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燕華 |
劉燕華,男,漢族,河北邯鄲人,中共黨員,1950年4月18日出生於北京市。197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81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專業,獲碩士學位,1991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專業,獲博士學位。精通英文,熟悉法文。
曾任科技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2]。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資源環境方面的科研、管理以及國際科技合作。2009年11月被聘任為國務院參事[3]。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北京市
出生日期----1950年4月18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科技部副部長
畢業院校----中國科技大學
人物簡介
劉燕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4],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中醫藥學部主任、可持續發展學部副主任,地理學家,國家氣候變化與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參事,創新方法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科技部原副部長 。
人物生平
1977年北京市農科院土肥所工作,1981年進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並歷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5年9月-1997年5月任地理所所長。國家科委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正司級),科學技術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司長。
2001年11月起,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009年11月受聘為國務院參事。
2010年國務院任免工作人員中,免去劉燕華科技部副部長職務。不再擔任科技部副部長。
現任國務院參事、《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主編。
社會兼職
國內:中國科協第五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長(2015年1月在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卸任) ,中國減災委專家組顧問。
國際:國際山地開發中心國家協調員,IGBP和HDP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核心規劃委員會委員,UNDP和UNEP減災與遙感/GIS項目顧問。
人物著作
著、編專著7部,在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
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土地、脆弱生態、資源環境的研究,參加青藏高原、橫斷山區考察。
招生專業:自然地理學
招生方向:環境整治
社會活動
2007年10月20日 :在中英碳捕集與碳封存實現燃煤發電近零排放項目啟動會上的開幕辭。
2007年07月17日:在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的致辭。
2007年6月29日:弘揚王大珩院士儀器科學思想 大力推動創新方法工作--在王大珩院士學術思想座談會上的講話。
2008年3月28日:在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動員暨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
2008年4月25日:在"氣候變化與科技創新國際論壇"閉幕式上的總結髮言。2008年04月17日:再接再厲,將科技保險工作推向新的階段--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在科技保險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08年3月31日:在全國水利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
2008年01月22日 :把推進地方平台建設擺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會見來訪的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州長裴鐸麗女士
2009年11月13日:中國將規劃大中藥產業發展戰略。
2009年10月23日,劉燕華赴深圳出席創業板開板儀式並致辭。
2009年10月13日,出席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工作匯報會2009年10月22日,科技部劉燕華副部長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州長裴鐸麗女士。
2009年10月6日至9日,科學技術部劉燕華副部長率團訪問香港並出席了第二屆全球氣候變化會議(ICCC 2009)。劉燕華在7日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加強合作,切實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主題演講,在9日"國家行動"全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與成就"的主題演講。
2009年9月25日,"中國科技資源共享網"開通,劉燕華主持開通儀式。
視頻
中國建材全國裝配建造教育在線」參事專場「——國務院參事劉燕華 2020年6月28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劉燕華:堅持創新發展 實現轉型升級 ,黨政機關網, 2016-03-07
- ↑ 劉燕華 特聘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 2020-06-24
- ↑ 劉燕華簡歷_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受邀參會演講 ,活動家, 2021-05-23
- ↑ 院士介紹 劉燕華 ,國際歐亞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