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拔弩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劍拔弩張 |
劍拔弩張,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iàn bá nǔ zhāng,形容書法筆力遒勁。也比喻對方擺開了陣勢,形勢緊張,一觸即發。出自《古今書評》。[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劍拔弩張
拼音 jiàn bá nǔ zhāng
反義詞 銷兵洗甲
出處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
注音 ㄐㄧㄢˋ ㄅㄚˊ ㄋㄨˇ ㄓㄤ
釋義 形容書法筆力遒勁;也比喻對方擺開了陣勢,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釋義
原形容書法筆力遒勁。後多形容氣勢逼人,或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出處
《漢書·王莽傳下》:"省中相驚傳,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張弩。"
例句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韋誕書法如龍威虎震,劍拔弩張。"
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二:"[袁昂《書評》:]梁鵠書,如龍威虎震,劍拔弩張。"
明 宋濂 《跋重刻吉日癸巳碑》:"筆力雄峭,有劍拔弩張之勢。"
清 楊懋建 《京塵雜錄·丁年玉筍志》:"偶然把筆,學畫蘭蕙,風枝雨葉,縱橫離披,亦殊有劍拔弩張之態。"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一:" 稼軒 詞着力太重處,如《破陣子》《水龍吟》等作,不免劍拔弩張……信筆寫去,格調自蒼勁,意味自深厚,不必劍拔弩張,洞穿已過七札,斯為絕技。"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你們劍拔弩張,汗流浹背,到底做成了些什麼呢。"
老舍 《四世同堂》四:"他還很自然,不露出劍拔弩張的樣子。"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法國兵艦在閩江口出入頻繁,而交涉方面劍撥弩張,看樣子福州船局必難倖免法國兵艦的炮火。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雙方衝突, 多用於緊張的個人或團體國家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