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

中文名稱: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

外文名稱:

所屬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

產生: 1966年到1971旗底為淺藍色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2006年2月18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藍色旗面,左側有豎排的6顆黃色小五角星,中央為一顆黃色大五角星。[1]

國旗簡介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旗面為天藍色,在極左邊垂直分布六顆黃色五角星,中間有一顆較大的黃色五角星六顆星代表剛果民主共和國1960年獨立時最初的六個省剛果民主共和國以前曾是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國",1960年2月獲得獨立,與鄰國同稱剛果共和國,在兩國名稱後括注首都名稱以作區別,該國名為剛果共和國(利奧波德維爾),但未達到政治上的穩定。1964年8月1日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占首都金沙薩,宣布就任總統,並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2006年2月18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啟用新憲法,同時更換國旗。新國旗採用該國1966-1971年間國旗的樣式,但將底色由深藍色改為天藍色。[2]

國旗歷史

1877-1960

剛果政局動盪不安,國旗與政權皆變更數次。1877至1960年為比利時統治時期,稱比屬剛果,旗幟為深藍色底中央一顆黃星。

1960-1963

1960年6月30日獨立,國號為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金沙薩)",國旗是將比屬時期旗幟的藍色底改為淺藍色,再於旗杆側加上六顆小星,象徵當時的六個省份。

1963-1966

1963年7月1日,國旗改為黃紅斜條加黃星的形式。

1966-1971

1966年又稍作修改。

1971-1997

1964年,剛果(金)發生政變,蒙博托取得政權。1966年7月1日,"剛果共和國"(金沙薩)改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蒙博托因國"剛果"這個名字是比利時殖民時代所取的,國旗也是仿當時的,於是在1971年宣布非洲化政策,10月27日以剛果河的古名"扎伊爾"將國號改為"扎伊爾共和國",11月21日更換國旗,使用非洲色彩,內容為綠底黃圓與革命的火炬。

1997-2003

1997年5月17日,蒙博托被推翻,反抗軍領袖卡比拉奪得政權,復國號為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改用1960至1963年樣式,但將淺藍色底改為深藍。

2003-2006

1998年剛果再發生內戰,至2002年底停火。2003年5月,國旗恢復為1960年的淺藍色樣式。[3]

國旗歷史

國徽

國徽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徽啟用於2006年2月18日,飾帶以法語書寫國家格言「正義、和平、勞動」。正中是一隻獵豹的腦袋,代表總統的權威;兩旁是一根象牙,代表該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一隻梭標代表公共機構用以保護國家利益和共和國價值觀的武器;下面是一個石質基座,代表堅實的民族團結。

剛果民主共和國簡介

剛果民主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舊稱為扎伊爾(法語:Zaïre),首都為金沙薩

該國陸地面積約234.5萬平方公里,是非洲第二大和世界第十一大的國家。人口超過7100萬,人口數量世界排名第十九、非洲排名第四的國家,以及正式法語人口最多的國家。

民主剛果原為比利時殖民地,當時稱比屬剛果。1960年2月獨立。與鄰國同稱剛果共和國,在兩國名稱後括注首都名稱以作區別。1964年8月1日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占首都金沙薩,宣布就任總統,並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

2019年1月10日,剛果(金)選舉委員會稱,反對派總統候選人菲利克斯·齊塞克迪贏得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選舉,在1月18日宣誓就職。[4]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中非寶石"和"地質奇蹟"之稱。全國蘊藏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其中銅、鈷、鋅、錳、錫、鉭、鍺、鎢、鎘、鎳、鉻等金屬和工業鑽石儲量很可觀。

人民生活

剛獨立之初,基本上繼承了殖民時期的醫療保障制度,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所占比重較大。70年代,前扎政府推行醫療體制改革。1974年,醫療補貼制的試行開非洲之先河。建立中央、省及農村三級醫療體系,分設306個衛生區,由衛生部、省巡視廳分別負責管理。每個衛生區設有10至20個衛生站,保障10萬至15萬人的醫療。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資金和人力不足,衛生區瀕臨癱瘓,民眾的衛生狀況急劇惡化,各種疾病肆虐,死亡率明顯上升。據統計,嬰兒死亡率從1995年的14.1/100增至2001年的17/100(非洲平均8%)。45%的人營養不良,每年約50萬人死於瘧疾。15-49歲的人群中,14%的人攜帶艾滋病毒(2001年),僅1/17000的人口能享受到醫療保障,人均預期壽命為45歲。主要傳染性疾病有瘧疾、艾滋病、麻風、肺結核、霍亂、昏睡病、傷寒、埃博拉、血吸蟲等。

同中國的關係

1960年6月30日,剛果共和國獨立,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外長分别致電盧蒙巴政府表示祝賀和承認。10月,剛卡薩武布政府與台灣當局「建交」。1961年2月19日,中國承認基贊加政府為剛唯一合法政府。2月20日,兩國建交。同年9月18日,由於基贊加投奔阿杜拉,而阿杜拉政權同台灣有所謂的「外交關係」,故中國決定撤回使館,中剛關係暫時中止。1964年,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再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72年11月24日,中扎兩國實現關係正常化。

1997年5月,洛朗-德西雷·卡比拉總統上台後,恢復「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名。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係繼續鞏固和發展。

中國向剛果(金)提供過一些經濟援助。承擔了人民宮、體育場、製糖聯合企業、手工農具廠、稻穀技術推廣站、貿易中心和金沙薩郵件分揀中心、金沙薩綜合醫院、布卡武機場路翻修等成套項目。

兩國自1982年起開展互利合作。1997年,雙方簽訂了《相互保護和鼓勵投資協定》。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剛投資興業,投資領域包括電訊、礦業、木材加工等,主要有中興通訊公司與剛方合資設立的剛中電信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集團在剛設立的剛果礦業公司等。

1973年和1988年兩國簽訂兩項貿易協定,規定雙方貿易以現匯支付,並互相給予最惠國待遇。2012年,雙邊貿易額為43.55億美元,同比增長9.2%,其中中方出口8.37億美元,同比增長1.3%,中方進口35.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3%。中方主要出口機電產品、紡織品、醫藥和服裝等,進口銅鈷產品、原木、鋸材等。

2012年9月,中剛就中方給予剛95%輸華產品零關稅待遇事簽署換文。根據該換文規定,中國政府將於2013年內將剛果(金)享受這一待遇的輸華產品範圍擴大至95%

兩國1980年3月簽訂文化協定。因剛內戰,雙邊文化交流與合作一度中止。2004年4月至5月,剛國家藝術學院音樂家小組一行12人來華參加「相約北京-非洲主賓洲」演出活動。2005年,剛國家歌舞團的兩位歌唱家來華參加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文藝晚會演出和「非洲之夜」非洲五國藝術家訪華演出。

1973年至2011年,我共接收剛獎學金學生458名,2011學年剛在華獎學金生160名。

1973年我開始向剛派遣醫療隊。1997年因剛局勢不穩,我醫療隊撤回。2006年我決定復派醫療隊。迄今,我共向剛派出15批醫療隊計422人次,現有18名醫療隊員在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