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志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志彪
南京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出生 1959年7月
江蘇丹陽
國籍 中國
母校 廈門大學
職業 經濟學家

劉志彪,男,1959年7月生,江蘇丹陽人,碩士,現為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經濟學部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長三角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家高端培育智庫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2]

曾任南京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院院長,江蘇省社科院院長等職,2014年出任南京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2015年1月不再擔任南京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兼任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經濟學部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 其他兼職有中國生產力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經濟學會、江蘇省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和江蘇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學報編委、南京市政府諮詢委員等,是國內數家大型企業的高級顧問和獨立董事。曾赴美國做高級訪問學者,赴英國、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地講課。

劉志彪教授於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是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4年)[4] 。中共江蘇省第十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82年6月,畢業於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系

1984年12月,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4年12月—2010年10月,南京大學教師、經濟學院院長

2010年10月,江蘇省社科院院長、黨委書記

2014年4月,南京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負責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發展規劃工作;分管校長辦公室、學科建設辦公室、發展規劃處等部門;聯繫國際經貿學院。

2015年1月,不再擔任南京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2015年3月,免去劉志彪南京財經大學校長職務;

現任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產業經濟學、長三角區域經濟、中國經濟發展。迄今已出版專著、合著20多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100多篇,其中在國內一流學術刊物如《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等發表近30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論著曾數十次獲得省部級政府優秀成果獎勵,其中4次獲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3次獲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等獎1次),2次獲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其中優秀著作二等獎1次)。所參與的教學研究成果,也5次獲江蘇省、教育部的一、二等獎獎勵。曾主持過數十項國際合作和國家級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

獲獎記錄

「首批」榮譽

在20多年的教學科研生涯中,劉志彪教授曾獲得過如下幾個重要的「首批」榮譽:

1、1992年南京大學首批跨世紀中青年學術骨幹[5]

2、1997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首批入選者及其基金獲得者(人文社會科學類);

3、2004年國家人事部等7部委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4、江蘇省首席中青年科學家(2007)。

其他主要榮譽:

劉志彪 姜寧 鄭江淮等, 2009年,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 國家教育部

劉志彪, 2007, 江蘇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 江蘇省人民政府

劉志彪、鄭江淮、姜寧等, 2007, 江蘇省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一等獎, 江蘇省人民政府

劉志彪 吳福象, 2006, 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論文三等獎, 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勵金委員會

汪德華 劉志彪, 2005, 2005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inance Best paper Award, Tsinghua University,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MIT

沈坤榮 安同良 范從來 劉志彪 洪銀興, 2005, 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江蘇省教育廳

劉志彪
劉志彪

劉志彪, 2005,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江蘇省人民政府

劉志彪, 2004,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江蘇省人民政府

劉志彪, 2004, 國家人事部等7部委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國家人事部等七部委

劉志彪, 2003, 《現代產業經濟學》入選獲國務院學位辦2002~2003年度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 教育部

劉志彪, 1998, 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 教育部

劉志彪, 1997, 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首批入選者及其基金獲得者(人文社會科學類), 教育部

劉志彪, 1997,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 江蘇省人民政府

劉志彪, 1994,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江蘇省人民政府

洪銀興 劉志彪 王國剛 范從來, 1993, 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 江蘇省教育廳

劉志彪, 1992, 國務院特殊津貼, 國務院

學術成果

重要著作

李善同、劉志彪、李金華、原毅軍主編, 2011.6, 「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關鍵問題政策, 科學出版社「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自 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系列叢書。

劉志彪等, 2010年3月, 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志彪 鄭江淮等等, 2010年1月, 和諧與衝突:長三角經濟發展經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志彪、安同良等, 2009年6月, 《現代產業經濟分析》(第三版), 南京大學出版社

劉志彪, 2009年5月, 現代產業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劉志彪、張杰等, 2009年12月, 全球化中中國東部外向型經濟發展:理論分析和戰略調整,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王立平、劉志彪、鄭江淮等, 2009年12月, 基於蘇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人才戰略研究, 經濟科學出版社

劉志彪、江靜等, 2009, 長三角製造業向產業鏈高端攀升的機制和路徑, 經濟科學出版社

劉志彪 鄭江淮等, 2008, 服務業驅動長三角,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志彪 鄭江淮等著, 2007年, 長三角經濟增長新引擎,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羅志軍 洪銀興 許慧玲 劉志彪, 2007, 基於科教資源優勢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 經濟科學出版社

劉志彪 多和田真, 2007, 中國長三角與日本東海地區的產業經濟發展,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劉志彪 姜寧 鄭江淮 , 2006, 長三角托起的中國製造,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江蘇省哲學社會社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

劉志彪等, 2004, 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業績研究,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洪銀興 劉志彪, 2003, 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模式與機制,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獲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劉志彪等, 2003, 經濟結構優化論, 人民出版社

洪銀興、劉志彪、范從來, 2002, 中國經濟運行與發展, 經濟科學出版社

劉志彪 安同良 王國生, 2001, 現代產業經濟分析, 南京大學出版社

劉志彪、姜寧、鄔士忠, 1996, 現代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江蘇人民出版社

劉志彪等, 1996, 產權、市場與發展:鄉鎮企業制度的經濟分析, 江蘇人民出版社

劉志彪, 1996, 產業經濟學,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劉志彪
全國政協委員 劉志彪

劉志彪, 1994,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 南京大學出版社

劉志彪, 1992,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計劃論, 人民出版社1994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劉志彪 王國剛, 1990, 產業經濟管理學, 江蘇人民出版社

王國剛 劉志彪, 1990, 經濟政策學概論, 南京大學出版社

周振華 劉志彪等, 1988, 社會主義市場的系統分析, 南京大學出版社

學術論文

1、吳福象、劉志彪:2009年,中國貿易量增長之謎的微觀經濟分析:1978—2007,《中國社會科學》 第1期 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第2期、報刊複印資料《國際貿易研究》2009年第5期轉載。

2、劉志彪、吳福象:2006,貿易一體化與生產非一體化:基於經濟全球化兩個重要假說的實證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 80-92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外貿經濟、國際貿易》2006年第9期全文轉載 3-14;人大複印資料報刊資料《外貿經濟、國際貿易》索引。

3、劉志彪:1994,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筆談,《中國社會科學》1994第2期。

4、劉志彪:1995, 以產業原則規範市場和完善宏觀管理,《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

5、劉志彪、張杰:2009,我國本土製造業企業出口決定因素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09年08期。

6、巫強、劉志彪:2009,中國沿海地區出口奇蹟的發生機制分析,《經濟研究》 2009年06期。

7、吳福象、劉志彪:2008,城市化群落驅動經濟增長的機制研究——來自長三角16個城市的經驗證據,《經濟研究》2008年第11期。

8、劉志彪、陳柳:2006,論創業型雇員的進入行為與競爭政策,《經濟研究》2006年第1期。

9、劉志彪、姜付秀:2003, 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強度, 《經濟研究》2003年第7期。

10、劉志彪、王國生:2000,論買方市場壟斷,《經濟研究》2000年第10期。

11、劉志彪 魯明泓:1992,部門內貿易:動因、形成與中國現狀,《經濟研究》1992年第4期。

12、周振華、劉志彪:1986,當前企業行為的動態分析,《經濟研究》1986第10期。

13、張杰、李勇、劉志彪:2009,出口促進中國企業生產率提高麼?,《管理世界》2009年12期。

14、張杰、李勇、劉志彪:2008,出口與中國本土企業生產率,《管理世界》第11期。

15、陳愛貞、劉志彪、吳福象:2008,下遊動態技術引進對裝備製造業升級的市場約束——基於我國紡織縫製裝備製造業的實證研究,《管理世界》第2期。

16、張杰、劉志彪、鄭江淮:2007,中國製造業企業創新活動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6期。 巫強、劉志彪:2007, 進口國質量管制條件下的出口國企業創新與產業升級,《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

17、姜付秀、劉志彪、陸正飛:2005,行業特徵、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18、劉志彪、姜付秀:2003,基於無形資源的競爭優勢,《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19、張杰、劉志彪、張少軍:2008,制度扭曲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出口擴張,《世界經濟》第10期。

20、姜付秀、張敏、劉志彪:2008, 併購還是自行投資:中國上市公司擴張方式選擇研究,《世界經濟》第8期。

21、江靜、劉志彪、於明超:2007,生產者服務業發展與製造業效率提升,《世界經濟》2007年第8期。

22、姜付秀、劉志彪、李焰:2008,不同行業內公司之間資本結構差異研究——以中國上市公司為例,《金融研究》第5期。

23、張杰、劉志彪、季新野:2008,轉型背景下中國本土企業的出口與創新——基於江蘇地區製造業企業的實證研究,《財貿經濟》第6期。

24、陳愛貞、劉志彪:2008,FDI制約本土設備企業自主創新的分析——基於產業鏈與價值鏈雙重視角,《財貿經濟》第1期。

25、張少軍、劉志彪:2009,全球價值鏈模式的產業轉移——動力、影響與對中國產業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的啟示,《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11期。

26、張杰、劉志彪、鄭江淮:2007,產業鏈定位、分工與集聚如何影響企業創新,《中國工業經濟》2007年第7期。

27、劉志彪、張杰:2007,全球代工體系下發展中國家俘獲型網絡的形成、突破與對策,《中國工業經濟》2007年第5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7年第5期轉載。

劉志彪
劉志彪

28、黃德春、劉志彪:2006,環境規制與企業自主創新?基于波特假設的企業競爭優勢構建,《中國工業經濟》2006年第3期。

29、於明超、劉志彪 江靜:2006,外來資本主導代工生產模式下當地企業升級困境與突破,《中國工業經濟》2006年第11期。

30、劉志彪:2006,《企業社會資本與戰略管理》評介,《中國工業經濟》2006年第11期。

31、劉志彪 吳福象:2005,全球化經濟中的生產非一體化,《中國工業經濟》2005年第7期。

32、張杰 劉志彪:2007年,《金融結構對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影響研究評述》,《經濟學動態》第4期。

33、ZHANG Jie、LIU Zhibiao、ZHENG Jianghuai, 2009,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evidence form Jiangsu province,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ume3.Number1.March2009.

34、LIU Zhibiao, 2009, Service outsourcing:A new way to shrink regional gaps, China Economist No.23 November-December 2009.

35、Zhibiao Liu and Mingchao Yu,2008, Contribu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to productivity in manufacturing: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R. China, Int. J. Service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 1,No. 2

36、Zhibiao Liu Fuxiang Wu Makoto Tawada, 2007, Dispers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Input-Output Tables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 Studies in Regional Science Vol.37,No.2,2007.

37、Dechun Huang Zhibiao Liu Andrew F. Thompson and Jie Chen, 2007, DOMESTIC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COST AND STRATEGIC CHOI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 (2007) 8(2): 49-67 (2007) 8(2): 49-67.

38、Jiang jing Liu Zhibiao, 2007, Bussiness Cost Tncreases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Economist No.7,2007 1673-8837.

39、Liu Zhibiao, 2006, Competitive Advantage:An Analy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Entrepreneurship,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06):2 1673-3444 .

40、Liu Zhibiao,1998,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in Suzhou, Wuxi and Ch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Business Review,Jan.1998.

41、Liu Zhibiao,1986,Impact of Investment, depreciation on joint venture taxes,JPRS-CEA-86-038(USA) April,1986.

42、劉志彪:2007,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將付全球性代價,《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6月7日。

43、劉志彪:2007,奧運有利於打響「中國服務」品牌,《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7年5月22日。

44、劉志彪:2006,中國製造何時不再貼牌生產?,《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6年11月3日。

45、劉志彪:2005,現代服務業的特性和決定因素,《人民日報》2005年12月09日第15版。

46、劉志彪、鄭江淮:2007, 經濟轉型與經濟學教育模式變革,《光明日報》2007-09-04。

47、劉志彪:2006, 重新審視沿海地區的國際代工模式,《光明日報》理論周刊2006年5月23日。

48、劉志彪:2005, 創業型職員的市場進入與競爭的新特點,《光明日報》2005年8月16日。

49、劉志彪:2005,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製造業升級的路徑與品牌戰略,《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第5期;《光明日報》2005年5月24日理論版摘登;人大複印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5年第8期複印。

50、劉志彪:2005,區域產業集群發展的動力機制,《宏觀經濟觀察》2005年第7期。

51、劉志彪、吳福象:2009,新中國60年江蘇工業發展的基本軌跡和基本經驗,《南京社會科學》2009年12期。

52、侯贇慧、劉志彪:2009,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社會網絡分析,《中國軟科學》2009年12期。

53、陳柳、於明超、劉志彪:2009,長三角的區域文化融合與經濟一體化,《中國軟科學》2009年11期。

54、江靜、劉志彪,2009,生產性服務發展與製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升級——以長三角地區為例,《南方經濟》2009年11期。

55、江靜、劉志彪:2009,政府公共職能缺失視角下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探析,《經濟學家》2009年09期。

56、劉志彪、張杰:2009,從融入全球價值鏈到構建國家價值鏈:中國產業升級的戰略思考,《學術月刊》2009年09期。

57、劉志彪、張少軍:2009,總部經濟、產業升級和區域協調——基於全球價值鏈的分析,《南京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58、劉志彪、於明超:2009,從GVC走向NVC:長三角一體化與產業升級,《學海》2009年05期。

59、劉志彪:2009,全球化時代發展經驗的系統思考與創新——評高波新著《發展經濟學:要素、路徑與戰略》,《南京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60、周彩霞、劉志彪:2009,基於官民關係視角的環境要素供求分析,《科學經濟社會》2009年03期。

劉志彪
劉志彪

61、張杰、張少軍、劉志彪:2009,外包、創新與工資不平等,《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02期。

62、張杰、劉志彪:2009,全球化背景下國家價值鏈的構建與中國企業升級,經濟管理 2009年02期。

63、劉志彪:2009,國際外包視角下我國產業升級問題的思考,《中國經濟問題》2009年01期。

64、陳柳、劉志彪:2009,轉型期核心員工的離職創業行為與家族制企業,《南開管理評論》2009年01期。

65、張杰、劉志彪:2009,制度與國際貿易關係研究述評,《商業經濟與管理》2009年01期。

66、江靜、劉志彪:2009,政府公共職能缺失視角下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新華文摘》2009年22期。

67、劉志彪:2008年5月2日,冷靜思考中國和平崛起面臨的複雜形勢,《中國教育報》 2008年5月2日第3版。

68、劉志彪:2008,生產着服務業及其集聚:攀升全球價值鏈的關鍵要素與實現機制,《中國經濟問題》第1期。

69、劉志彪、張曄:2008,蘇溫模式的未來命運,《中國經濟報告》第7期。

70、張杰、劉志彪:2008,收入分配機制對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中州學刊》第1期。

71、高煜、劉志彪:2008,「中國製造」信任危機:價值鏈視角的深度解析,《中國國情國力》第1期。

72、高峰、劉志彪:2008,產業協同集聚:長三角經驗及對京津唐產業發展戰略的啟示,《河北學刊》第1期。

73、張杰、劉志彪、鄭江淮:2008,出口戰略、代工行為與本土企業創新——來自江蘇地區製造業企業的經驗證據,《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1期。

74、張杰、劉志彪:2008,需求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基於收入分配視角,《經濟與管理研究》第2期。

75、高煜、劉志彪:2008,我國外資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中FDI升級的困境與突破,《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

76、劉志彪:2008,制度、技術與市場: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三維結構,《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

77、高煜、劉志彪:2008,改革30年我國產業發展演進的歷史回顧與前瞻,《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

78、劉志彪:2008,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方式的轉換——以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式轉型為例,《產業經濟研究》第4期。

79、劉志彪、張少軍:2008,中國地區差距及其糾偏:全球價值鏈和國內價值鏈的視角,《學術月刊》第5期。

80、張杰、劉志彪:2008,制度約束、全球價值鏈嵌入與我國地方產業集群升級,《當代財經》第9期。

81、陳柳、劉志彪:2008,人力資本型員工的創業行為與產業集聚生成機制,《產業經濟評論》第3期。

82、高煜、劉志彪:2008,產業承接背景下西部地區區域創新能力構建:問題、機理、對策,《天津行政學院學報》第5期。

83、張曄、劉志彪:2008,外資代工型增長模式——以中國蘇州為例,《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10期。

84、高煜、劉志彪:2008,我國產業結構演進特徵及現實問題:1978~2006,《改革》第1期。

85、高煜、劉志彪:2007,《東部地區國際代工模式的問題及超越》,《經濟管理》2007年第15期。

86、劉志彪:2007,《長三角外向型經濟發展出現「依附經濟」趨勢》,《中國經濟報告》第4期。

87、江靜、劉志彪:2007,《提升江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對策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第9期。

88、江靜、劉志彪:2007,全球化進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均與中國產業升級:基於商品價值鏈視角的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7期。

89、陳愛貞、劉志彪:2007,中國行政壟斷:利益主體的博弈與載體的泛化趨勢,《經濟評論》第6期。

90、劉志彪:2007,《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研究》評介,《江海學刊》第5期

91、劉志彪:2007,歐共體一體化對長三角的啟示,《今日浙江》第3期。

92、劉志彪:2007年,服務業外包與中國新經濟力量的戰略崛起,《南京大學學報》第4期。

93、劉志彪、吳福象:2007,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構建新型企業競爭戰略,《學習與實踐》第1期。

94、劉志彪:2007,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研究,《南京大學學報》第1期。

95、劉志彪:2007,服務業外包與中國新經濟力量的戰略崛起,《南京大學學報》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第5期轉載。

96、劉志彪:2007,全球價值鏈中長三角地區外向型經濟戰略的提升,《中國經濟問題》第1期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工業經濟》2007年第3期全文轉載。

97、江靜、劉志彪:2007,服務業外包:深度開放中的產業新選擇,《學海》2007年第5期。

98、劉志彪:2007,中國貿易量增長與本土產業的升級,學術月刊 2007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外貿經濟、國際貿易》2007年第6期全文轉載。

99、張杰、張少軍、劉志彪:2007,多維技術溢出效應、本土企業創新動力與產業升級的路徑選擇,《南開經濟研究》2007年第3期。

100、張杰、劉志彪:2007,套利行為、技術溢出介質與我國地方產業集群的升級困境與突破,《當代經濟科學》2007年第3期 《新華文摘》2007年第14期轉載。

劉志彪
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志彪

101、劉志彪、江靜:2007,以產業分析為基點 研究中國現實經濟問題,《學術月刊》2007年第2期。

102、劉志彪、張曄:2006,區域經濟國際化的模式比較與升級的方向,《河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

103、劉志彪:2006,基於製造業基礎的現代生產者服務業發展,《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104、劉志彪:2006,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模式與技術政策,《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2006年第3期。

105、劉志彪:2006,從代工到品牌創新戰略——長三角地區製造業的產業升級,《中國質量與品牌》2006年第3期。

106、劉志彪:2006,發展現代生產者服務業與調整優化製造業結構,《南京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6期轉載;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7年第1期全文轉載。

107、黃德春、劉志彪:2006,開放型產業集群形成中跨國公司的作用研究,《江海學刊》2006年第1期。

108、劉志彪:2006, 論現代生產者服務業發展的基本規律,《中國經濟問題》,2006年第1期 被《新華文摘》2006年的期全文轉摘。

109、周彩霞、劉志彪:2006,利益與風險偏好差異:上市公司委託理財行為及對策的經濟學分析,《當代經濟科學》2006年第2期。

110、陳柳、劉志彪:2006,本土創新能力、FDI技術外溢與經濟增長,《南開經濟研究》2006年第3期。

111、劉志彪:2006,經濟全球化中的城市功能變化與房地產業發展機遇,《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112、陳柳、劉志彪:2006,代工生產、自主品牌與內生激勵,《財經論叢》2006年第5期。

113、陳柳、劉志彪:2006,國外科技型員工創業行為研究綜述,《外國經濟與管理》2006年第6期。

114、江靜、劉志彪:2006,商務成本:長三角產業分布新格局的決定因素考察,《上海經濟研究》2006年第11期。

115、陳柳、劉志彪:2006,市場競爭、競爭階段與產業國際競爭力,《商業經濟與管理》2006年第11期。

116、姜付秀、劉志彪、陸正飛:2006,多元化經營、企業價值與收益波動研究,《財經問題研究》2006年第11期。

117、劉志彪:2005,長三角與珠三角大比拼 拼出新格局,《投資中國(台灣)》2005年大陸經濟趨勢報告。

118、劉志彪、高傳勝、吳福象:2005,南京工業二元結構與國際化突破戰略研究,《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9期。

119、劉志彪、張曄:2005,中國沿海地區外資加工貿易模式與本土產業升級:蘇州的案例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年第8期。

120、劉志彪:2005,生產者服務業與長三角製造業的集聚發展:理論、實證與潛力分析,《上海經濟研究》2005年第8期。

121、張曄、劉志彪:2005,產業趨同:地方官員行為的經濟學分析,《經濟學家》2005年第6期。

122、劉志彪:2005,中國沿海地區製造業發展:國際代工模式與創新,《南開經濟研究》2005年第5期。

123、高傳勝、劉志彪:2005,「林楊之爭」與後發國家經濟長期發展,《學海》2005年第5期。

124、劉志彪:2005,省際競爭、制度改進與江蘇民營經濟發展,《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125、劉志彪:2005,對開發沿海經濟帶的若干戰略剖析,《宏觀經濟觀察》2005年第3/4期。

126、劉志彪:2005,國際品牌建設:中國製造業必由之路,《文匯報》2005年3月29日第5版。

127、高傳勝、劉志彪:2005,以國民為基礎的國民經濟發展觀,《南京大學學學報》2005年第2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3期轉載;人大複印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5年第6期複印;《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5期摘登。

128、劉志彪:2005,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理論與政策取向,《中國經濟問題》2005年第1期 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5期、《國民經濟管理》2005年第4期分別全文複印。

129、劉志彪:2005,長三角區域合作建設國際製造中心的制度設計,《南京大學學學報》2005年第1期。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地方政府政績評價的科學系統與轉換經濟增長方式 1999-2001

鄉鎮企業市場結構、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的系統研究 1996-1998

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

經濟轉軌中城鄉互動、工農互促的協調發展研究,2005-2008

發展規模經濟的產業組織政策:江蘇的經驗   1997-1999

20世紀西方產業經濟學的發展與問題研究  2001—2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及其重大項目:

長三角的去製造業產業鏈向高端攀升的路徑與政策研究,2006-2008

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2000-2002

長江三角洲地區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業績研究 2001—2003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與優化產業組織研究  1997-2000

重點大學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999-2003

調節產業結構優化的產業組織政策  1995—1997

視頻

劉志彪:培育廣東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通經濟堵點促進雙循環2020年10月13日發布

劉志彪:未來產業發展除考慮效率還要考慮安全性2020-08-03

參考來源

  1. 劉志彪 博士生導師 ,南京大學
  2. 劉志彪:深化改革打通雙循環中的各種堵點 ,中國網, 2020-09-29
  3. 劉志彪 ,中國江蘇網
  4. 劉志彪重要成果 ,江蘇智庫網, 2016-04-05
  5. 劉志彪 ,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