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銘傳舊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銘傳舊居,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始建於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為清代淮軍將領莊園之一。劉銘傳舊居為現存唯一的劉銘傳舊居地。光緒十七年(1891年),劉銘傳因病離任台灣巡撫,返鄉後居住於此地。後經由國家文物局和肥西縣共同出資進行修繕。並在2006年被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位於安徽省肥西縣城西37公里紫蓬山 大潛山北麓井王店北劉老圩好。劉銘傳(1836一1896),清末淮軍將領,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就任台灣省首任巡撫,積極加強防務,整頓吏治,開發經濟,創辦新學。光緒十七年(1891年)因病離任。現存於其故里的劉銘傳舊居占地約7萬平方米,四周有兩道防禦壕溝,溝內的水是 大潛山引來的金河水[1]。舊居四周用石頭砌成的圍牆上建有碉堡五座。原故居內有房屋百餘間,建築兼具南、北方民居的特點,又吸取了西洋建築優點。舊居建築反映了江淮之間獨特的圩堡文化,是淮軍將領故里圩堡群的突出代表,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觀光價值。

歷史

劉銘傳舊居,俗稱劉老圩,位於肥西縣大潛山西北麓約2公里處,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是劉銘傳在北方剿捻後興建的淮軍將領莊園之一。


劉銘傳舊居平面呈南北長東西略短的矩形狀,金河環繞而過,三面環山,占地百餘畝。圩內南部為生活居住區,北部水堰中有大小兩座小島,圩四周有條寬約10—15米的護圩壕溝。外濠內東南東北各有一座大吊橋,兩吊橋處均有兩層門樓各7間;進門樓後是內濠,又有三座吊橋、三座門樓。濠內側砌有石圍牆,圍牆轉角處築有碉樓,有房屋建築約300間。

建築正大廳為三進,每進13間,頭進與二進天井院內是迴廊包廂,第三進為兩層堂樓;正廳面對連接外濠的月牙塘,月牙塘為兩角尖內弦為長方形的荷花池,池中有長方形花圃,四周雕刻石欄杆,兩邊有石橋相連。正廳西南角是西洋樓,三間兩層,為藏書樓。正廳北面為鋼叉樓,五間兩層,此樓有「壓邪鎮圩」之意。鋼叉樓後建有「盤亭」,亭內原存放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虢季子白盤。建築均為排山排柱,雕樑畫棟。1950年部隊進駐劉老圩後,對圩內大部分建築進行了改建或新建,原有建築僅存三幢(17間),改造後舊房三幢(12間),自然環境依舊。

劉銘傳,字省三,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1836年9月7日)生。同治元年(1862年)李鴻章募准軍,劉銘傳率練勇至上海,號「銘字營」,與太平軍作戰,屢戰升為副將。

清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清廷急召劉銘傳進京,遂赴台抗法。在劉銘傳領導下,歷經10個月,取得了抗法保台戰鬥的勝利。光緒十一年(1885年)台灣建省,劉銘傳出任第一任台灣巡撫。他在台灣推行「辦防、清賦、撫番」幾項「急務」,實現全台政令的統一。劉銘傳在台期間,為台灣的開發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台灣近代化奠定了基礎,被稱為「台灣近代之父」[2]

劉老圩是劉銘傳現存的唯一舊居,規模龐大,建築整體以清末官宦鄉間莊園風格為主,集防禦、生活、休閒為一體,充分體現了這一時期的莊園建築風格,在江淮地區極具代表性。劉銘傳在光緒十七年(1891年)因病從台灣離任後,返回故鄉休養就住在這裡。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劉銘傳舊居 相關視頻

劉銘傳故居
劉銘傳故居預告

參考文獻

  1.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銘傳舊居,新浪博客 , 2017-8-11
  2. 劉銘傳現存唯一舊居, 華夏經緯網  ,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