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初熟的果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初熟的果子,外文名:First Fruits,基督教聖經術語。

基督教[1]一般認為,其基本教義都是出自於《聖經》。歷史上的教會以信經、信條、認信文等多種形式對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作出了很多精要的概括,也被今天研究教義學的學者視為教義的淵源。此外,歷代神學家企圖結合其時代的觀念闡釋和辨明基督教的信仰要理。很多神學家[2]的著作也是闡發基督教基本教義的寶貴資源。

簡介

希伯來人認為頭生的孩子、牲畜或農作物最早的收成,都是聖潔和屬於神的。初熟的果子是好收成的預兆,會先獻給神,表示感謝祂供應的大恩。

初熟果子的奉獻,所用的祭物可以是自然的收成,或是經過人工處理的,如麵團、餅、酒、橄欖油和羊毛。人要視長子或所養頭生的牲畜為屬神所有的。奉獻的人要把長子和不潔動物中頭生的,用銀子贖回;頭生的牛犢、綿羊和山羊,則作為祭物獻與神(民十八14-17)。

神指定所有初熟的果子要留給祭司。在舊約中,至少有3次提及「首先初熟之物」。這也許是指在初熟的收成中最先成熟的果子,或是指其中品質最好的果子。這些祭品特歸祭司所有,他們當中凡潔淨的都可以吃(民十八12、13)。其他有關初熟果子的記載,散見於出埃及記二十三章15-19節,三十四章22、26節;利未記二章14節,二十三章10-17節和合本作「初熟的莊稼」;民數記十五章20、21節(「初熟的麥子」),二十八章26-31節;申命記二十六章1-11節(「初熟的土產」)。

向神奉獻初熟果子的人要把所獻的物,帶到會幕(後期是聖殿;申二十六2),交給祭司。祭司取了奉獻後,要於七日的頭一天,在神面前伸開雙手,把祭物搖動。同日,奉獻初熟果子的人要獻給神一隻公羊羔,作為燔祭;又有混了橄欖油的細麵作為素祭;並酒作為奠祭。50天之後,奉獻者要再獻另一次素祭。每個家庭要獻上兩個餅給神作特別的禮物;這也是要與合宜的牲畜、素祭和奠祭同獻(利二十三9-22)。

在新約中,使徒保羅稱耶穌基督的復活,為信徒在主再來時復活的初熟之果(林前十五20、23)。住在所有信徒心中的聖靈(羅八9),也被稱為那將要成就的、全然救贖的初熟果子(八23)。「初熟的果子」一詞,有時也會用在一個地區最早歸主的人身上(羅十六5;林前十六15;和合本作「初結的果子」)。他們是那地將要得著的屬靈果子的先聲。

基督徒在一切受造之物中,也因分別為聖歸與神,而被稱為初熟的果子(雅一18)。同樣,在啟示錄里,有144,000人,被稱為是從人間買贖回來,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耶穌基督的(啟十四4)。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歷史,搜狐,2021-03-03
  2. 神學家是什麼意思?宗教中的科學家?,第一星座網,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