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斯·邁特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邁特納 | |
---|---|
出生 | 1878 年 11 月7日-1968年10月27日 |
國籍 | 奧地利裔 |
職業 | 奧地利裔瑞典物理學家 |
簡介
邁特納(1878~1968)
Meitner,Lise
1926年柏林大學聘她為特邀教授。1960年退休到英國。邁特納的主要貢獻大多是同哈恩合作完成的:發現了鏷並予命名,研究了核同質異能現象和β衰變。1938年,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發現鈾經中子轟擊後出現鋇,邁特納和她的外甥O.R.弗里施於1939年提出核裂變概念,以解釋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的實驗結果。核裂變和隨後裂變鏈式反應的發現,為核能的應用開闢了道路。
邁特納(Lise Meitner)
生平
在近代科技史上,核物理學家邁特納是一個值得一書的女性。原子核裂變現象一般認為是德國科學家哈恩和斯特勞斯曼(Otto Hahn and Fritz Strassmann)發現的,其實她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邁特勒與哈恩的關係很密切,他們同時在柏林威廉大帝研究所工作。後來由於害怕希特勒的迫害,邁特勒逃出德國去瑞典。哈恩當時正在做中子轟擊鈾的試驗,得出許多β放射性核素。哈恩是一個放射化學家,他仔細分析這些產物,發現化學上就是鋇,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實驗結果,因而寫信給邁特勒請求幫助。而邁特勒一看到出現鋇的試驗結果馬上想到:會不會是鈾破裂了。邁特勒和她的侄兒--核物理學家奧托·羅伯特·弗里施(在哥本哈根工作)在瑞典的一個小村莊度假,立即被這一重大發現所吸引.他們想到了玻爾的液滴模型,第一次畫出了重核分裂的示意圖,搞明白了像鈾這樣的重核是不穩定的,它的巨大靜電排斥力使它可能分裂為兩半。還利用愛因斯坦公式第一次估計出裂變放能為 200 MEV。隨後弗里施用電離室驗證了裂變,而且還向玻爾說明自己的想法。據說玻爾還沒有聽完就大叫:"我們過去都是一群笨蛋,肯定就是這樣"。以後玻爾正式寫信給"自然"雜誌:"這個成就應歸功於邁特勒和弗里施"。弗里施後來在英國繼續研究原子彈,提出濃縮U-235的方法。但是,發現核裂變的諾貝爾獎給予了哈恩,其實他並不理解發現了什麼。而邁特納和弗里施一開始就洞察到本質,而且正確地預言了裂變的細節,包括放出的核能大小。可惜他們一直不被科學史承認,無怪在幾十年後會有人出來鳴不平。
成就
1996年 Sacramento City College 的教師 Ruth Lewin Sime寫了一本書:" Lise Meitner: A Life in Phys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書中 Sime 描述了邁特納不尋常的一生,以及她對物理學的重要貢獻,指出在科學史上她卻被忽視了,因為她是女人。當時邁特勒在物理學界是很出名的,愛因斯坦稱她為"德國的居理夫人",而實際上她比居理夫人還有名望。Sime 在書中稱她為"原子彈之母"。當然在科學家中她沒有完全消失,現在柏林還有一個以她命名的研究所"哈恩-邁特納研究所"。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