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劍閣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劍閣縣隸屬四川省廣元市。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始置劍閣縣。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設劍州,民國二年改州為縣,因境內有「劍閣道」而稱「劍閣」。

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照比較適宜,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明顯。

劍閣縣地處川、陝、甘三省結合部,守劍門天險,「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之美譽。全縣幅員面積3204平方公里。

劍閣縣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商品生豬調運大縣、國家生豬良種補貼項目實施重點縣,1996年文化部授予劍閣「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0.15億元。

歷史演變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東川節度。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⑥,「取劍閣為名也」。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更名普成)、武連、梓潼、陰平、臨津(遷治今白龍鎮),永歸、劍門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乾德五年,省永歸縣隸屬劍門縣。開寶六年(973年)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咸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劍州只領6縣。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鎮入普安縣。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隆興二年(1164年),因「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慶府為劍州,普成、劍門2縣併入普安,陰平縣因戰亂荒廢。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省武連縣入梓潼縣,劍州領普安、梓潼2縣,屬四川行中書省廣元路。元末,劍州為明玉珍夏國轄地,領縣未變。

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縣入劍州。九年省州。十三年(1380年)復置劍州,領梓潼、江油(治今江油縣武都鎮)2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今閬中)。洪武三十一年,廢劍門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立劍門關,置百戶戍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縣劃屬龍州。明末,劍州為張獻忠大西政權領地。

清順治三年(1646年),劍州領梓潼1縣,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縣劃屬棉州,劍州始無領縣,遂成「單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劍州直隸四川省軍政府,下轄劍門、武連2分州。民國2年始將劍州改為劍閣縣,下置劍門、武連2分縣;民國三年,廢劍門、武連分縣,劍閣縣劃屬四川省嘉陵道。民國七年至二十三年,四川「防區」時期,劍閣縣先後為靖國軍呂超、靖川軍劉存厚、川北邊防軍王鴻恩、第二十九軍川西北屯殖軍田頌堯的防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4月(民國24年4月),劍閣屬中國工農紅軍川陝革命根據地,建有普安(治縣城)、赤化(治今鶴齡鎮)、金仙(治今金仙場)3個縣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四年夏,國民政府統一「川政」後,劍閣為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安司令部治地。轄劍閣、昭化、廣元、蒼溪、閬中、江油、彰明、平武、北川9縣。民國三十一年,增轄青川、旺蒼共11縣,至民國38年(1949年)為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9年12月18日劍閣解放,仍為縣建置。1950年屬川北行政公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年,改屬綿陽專員公署。1985年5月,劍閣縣劃屬廣元市。

劍閣置縣及縣名考略

「劍閣縣」之名,始見於《晉書》。何時置劍閣縣,歷來有三種說法:一說「桓溫入蜀置」。《晉書·地理志》載:「桓溫入蜀後,┅┅又於晉壽置劍閣縣,屬梁州,後孝武帝分梓潼北界立晉壽郡,┅┅罷劍閣縣」。《輿地廣記》、《輿地紀勝》、《劍閣縣續志》等書引用此說。二說「三國蜀漢置」。其說最早見於宋末祝穆所撰的《方輿勝覽》引顧野王《輿地誌》(已失傳),明代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沿引,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沿用此說。三說「晉置,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清乾隆《大清一統志》、嘉慶《四川通志》、光緒《皇朝輿地通考》、民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持此說。

據查史籍考證,第一種說法較為正確,第二三種說法依據不足。首先,從史籍記載看,宋以前成書較早的《華陽國志》、《太康地誌》、《晉書·地理志》、《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書,均明確記載東晉置劍閣縣,而沒有蜀漢置劍閣縣的說法。《華陽國志》作者常璩是東晉蜀郡江原縣(今四川崇慶縣)人,其活動年代距三國蜀漢時期七十餘年,該書所載的四川地方史實「肇自開闢,終於永和三年」,若劍閣為蜀漢置縣,《華陽國志》必定載入,但查遍此書,無置劍閣縣的記載。西晉有蜀十九年,在這期中的太康年間(280年至289年)成書的《太康地誌》中,也無置劍閣縣的記載。又《三國郡縣表補正》一書中,宜都楊守敬考證:「今考《晉志》有劍閣縣,《常志》(即《華陽國志》)無。《方輿紀要》引《輿地誌》雲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置劍閣縣,《通鑑》胡注蜀分廣漢置梓潼郡劍閣屬焉。疑劍閣縣為蜀立,《常志》豈得不載?《沈志》(即沈約《宋書》)云:漢壽改曰晉壽,《輿地廣記》雲,晉桓溫平蜀,分晉壽置劍閣縣,殆為近實。」

對《方輿勝覽》稱劍閣縣為「三國蜀漢置」,清人早有異議。乾隆四十七年成書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在評介《方輿勝覽》時云:「該書詳於名勝古蹟、詩賦序記,略於建置沿革、疆域道里,唯考訂較差」。考訂較差之作難免有誤。

其次,從歷史事實看,西晉太康元年司馬炎滅吳之後,到東晉永和三年司馬聃派桓溫入蜀滅「成漢」,這六十七年間,有四十八年是李氏「成漢」政權統有蜀地,晉不可能在蜀行使權力。可見,「晉置(劍閣縣),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之說,亦難成立。

再是,從有着資料看,《水經注·漾水》、《華陽國志校注》、《太平寰宇記》等書所載史料均稱,諸葛亮相蜀時,以大劍至小劍戍三十里,連山絕險,有隘束之路,便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以閣道三十里尤險,置尉守之。故《華陽國志》稱「漢德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有閣尉」。《輿地紀勝》記述這件事時卻稱:「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是時有劍門縣,縣有閣道至險,乃有閣尉」。《三國郡縣表補正》眉批說:「諸葛武侯相蜀於此立劍門,以大劍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劍門,然則武侯但立劍門耳,未嘗置劍閣縣,《輿地誌》說,果不足據」,當時更未置「劍門縣」。幾相對照,可知《華陽國志》、《太平寰宇記》記載的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閣尉一事,被後人訛傳為立「劍門縣」或「劍閣縣」了。

據此,以《晉書·地理志》的記載接近史實,較為確切。

對於東晉劍閣縣治地,據考,不是在劍門關,而是在「小劍故城」。其城在今下寺鎮大倉壩,古代於此曾設小劍戍,此縣僅置四十八年,後廢,不復置。其後,劍閣境內郡、州、府治地多在普安鎮等地,直至民國2年(1913年)才將劍州改名為劍閣縣,沿用至今。

「劍閣」作為地名,最早見於《三國志·蜀書》:「(姜維)還保劍閣以拒(鍾)會」。為何稱劍閣?《華陽國志》、《輿地廣記》等書說,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尉戍守的棧、閣道,稱為「劍閣道」。《水經注》云:「小劍戍北,西去大劍三十里,連山絕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也」。晉張載《劍閣銘》稱:「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何謂劍?指大劍山七十二峰如利劍排列。唐劉儀鳳《劍門關記》說:「其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嶔,如門斯辟,如劍斯植」。皆言其山勢如劍鋒,其隘口如「城門」。何謂閣?《蜀水經》云:「飛梁架屋謂之閣」。閣道,就是在「橫樑鋪板謂之棧」的棧道上加修了屋的棧道,又叫棧閣道。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的書信中說:「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諸葛亮文集》卷一)」。古時由秦入蜀,必經小劍至大劍關口這條懸崖夾峙、深澗飛瀑的險道。諸葛武侯依山勢地形將原有棧道擴建成「劍閣道」後,古人常把「劍閣道」簡稱為「劍閣」。不僅「劍閣縣」由此得名,即使「劍州」之名也源於此。《元和郡縣圖志》「劍州」條云:「唐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取劍閣為名也」。

自隋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2年改劍州為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沿用至今。[1]


行政區劃

2000年,劍閣縣轄23個鎮、34個鄉、11個督導室、1個開發區管委會。

2003年1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川府民政〔2003〕34號)同意劍閣縣將原城北鎮的一、二、三居委會劃歸普安鎮管轄。

2018年8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川府民政〔2018〕5號)同意劍閣縣撒銷張王鄉、店子鄉、高觀鄉、塗山鄉,設立張王鎮、店子鎮、高觀鎮、塗山鎮。

調整後,劍閣縣轄27個鎮(下寺、普安、龍源、開封、鶴齡、東寶、江口、公興、城北、鹽店、元山、漢陽、柳溝、王河、演聖、金仙、香沉、羊嶺、白龍、武連、楊村、劍門關、木馬、張王、店子、高觀、塗山),30個鄉(田家、聞溪、姚家、義興、涼山、北廟、禾豐、搖鈴、碑埡、吼獅、上寺、秀鍾、碗泉、迎水、高池、毛壩、垂泉、西廟、正興、圈龍、長嶺、錦屏、柘壩、廣坪、國光、公店、江石、樵店、柏埡、馬燈)。[2]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劍閣縣是全省重點林業大縣,林業用地16.7萬公頃,占幅員面積32萬公頃的52.2%,森林覆蓋率49.6%。有林地15.3萬公頃,占林業用地91.6%,其中用材林5.9萬公頃,蓄積150萬立方米;防護林8.6萬公頃,蓄積330萬立方米;薪炭林0.5萬公頃,蓄積10萬立方米;特用林0.1萬公頃,蓄積11萬立方米;經濟林0.1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627.6萬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積590萬立方米,占總蓄積95.5%。全縣有古樹名木2萬餘株,其中驛道古樹8007株。

劍閣縣森林植被為亞熱帶森林植被類型,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森林植物資源共173種,其中裸子植物8科21種,被子植物59科142種,單子葉植物2科10種。主要森林樹種為柏木、馬尾松、榿木、麻櫟等,其餘樹種多為林下植物、「四旁」綠化樹種和經濟林木。

劍閣縣以「柏木之鄉」著稱,柏木林面積、蓄積均居全省首位。境內有柏木5屬10種,以柏木為組成樹種的林木覆蓋縣境的80%以上。現存8000餘株的驛道千年古柏以縣城為中心向西、南、北延伸,巍峨屹立,似三條綠色長龍橫亘劍閣大地,是世界古行道樹之最和我國秦漢文化積澱最多、保留最完整的一段;位於其中的松柏長青樹——劍閣柏為世界僅有。劍閣縣森林面積遼闊,林下生態環境優越,是開展林下種植、養殖的優良場所;有較豐富的青槓和松樹資源,盛產優質天然木耳、川貝。除此之外,林下植被豐富,可開發利用的森林植物品種較多,具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

動物資源

劍閣縣大部份區域內的支物群屬次生林灌,農田動物群,經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專業科技人員統計,全縣現有各類野生動物146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4種,2級保護的29種,屬省重點保護的21種。兩棲類最普遍的有澤蛙、黑斑蛙、中華大蟾蜍,數量皆在10萬隻以上,有少量大鯢分布;蛇類中分布和數量較廣的是黑眉錦蛇和烏梢蛇、王錦蛇,種群數量分別在3—6萬左右,有少量玉斑錦蛇、赤鏈蛇、翠青蛇、日本腹蛇、烙鐵頭、竹葉青分布;鳥類中經濟價值較大的有綠頭鴨、綠翅鴨,種群數量都在500隻左右;灰胸竹雞、雉雞、紅腹錦雞分布較廣,種群數量分別在8千到3千隻左右,其餘以隼形自鳥類和旅鳥、小型雜食性、食蟲性鳥占多數;典型林棲獸類,只保存在少數面積不大的森林中,分布較廣的有豹貓、黃麂、草兔等。

劍閣縣建立了「野生動物保護領導小組」,實行行政首長任期目標責任制。1992年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現有會員76人。1994年設立了區、鄉鎮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野生動物保護領導小組,野保協會等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和進行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培訓。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一是利用每年四月「愛鳥周」作為野生動物宣傳月,廣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等。二是發公告、布告、緊急通知傳喻群眾,形成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的濃厚氛圍。三是組織執法隊伍,林業、工商等協同作戰,對市場、餐飲、旅店、車站等巡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

風景名勝

劍門蜀道

劍門蜀道,主要是指廣元經劍門關、劍閣到綿陽這一線的風景名勝。劍門蜀道沿線古蹟眾多,可以觀賞到三星堆遺址、德陽文廟、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廟等。古道雄偉驚險,山頂的玻璃棧道很是刺激,值得體驗。

劍門蜀道因詩仙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得以名揚天下,而如今遊客可以相對較輕鬆地遊玩蜀道:坐索道或是步行皆可。一路上樹木蒼翠,旁邊是懸崖峭壁,可以體會到「猿揉欲度愁攀岩」的感覺。到達山頂後可以在玻璃觀景台欣賞劍門關的壯美風景。


梁山寺

梁山寺在劍門關大劍山絕頂,位於海拔1180米的劍門七十二峰的桃花峰與逍遙峰之間的「捨身崖」上,曾是梁武帝蕭衍於公元551年出家修行的地方。寺院主要景點有大門對聯、觀音殿、八角井等。

劍閣古城

劍閣古城是劍閣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劍閣古城自南北朝宋大明中(公元457棗464年)置南安郡,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相繼有:南齊、梁置安州;北魏、北周置始州普安郡,隋置普安郡;唐、五代置劍州,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改劍閣縣,1935年又置劍閣專署。

四山環繞的劍閣縣城,北有涓涓傍城東門過聞溪河,東南有秀麗的鶴鳴山,川陝公路傍城東門過聞溪河,終日車如流,人如潮。那橫跨聞溪河上的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原是平板石橋,名武侯橋,是諸葛亮率兵北伐時所造。佇立橋上,扶欄眺望,便可見面城東門殘存的古城牆。明正德年間(1515年後)劍州知州李璧主持修築的城牆,呈桃形狀環繞古城,周長1582米,現只存528米。那青石壘砌,中心夯土,高5米。厚3米的城牆,仍能看出當年城牆的雄壯。

古城東門,便是東西走向橫穿城池的主街道。古城東門,便是東西走向橫穿城池的主街道。從鍾古樓東街數百米便可進入著名的二賢祠。從鍾古樓東街數百米便可進入著名的二賢祠。從鐘鼓樓往西出西門裡許,便可見到翠竹環繞的龍泉井,為橢圓形石坑,直徑2米,泉水清洌,冬暖夏涼,其味甘美。劍閣城西門外,漢陽山麓宋代始建的南禪寺,城南門外煙街上的聖壽寺,殿宇昂然,古貌尚存,是古城普安鎮的又一大特色。

明代的城牆,幽深的古寺,典雅的鐘鼓樓,鱗次櫛比的瓦舍高樓,古樸的十字街,步履街頭,宛若置身明代的古市之中。


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

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於2009年12月22日落成,包括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將帥雕塑和石刻標語。1935年4月2日,紅四方面軍經過激戰,一舉攻克川北軍事要塞劍門關,紅軍血戰劍門關創下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是紅四方面軍的著名戰列之一。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之一。

劍門關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關隘位於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公里,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

劍門關景區位於劍閣縣城南10公里處,原稱劍閣,為蜀北屏障、兩川咽喉,是古劍門蜀道上的一處重要關隘,也是劍門蜀道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和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部分。

劍門關地處數百里大劍山中段的一個缺口,七十二峰形若利劍,儼然一道天然屏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這裡曾發生過一百餘次戰爭、十多位帝王蒞臨並有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近四千幅作品。當年蜀將姜維憑藉天險,曾拒魏軍十萬之師於關外。現存諸葛亮建關的遺址,古老的寺廟,珍貴的碑刻以及著名的劍門四景(劍門細雨、梁山松濤、夕照絕壁、雪染翠雲)和劍門四奇(姜維石像、千年紫荊、松柏長青、劍山石筍)。

歷史文化

民風民俗

宅舍

劍門人的住宅,在民國年間,住瓦舍與茅舍。瓦舍蓋瓦,茅舍蓋茅草和麥草。一些窮苦人家靠岩窟搭草棚,人稱「千柱落腳」。草舍無樓,也不開窗戶。富裕人家的瓦舍,正房的屋脊上用石灰糊砌成雄獅或其他吉祥之類的動物。民國年間,無論瓦舍或茅舍,都是四合院。院舍四周設樓閣,建明樓。明樓通全院,鄉人叫「走馬轉閣樓」。是諸葛亮「劍閣道閣樓」的遺風。

每套院落,正中必設庭堂。有的庭房,堂通三間,中成「同」字,叫「梁二梁」庭房。庭房作官(公)用。敬「祖宗堂」,設「壇神」,停櫬靈樞,齋醮道場等,屬祭奠禮儀場所。住戶人家有灶房,對廳屋、正房等。出院的「龍門」,富豪人家,呈八字「龍門」設「轉堂」,即迎客的廳堂。要經過轉堂才可進入院內。

山里人修房講究「風脈」。要請風水先生查看「地脈」。一般的規矩:房後避陡岩,房前忌大溝,靠山向前看,門不闖北風,藏風又背景(靜),屋干少疼痛。

屋前屋後栽柏、植竹。合抱之木和修長之竹掩映屋舍。林木與庭堂同為創業先祖遺產,屬創業者後裔共同所有,即便是繼承後,也不得任意拆遷,永久作「官(公)」。

屋舍建築,多屬土木結構。木架的,全用木柱穿逗,檐棟造勢,鈎心鬥角。木板隔牆,雕鑿花鳥,雙門單窗,柱圓梁方。土木結構的牆體用黃泥土壘築。屋頂椽檀,階檐前柱均用木蓋造。茅房,牆體用土,檀用圓木,椽子用直徑二寸左右的通直樹條,密密從屋頂鋪下。蓋草時,用細木條或小竹逐層壓草,用篾條把壓草的木杆拴寄到椽條上。蓋草房的程序是從檐口到屋脊,草的下端要嚴蔽壓木杆,蓋成的房頂,草梗整齊有序,外形自然美觀。室內面積,多是長一丈八尺,寬二丈二尺,廈八尺至一丈二尺,屋脊高丈六0六、丈八0八、丈九0九。

建國後,特別是近十年來,農村拆開四合院,單家獨戶興修庭院式房屋,廚房、廁所、牲口圈分設。近年又特別喜愛沿公路要道建房,便於從事商品交易。建修材料,用水泥、磚塊(或方塊石)壘成。樓台里用預製板,窗戶用鋁合金材料。即便牆體仍用土壘,但階檐前牆與柱子要用磚塊、石灰、水泥糊壘,外表一概不露土面,看似磚砌。屋頂仍有瓦蓋。新式建築,屋高一般3.8米,室內面積長9米,寬3.6米。

衣飾

過去山裡人穿土布,用藍靛染成天藍、雙藍、青、粉等色道。男女上裝是左大襟,右肩下縫布紐扣。冬天長衫,夏天白布對門襟褂。褲,大襠,在腰間一折,閂在棉線搓成的褲帶上,都穿單褲。操闊氣的人穿上線襪,小圓口布底鞋。嚴冬,富人和士紳穿上兩片一合、縫中嵌邊的棉鞋,鄉里人稱「抱母雞」棉鞋。婦女的衣褲款式與男式大同小異,惟鞋子,前尖到腰部,刺繡花鳥。襪底繡花。姑娘到了十四五歲,就開始學繪花、刺繡。繪繡到裁剪,是婦女才能的基本要求,中等農家的閨女都必須學會。

男女頭上包頭巾稱「帕子」。男的多包白布,一般是五市尺。成年男子不蓋頭頂,上了年紀的便把頭頂掩蓋,叫「瞞頭帕」。婦女頭巾,布料精緻有綾緞或者細布。長者七市尺,一律是青色。挽髻插簪,戴耳環、手鐲。

床上無蚊帳、床單毯子,有繡花枕頭,鋪墊篾席或草蓆。被蓋,白布里子,大紅花面子,絮套用蠶繭做成。每到冬天,打絮套的匠師將蠶繭在鍋里煮後,鋪在細篾做成的帘子里,放進水裡,用竹棍捶打開蠶繭,使絲棉結成片張,晾乾後即成套絮,禦寒力很強。

建國後,衣飾,農村城市化。只有50年代興用大花布做褲子,而今還有流傳。婦女着裝有異色布裹邊。髮式,披肩短髮,但額面的一綹短髮勻稱整齊垂吊在眉骨上端一指左右。男的從前剃光頭,現在普遍留樣式髮型。

婚嫁

民國初年,劍門山區民間婚姻仍沿襲「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婚姻習慣,婚禮分「納彩」、「問名」、「納吉」、「納徽」、「請期」、「親迎」等六個程序。民國25年以後,提倡婚姻自由,文明結婚。新式結婚儀式,設結婚禮堂,由司儀主持。奏「婚姻自由」歌曲,新郎新娘先行禮,然後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來賓代表分别致詞,禮畢,鳴炮撒花,儀式畢,開筵招待來賓,後由新郎新娘的親朋好友鬧洞房。這種新式婚禮,只在城鎮機關少數舉行,農村仍沿襲舊式婚禮習俗。

劍門山區民間婚俗其大體過程為:

提酒,也叫「許話」。為議婚事,男方央(請)媒人到女方說婚,如同意,開具生辰八字,請算命先生合八字。相合者,男家給女家提酒一壺,叫做「提准酒」。

開庚,為定婚。男女兩家決定聯姻後,用紅紙做成「庚貼」,面印「喜」字,內寫男女出生年月日時辰,由男方備庚禮,送往女家,即可約期迎親。富紳之家多送雙豬六布(窄扣土布),金堂首飾,斗面斗米和喜酒等。貧苦之家也要送一些肉、酒、米、面等,稱為「過禮」。

迎親、拜堂,為結婚。「開庚」之後,由「紅月」(媒人)通知女家迎親時間,商議彩禮。迎親時男方請「紅月」、「取親娘子」、「押禮先生」,同抬花轎。吹嗩吶等組成迎親隊伍往女家迎親。女家搭席「接路」,設「支客」酬應來賓。新娘穿新衣,以紅布蓋頭,由「送親娘子」扶上花轎並帶上陪奩嫁妝,送往男家。婚轎到男方家後,新郎在門前迎接,鳴炮,吹打樂器。司儀給抬轎人散發紅包(禮錢)後,簇擁新娘至廳堂「拜堂」,然後由新郎端香升導引新娘入新房,喝「交杯酒」,有一些地方興鬧洞房。新婚次日,夫妻回娘家,稱「回門」。男女兩家謝媒後,婚禮始告完結。

在舊式婚姻中,除一夫多妻制的殘餘外,還有一些婚姻習俗。早婚,民國時期,早婚普遍。童養媳,農村有貧苦人家迫於生計,將未成年的女兒送人家作童養媳,到一定年齡方才成婚。小郎大媳,有的人家男孩才幾歲,為增加勞動力,便為其娶成年女子為妻。當時有民謠說:「十八女兒幾歲男,夜夜要抱郎上床,不是公婆對我好,一腳把你蹬下床」。沖喜,有的人家兒子未婚病重,父母提前將訂婚姑娘接過門,叫「沖喜」,以此寄望兒子病癒。守節,女子成婚後,丈夫因故死亡,不能改嫁,要守在夫家,稱為「守節」。

建國後,實行新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男女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到政府有關部門登記結婚,領取結婚證,擇日成婚。80年代以後,在新婚青年辦理法定結婚手續後,外出旅遊,歡度蜜月。

此外,在劍門山區的婚俗中,有的寡婦再嫁時不離開家而是男方到女家生活,稱「贅夫」。有的人家僅有一女,不願外嫁,則招男子為婿,稱「招贅」,男子稱贅婿,民間稱「將女抱兒」,一般情況,招贅時,男子應改隨女性。

喪葬

民國時期,劍門山區民間的喪葬,都是木棺土葬,喪禮繁簡視家境貧富而定,一般人都以父母喪葬為大事,要慎重辦理。喪禮大致分為:報喪、奔喪。父母死後,兒女都要披麻戴孝執哭喪棒,往本族家和內親家告訴死喪消息,稱「報喪」,或叫「說信」。在外地子女得報,立即回,稱「奔喪」。入殮,為死者淨身,穿壽衣、壽鞋、蓋衾被。在棺內鋪一層柴灰,印「壽圈」。然後將屍體放入棺內,稱「入殮」,有的還要放些銅錢、飾物、糧食等隨葬品、然後蓋棺。一般用柏木棺材,用黑漆刷染。富裕人家的棺材,內置金匣,棺外套槨,合稱「棺槨」。停喪,將入殮停棺於靈堂,設香茶祭品,點燈祭奠。延請僧道念經超渡,做「道場」。然後擇期而葬。守孝、七祭、周年。入葬後,晚輩在墓地生煙火,每七天到墳前祭奠一次,共計七七四十九天畢。守孝到第二年死者逝世之日,稱「頭周年」。以後是「二周年」、「三周年」。也要祭奠。每年「三元」節期,都要掛紙焚香祭奠。

民間的墳墓結構,因貧富而異。富者生前:先修「花墳」,以石料建成一至三層類似宙宇,刻人物、花紋,中立墓碑。有的墳前建「墳亭子」。窮人墳墓簡陋,用石頭壘砌成三角形墳頭,或以土堆成圓包。

建國後,喪葬禮俗從簡,多以掛遺像,佩黑紗,戴小白花,獻花圈,送祭帳,開追悼會的形式悼念死者。

趕場

區鄉所在地為集鎮。趕場均與鄰近場期錯開,每隔日一趕:即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類推,城裡為百日場。「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期間場期曾改為七日場、十日場,撥亂反正後又恢復。主要是農民買賣農副產品,互通有無。舊社會,區署、鄉公所於各場設場頭客總各一人。負責管理集市、收費。人民政府成立後,區鄉人民政府在區鄉場鎮設稅務稽徵組,市場交易員。1953年至今設有市場管理委員會、工商所、稅務所。

鄉下人視趕場為樂事,穿戴均比平常講究,尤其是青年男女,有的買賣東西,有的會(約)人辦事,也有專門玩耍的。有些老人,三朋四友伙在一起,或是喝茶,或是喝酒聊天,親戚摯友相遇無所不談。自實行改革開放後,人們趕場,則多談商品經濟發展。

廟會

劍門山區溝深山大,有山便多廟,一年四季便有趕廟會的習俗。正月文昌會,二月娘娘會,三月清明會,四月佛祖會,五月青苗會,六月曬綾會,七月亡人會,八月天子會,九月重陽會,十月牛王會,冬月送寒衣,臘月灶王會。此外還有玉皇會、藥王會、土地會、觀音會等。其中文昌會、青苗會,趕會人眾多,聲勢大。劍門的豬王山,每年二月二十五趕會,凡養豬的人家都會做上面豬拜會。

文昌會,又稱「大肉會」。文昌的稱謂叫梓潼帝君,其地位跟皇帝差不多。每年出巡一次,駐蹕到另一個地方,鄉里人稱「行香」。確定日期,選出醮主(醮一人或多人),一般由當地鄉紳充當。醮主實際就是會首,其出面征糧化錢,凡是許了願的,都要報告會首,支持錢糧,所化糧錢用於廟會的開銷,醮主殺肥豬做大肉。文昌菩薩行香時,由八人扶轎抬着游村,信男善女尾隨其後,村里人見到遊行的文昌菩薩都要「漂香」。各家各戶提前燒柏椏枝熏房,如有人、豬、牛、狗、貓生小崽,未滿月的要避諱,女人月經期間要迴避。菩薩過村後,等於掃瘟去魔,降下吉祥。每家每戶用碗盛糧上插焚香,這碗稱秋香糧的糧食應交給醮主。

菩薩駐蹕到哪裡,哪裡就有會期,由許了願的戶主,自辦一席酒菜,背上來招待護送菩薩的隨行人員。

自菩薩出巡期起到回座廟堂,都是會期,主會期為「大肉會」。「大肉會」期間,一次出席50桌,一桌十六碗,四個大肉,每個大肉獨盛一碗,四面墜桌,有4公斤重,凡赴宴者,自己帶上調料和刀子,用刀子切肉蘸着調料吃,吃半塊肉者譽為「強手」。

文昌會必須在有文昌廟的地方舉行。文昌分行文昌和坐文昌,行文昌為木雕,坐文昌為泥雕。只有行文昌才舉辦行香會。劍門關只有一尊行文昌,所以每年趕會一次。

青苗會、牛王會屬小範圍廟會,哪家遭了天災人禍,便出頭當個「逗頭」,舉辦一次。

刀耕火種

劍門山人房前屋後耕地少。每年二至三月,樹葉子剛吐青時,便到深山荒蕪處砍火地。尋到土層較厚,荊棘灌叢茂盛的地方,把灌叢全砍掉,待稍干,放火燒。用刀嘴或尖嘴鋤在燒過的地面上,一窩一籽點上苞谷或大豆。種子下土,過五六天時間,就要防鳥雀啄嫩芽。苞谷成熟後要防止猴子掰苞谷,敲梆子是莊稼人決定性的農活。劍門山的猴子成群結隊,一來就有幾十隻。猴子常常躲在苞谷地附近,只要木梆子一不發響,就進地里胡亂地糟蹋。但苞谷成熟時,又利用猴子的勞動力,在地里多放幾個漏底篾背,猴子把苞谷棒子掰下來丟進背簍里,掰一陣,背上漏底篾背就跑,結果棒子全在地上。

到高山干農活,都是背上鍋碗或者燒上苞谷面鏌到地里就餐。

為地盛長莊稼,多數是連耕三年,到第四年留下長柴草,又到另一地開闢火地。50年代,劍門山遷入了很多農戶,固定了耕地面積,加上農業科技推廣,刀耕火種現象絕跡。

過年

劍門山區民間過年與外地不同,從農曆臘月二十三祭奠灶王菩薩升天起,到除夕之夜算是年關的準備階段,殺年豬,打掃清潔衛生等。臘月二十三晚要「祭灶」。傳說灶神是「人間司命主,天上耳目神」。人家要燃點香蠟,供獻米糖,送「灶神」升天,祈灶神「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二十四日起,打掃揚塵,掏陰陽溝,洗衣服,洗廚具,備辦節日食品。三十日要吃「團圓飯」。「團圓飯」,做足三天的乾飯,即初一到初三,不能生米下鍋。還要貼春聯、門神、年畫、掛燈籠,晚上為除夕夜,意味舊年至夕而除,明日另換新年。大人小孩都要洗腳,稱「脫窮皮」。合家人圍火爐暢敘。長輩要給晚輩發「壓歲錢」。成年男子打鑼鼓響器,放鞭炮,小孩子做遊戲。通宵不眠,謂之「守歲」,至凌晨,要搶「金銀水」,聽開山鳥叫,預測來年的豐收。富人家逢年關狂歡陣陣,窮苦人家愁債纍纍,唯小孩,有幾天的放肆日子,不犯大的規矩,家長是不會出手打罵孩子。正月初二至初五日,為拜新年的時期。新婚的小夫妻,必回娘家賀拜,家族親友彼此宴請,稱「吃年酒」。城市和集鎮上,初二日晚上互送拜年片,用紅紙寫上「恭賀新年」等字樣貼在親友大門上,表示祝賀。民間組織龍燈、花燈到大院落賀年。初五日,稱「破五」。這天過後,城鎮行業開始營業,農村開始農事活動。初七為人過年,只在飯菜上升級。建國後,「過年」改稱「春節」,仍是重要節日。

端陽

端陽節為農曆五月五日。又名「端五」、「端午」。城鄉居民視作重要節日。家家門口掛菖蒲、白艾,因之又稱為「蒲陽節」。劍門人習慣蒸饃,新婚歸,逢端五,要送饃回娘家,叫「送節」。大人小孩喝雄磺酒,用雄磺粉調酒塗在小兒臉、手足心和耳朵,給小孩掛香包,以避病祛邪。沿嘉陵江岸居民常有划龍船競賽活動。建國後,境內民間仍過此節,並以五月五日為「頭端陽」,十五日為「二端陽」,二十五日為「三端陽」。節日期中,親友互相饋送新麥面饃、雞蛋等,表示祝節。

中元

中元節為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亡人節」或「鬼節」。城鄉人家要備置香蠟、紙錢、水飯等供於墳前,或在野外燒化紙錢,祭祀祖先。這種習俗在民間普遍流傳。

中秋

中秋節為農曆八月十五。這天,要吃圓形糖餅,名「月餅」。民間傳說,八月十五是「月亮婆婆」生日,一般人家都要在院內陳列瓜果,燒香拜月,全家人圍坐吃月餅、瓜果共賞「月花」。中秋節也是劍門山民間入秋後的嘗新節,紅薯、芋子初熟上市,民諺「蒼不蒼(老不老),嫩不嫩,八月十五嘗一頓」。建國後,特別是1979年以來,每逢中秋節,家人都要團聚,加餐過節。親友互送月餅,表示賀節。縣城有關部門都要舉行中秋茶話會,邀請台屬、僑屬參加,暢談形勢,思親、思友,表述祖國統一之情。

臘八

臘八節為農曆臘月初八,源於遠古的「臘祭」,流傳為「臘八節」。是日,要做「臘八粥」。以大米、黃豆、豌豆、小豆、綠豆、蔬菜、豆腐等糧菜混煮而成,有肉為「葷臘八」,無肉為「素臘八」。吃「臘八粥」,意在慶祝和祈求豐收。此俗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祭祀

民國年間的祭祀活動主要有祭孔子、祭關羽、祭文昌、祭名宦鄉賢。以社稷壇、先農壇、先蠶祠等廟祠為祭祀場所。以文廟祭孔,武廟祭關羽較為隆重。宗祠祭祀,每年三次,春祭在清明前後,秋祭為中元節,年祭除夕舉行。由族長主祭,戶主陪祭。祭祀過程有:「啟戶」、「迎神」、「參神」、「獻饌」、讀祭文等。祀畢,族眾聚會飲宴。一般人家堂屋內均設有祭祀用的神龕。神龕中書貼「天地君親師位」,兩邊豎祖先牌位。富家的神龕十分講究,以木雕飾圖案,有匾額楹聯等。祭祀活動一年主要有三次:一是清明節,到祖先墳頭植樹、掛紙錢。二是中元節,在門前或野外燒紙錢,祭祀祖先。三是「除夕」,全家人懷念祖先,在神龕前焚香、化紙錢跪拜行禮。

民俗文化

高觀皮影:皮影藝術歷史悠久,遠溯兩漢。宋代,關於皮影演出,典籍中多有記載。川北皮影活躍於劍閣、南充、西充、南部、閬中、儀隴等縣農村,劍閣高觀鄉融土皮影和廣皮影之長所創作的皮影,在川北頗具影響。

儺戲: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漢族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演出劇目有《孟姜女》、《龐氏女》、《龍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還有一些取材於《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目。

劍閣紙偶:紙偶歷史悠久,從唐宋的木偶「家官」演變而來,是四川省劍閣縣劍門山區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是社會文化發展的化石,是劍門人發展的歷史,是劍門山區風土人情、生活習性、歷史變遷的載體。集表演藝術、製作藝術、舞台藝術、音樂演唱藝術於一體。製作精良,表演精湛,人物舉手投足、眉目傳神,樂曲旋律獨具劍門神韻,唱腔極具劍門泥土白龍紙偶歷史悠久,從唐宋的木偶「家官」演變而來,是劍門山區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是社會文化發展的化石,是劍門人發展的歷史,是劍門山區風土人情、生活習性、歷史變遷的載體。集表演藝術、製作藝術、舞台藝術、音樂演唱藝術於一體。製作精良,表演精湛,人物舉手投足、眉目傳神,樂曲旋律獨具劍門神韻,唱腔極具劍門泥土芳香。

劍閣特產

劍門豆腐

豆腐是傳統的大眾食品,營養豐盛,能強身鍵體,療疾美容,延年益壽。「劍門豆腐」,指的是四川劍閣縣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劍門關生產的別具一格的豆腐,是劍閣縣劍門關鎮一絕。俗話說:不吃劍門豆腐,枉游天下雄關。

劍門豆腐以劍門山區礫岩油沙石土出產的黃豆為原料,使用來自劍門七十一峰的劍泉水,經浸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脫水等工序製成。劍門豆腐顏色雪白,細嫩鮮美,口感不澀,且有淡淡清香,並韌性極強。採用炒、炸、熘、燒、燉、蒸、氽、涼拌等烹調方法,可製作出200多個品種的菜餚。

椐史料記載,劍門關鎮的豆腐製作技術起源於三國時期,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相傳三國時期,蜀漢大將軍姜維在漢中被魏將鍾會、鄧艾打敗後,退守險隘劍門關。當時姜維營中兵疲不能戰,馬乏不能騎,眼看蜀北屏障劍門危在旦夕。劍門一地方官忙向姜維獻計:閉關三日不戰,號今百姓家家磨豆漿,以豆腐犒賞士兵,以豆渣餵戰馬,待兵馬體力恢復再戰。此計確實很靈。使士兵和戰馬體力迅速得到恢復。三日之後,姜維僅引五千兵將殺下關去,大敗鍾會,使魏兵倒退十里下寨,解了劍門危急。又傳當年唐玄宗入蜀途經劍門,因身體疲勞,又思貴妃,寢不安,食無味,當地父老獻上一碗劍門豆腐,他頓時胃口大開,高興之餘將這兒的特產黃豆封為「皇豆」。

千百年來,劍門人民創造了很多製作、烹調豆腐的方法,使之逐步形成了特色顯著的地方名產。與其它地方的豆腐比較,它的突出特色有四:一是顏色雪白;二是質地細嫩;三是韌性極強,無論切塊、拉條、開片、切絲都得心應手,隨意成形,不碎不爛;四是味道鮮美,就是距劍門30公里的劍閣縣城裡做的豆腐也比不上。據悉,縣城和其它地方將到門製作、烹調豆腐的好手請去,但做出來的豆腐無論顏色和味道都相差很大。其原因有三:一是劍門的大豆種在劍門山區的石沙地里,土質乾燥,透風良好,產出的大豆蛋白、脂肪含量高;二是製作劍門豆腐的水,是來自劍門七十二峰的泉水,有豐富的礦泉質成份,所以豆腐特別好吃;三是製作方法精細考究,技藝獨特。

劍門豆腐很講究烹調方法,有炒、炸、焰、燒、蒸、煎、燉和涼拌等80多個品種,近年來隨着劍門三國文化的開發,又製作了燈籠豆腐、懷胎豆腐、草船偷箭、水淹七軍、八陣圖等十多個新品種。劍門場僅千餘人口,但經營豆腐的店家就有130多個。人們一進入這個古老的場鎮,就仿佛到了「豆腐之鄉,只見店內桌上擺着豆腐,鍋里烹着豆腐,籠里蒸着豆腐,旅遊劍門的中外遊客和川陝公路上來往的行人進餐也無不在吃着豆腐。

劍門豆腐不僅質優味鮮,而且物美價廉,豆腐店經常承包豆腐席,每桌三、四十元不等,按質論價。一、二人進餐時,隨點一兩份,只需幾元錢就可飽食一頓。總之,當你遊覽劍門雄關之後,再細細品嘗一下劍門豆腐,真是難得的享受。

劍門綠茶

劍門綠茶,歷史有名,《蜀中名勝記》有載:「有梁山寺,產茶,亦為蜀中奇品」。其實,早在唐代,劍門的綠茶已成貢品,宋代詩人陸放翁「細雨騎驢入劍門」時,曾在把盞品茗之後也即興盛讚劍門玉綠,就是當年的中國工農紅軍攻克劍門關後,幾位指揮戰鬥的將軍們也稱「雄關有茶香中華」。

劍門山海拔千餘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質肥沃,適宜茶葉生長。建國以來,劍門山區擁有茶葉基地十餘個,面積萬餘畝,尤以位於劍門關七十二峰之顛仙峰觀的劍門關茶場盛名。劍門關茶遠銷全國各地,其中「劍門玉綠」獲中國西部農博會名優產品稱號,「劍門翠雲玉芽」榮獲第五界「中杯茶」一等獎。從而,劍門綠茶盛名遠播,信受茗君們的格外青睞。

劍門手杖

劍門手杖簡稱劍杖,古稱孔明杖。劍閣手杖以劍門山區灌叢中的硬雜木和藤條為原材料,經民間手杖藝人根據藤條、雜木的自然造型加工而成,因為劍閣手杖材料質地細膩、堅韌、斑紋別致、造型自然奇特、極具地方特色,在民國年間已成為名特產品,有「劍閣的拐棍(杖),保寧(閬中)的醋」之說。解放後,手杖生產已成規模。曾多次參加國內國外展覽,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1]

劍閣視頻


參考來源

  1. 劍閣建置沿革, 劍閣縣人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