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創造奇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創造奇功》外文名:The Spacious Firmaent,音樂類型:聖詩傳統詩歌。

聖詩[1]教會來說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信仰上,它反映出一個教會[2]的神學思想;在崇拜上,它預備敬拜的氣氛、引導敬拜的動機;在生活中,它也給主內的弟兄姊妹帶來許多的安慰、鼓勵、造就和祝福。

簡介

(來源:《聖詩史話》)

創造奇功 (The Spacious Firmaent)

這首詩歌是英國著名散文作家艾迪生(J. Addison)根據《詩篇》19:1-3而寫的。艾迪生出生於聖公會的牧師家庭,牛津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文學創作和民權黨運動。他是英國散文界最有影響的大師之一,是英國莫德林(Maydalen)學院的院士。他是輝格黨(Whig Party,自由黨的前身)黨員,反對王權和國教的專制,主張議會擁有最高權力。他擔任過政府重要官員,創辦過報刊雜誌,在文學和新聞界有重大的影響。

《創造奇功》首發於1712年8月23日的《旁觀者》。原來附在《信仰與虔誠》一文的最後。艾迪生寫道:「天地的形成是上帝存在的有力證據。這些證據是有理智的人不能不注意到的。但由於人事龐雜和匆忙,有意識的人竟沒有關注。」然後他引用了詩19:1-4說:「詩人具有明確的目的,為雄偉輝煌的詩作提供了美好的題材。」這首詩得到了文學界和宗教界的一致好評。

本詩曲調的根據奧地利作曲家海頓(F. J. Haydn)的清唱劇《創世記》14曲《諸天述說》的主題改編而成,無論從體裁,旋律和節奏方面都很適合艾迪生的詩。

海頓出生於普通工人的家庭,是十二個兄弟中的第二個。他自幼酷愛音樂,8歲就參加維也納聖司提反教堂的唱詩班,17歲因變聲而離開唱詩班,流落維也納街頭,但他始終沒有停止對於音樂的追求。1759年以後他有了正式的工作,生活逐漸安定,但依然很貧窮。他的音樂事業逐漸走向顛峰。

海頓後來成為音樂的大師,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一生共創作交響樂104部,弦樂四重奏84首(最後一首沒有完成),鋼琴、提琴、大提琴協奏曲51首,鋼琴奏鳴曲52首,歌劇18部,藝術歌曲47首。在宗教樂曲方面,他創作了清唱劇8部,其中最著名的是《創世記》,《四季》,《十架七言》和《十誡》。他還創作了12首《彌撒曲》,兩首《感恩贊》,三首《尊主頌》和一首《聖母哀悼曲》。

海頓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在65歲時聽到亨德爾的《彌賽亞》大受感動,就開始創作《創世記》。在《創世記》原稿的第一頁上,他寫着「奉上帝的名。」在最後一頁上,他又寫上「願榮耀歸與上主!」他說:「我在寫《創世記》時,從來沒有如此虔誠的敬拜上帝。我每天都跪下禱告,求上帝賜給我力量寫好這部作品。

海頓的宗教音樂充滿着喜樂。他說:「我不得不這樣。我是按照我的感受而寫的。當我想到我的上帝時,心中就充滿了喜樂,以致音符就從我的筆尖跳躍出來。上帝既然賜給我一顆快樂的心,我就用愉快的精神去侍奉祂,所以我的音樂都是快樂的。1808年,海頓最後一次聆聽了《創世記》的演唱。1809年普法戰爭爆發。5月31日海頓去世。

參考文獻

  1. 關於聖詩的一點思考,新浪博客,2010-01-06
  2. 從教會本質看教會生活,基督教華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