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開周 | |
---|---|
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研究員 | |
出生 |
1976年3月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瀋陽工業大學 |
職業 | 科研工作者 |
劉開周,1976年3月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黑石嶺村人,1995年,19歲的劉開周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瀋陽工業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1],博士學位。"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 。2012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載人深海深潛英雄"[2]。2013年十二運會時擔任主火炬手點燃全運聖火。
目錄
成長經歷
劉開周是從太行南巔澤州縣黑石嶺村走出去的。他不僅是黑石嶺村的驕傲,也是山西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黑石嶺,位於晉豫兩省邊界,原名密松林,意為溝深林密,松柏茂盛。後因兩次大面積山體崩塌,松林枯死,露出黑石積岩,故更名為黑石嶺。
1976年,劉開周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小山坳里。他的呱呱落地,並沒有給家庭帶來太多欣喜。
因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他上面已有兩個哥哥,用當時的農村話來講,只不過又多了張吃飯的嘴。次年,四弟劉海周又降生了。一家6口,僅靠父親劉二為和母親翟富繭干農活兒來支撐,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大學。家庭的窘困讓劉家4個孩子比同齡人早早懂事。據小學教師鄭祥重回憶,每次到劉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兄弟4個或趴在做飯的案板上、或趴在縫紉機上、或趴在床上忘我學習的場景,那你追我趕、奮發向上的勁頭至今仍令他讚嘆不已。鄭老師還說,劉開周從小就與眾不同,遇事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僅常夾着書本到老師家中請教,有時提出的問題很深奧,連老師也一時答不上來,只好查閱相關資料後為其解答。
提起劉開周,劉二為在自豪之餘,更多的是對辛酸往事的回憶:"那時候,幾個孩子一起上學花費很大,實在挪不開了,還向別人借過高利貸,前前後後累計借貸過8萬多元。開周3歲時因為營養不良,身體瘦弱,還得了夜盲症,視力很差,後來又患過蕁麻疹。但他是兄弟幾個中最懂事、最讓人省心的一個。儘管他從小吃盡了苦,卻很堅強,不怕困難,從來不給家裡找麻煩。"
就是在這樣的家境下,劉家4兄弟除長子劉小立高中畢業後在家務農,過早分擔父母肩上的責任外,次子劉立周於1992年考入中國礦業大學,三子劉開周1995年考入瀋陽工業大學,四子劉海周1996年考入南開大學。談到此處,劉二為老人一再提起已故的老伴翟富繭,說孩子們能夠成才,老伴立了大功勞。上世紀90年代初,煤炭運輸業在當地風生水起,很多家庭都讓孩子輟學跑運輸,年收入上萬元,他也曾因經濟壓力過大而動搖過,但老伴堅決不同意。而今,孩子們均已學有所成且成家立業,是他們的媽媽為孩子們的前途把了關。
1995年,19歲的劉開周考取了瀋陽工業大學。當時,哥哥劉立周上大學,弟弟劉海周上高中,全家生活更加拮据。上了大學後,劉開周一方面刻苦努力,每年都拿到2000元獎學金;另一方面利用課餘時間當家教,以減輕家庭負擔,幾乎是靠自己的能力讀完大學本科,後又攻讀碩士、博士,直至成為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這種自強不息的背後需要的是怎樣的信仰和堅持,劉開周的父親最清楚。劉二為給筆者拿出一個泛黃的筆記本,上面一筆筆記錄着寄給孩子們的學雜費、生活費。他說,給開周寄錢的次數和數目是最少的。
參加工作後,劉開周開始從事機器人半物理仿真技術、系統辨識、智能控制系統研究與開發。從2002年參加工作至今,工作10年來,劉開周僅回過3次老家。劉二為掰着手指說:"孩子第一次回家是2004年,第二次是2009年,第三次是今年春節。他每次回家,最多呆10天。自古忠孝難兩全,我理解三兒,只要能為國家做貢獻,我就很高興。"可以想象,劉開周對工作是何等的敬業和熱愛。
在"蛟龍"號上,劉開周主要監測與控制"蛟龍"號的大腦。該系統主要包括潛水器信息感知、導航、控制、綜合信息顯示和控制數據後處理,這是非常關鍵的核心研究技術,劉開周在這一領域,不斷攀登着世界科學技術的高峰……
成就榮譽
長期的專業訓練,劉開周取得了優異成績:2004年,他榮獲中國科學院冠名獎--劉永齡優秀獎;2006年[3],榮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機械電子工程博士學位;2007年,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2008年,榮獲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首屆"優秀青年學者"榮譽稱號;2009年,榮獲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知識創新工程 "技術創新獎";2010年,榮獲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4]。
透過歷史的鏡頭,讓我們見證劉開周的幾次"潛海之旅"--
2010年7月12日,劉開周與另兩名試航員一起駕駛"蛟龍"號,成功下潛到南中國海3757米,將特製的五星紅旗插入海底,首次完成了坐底、布放"龍宮"標誌物、測深、側掃聲吶微地形地貌測量等作業內容。
劉開周 | |
---|---|
劉開周 |
2011年8月18日,劉開周和同伴再次駕駛潛水器"蛟龍"號,在歷經48天的5000米級海上試驗獲得成功,從而使我國繼美俄日法之後,成為全球第5個具備5000米級載人深潛能力的國家。而在此次5000米級海試中,劉開周和搭檔還開創了新的海底作業模式--首次用機械手在行進中從海底成功抓取回多金屬結核。
2012年6月15日,劉開周與葉聰、楊波一起駕駛中國"蛟龍"號首次下潛,深度達6671米,打破了他們在2011年創造的下潛深度5188米的紀錄。
6月19日,"蛟龍"號二次下潛,深度達6965米。
6月22日,"蛟龍"號下潛至6963米,並在水下通過3個多小時的調試,覆核了200多項性能和功能,驗證了潛水器的定點作業能力。
6月24日,"蛟龍"號第4次下潛到7020米深的海底後,通過水聲通話,對神九航天員發出了問候:祝願景海鵬、劉旺、劉洋3位航天員與天宮一號對接順利!祝願我國載人航天、載人深潛事業取得輝煌成就!這次下潛,首次在世界載人深潛的榜首刻下了中國人的名字,首次創造了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
6月27日,"蛟龍"號第5次下潛並刷新了3天前剛剛創造的 "中國深度",達到了7062.68米,再次創造了海洋奇蹟、中國奇蹟、東方奇蹟!
6月30日,"蛟龍"號第6次下潛,到達當天的最大深度7035米,並坐底。下午2時33分浮出水面,順利完成7000米級海試的全部試驗,實現了我國深海技術的重大突破。
2020年11月,獲得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5]。
海試掠影
2012年6月24日9時07分,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三名潛航員的駕駛下,順利達到馬里亞納海溝7020米深的海底,在世界載人深潛的榜首刻下了中國人的名字。這也是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
這也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以來進行的第49次下潛試驗。
這場我國載人深潛史上里程碑式的下潛試驗在一場大雨中開始,北京時間4時30分,海試團隊舉行試航員出征儀式,執行本次下潛試驗的試航員葉聰、劉開周、楊波進入潛水器。
17時41分,神九航天員向創造載人深潛新紀錄的潛航員表示祝賀和問候:祝願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視頻
2018感動瀋陽十大人物——劉開周 2019年01月23日發布
深海馴「龍」——劉開周 2019年08月05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劉開周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
- ↑ 校友劉開周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載人深潛英雄」稱號 ,瀋陽工業大學, 2018-04-26
- ↑ 劉開周成長故事 ,【山西日報】, 2012-07-13
- ↑ 2013年中國好人榜好人--劉開周 ,晉城文明網, 2015-09-14
- ↑ 劉開周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