快。即是晚期副神經損傷也應積極手術治療。影響手術效果的主要因素為神經損傷的嚴重程度及傷後手術時間的早晚。神經部分性損傷手術效果優於完全損傷者,傷後數月內手術者效果較好,超過1年者效果較差。

2.其他原因所致副神經損傷的治療

顱底骨折所致副神經損傷的治療,大都利用神經營養藥物血管擴張劑為主的保守治療,配合理療針刺治療。顱底病變如腫瘤,枕骨大孔區畸形等所引起的副神經損害,首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術中在手術顯微鏡下仔細辨認有關神經,從解剖及功能兩方面儘量予以保全,避免手術誤傷術中動作粗糙,過分牽拉神經或損傷神經供血動脈,進一步加重神經的損害。術後仍給予神經營養及血管擴張劑,以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1988年Sek小時 ar曾行副神經顱內、外神經移植吻合獲得成功。

飲食

一、副神經損傷吃哪些對身體好?

1、多吃水果、蔬菜、核果、種子、穀類等有益的食物。

2、多吃含有卵磷脂的食物,如蛋黃、大豆、魚頭、芝麻、蘑菇、山藥和黑木耳、穀類、小魚、動物肝臟、鰻魚、赤腹蛇等。 卵磷脂可以保護及修補神經。

3、一般患者宜多食甘溫補益食品,如:小米、大棗、山楂、山饕、當歸、赤小豆、蓮子、葡萄乾、核桃仁、生薑、牛肉、羊肉、烏雞等,最有利於增強自身免疫力,有幫助病情恢功效。甘味食物能夠起到補益、和中、緩急的作用,因此來說滋補強壯,調節人體五臟、氣、血、陰、陽,任何一虧虛症 。

二、副神經損傷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忌蔥、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煙、酒。

4、忌肥膩、油煎、霉變、醃製食物。

相關視頻

副神經的作用和體表定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