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勇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劉勇,男,江蘇南京人,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 ,文化影響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副主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20世紀中國文學史》首席專家,中國魯迅研究會、郭沫若研究會、老舍研究會理事。曾任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新加坡新躍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課程教授、香港大學訪問學者。先後在俄羅斯、德國、英國、意大利、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韓國和台灣等多個國家與地區講學和文化考察。先後在《新華文摘》、《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數十種。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研究成果分別獲得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北京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副主任[3]

出生日期----1970年9月5日

出生地點----山西長治

國 籍 ---- 中國

職 稱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教授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代表作品----《商業增長論》,《市場調查精要》

個人簡介

劉勇,江蘇南京人。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副主編。"馬克思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20世紀中國文學史》首席專家。中國魯迅研究會、中國郭沫若研究會、中國老舍研究會理事。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委。

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學,主要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中國現當代文學原作精講"、"中國現當代文學文體研究"等課程。主要代表作有:《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結》、《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心理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視域與形態》、《現代文學講演錄》、《北京歷史文化十五講》、《北京新文學與新北京文學》等學術著作;先後主編過《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選讀》、《中國現代文學專題》、《走進經典系列叢書》、《北京文化發展報告》等多種高校教材與社科讀物;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學術月刊》、《新華文摘》、《清華學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先後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講學並任客座教授,並在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意大利、希臘、英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士、韓國、泰國、台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作過文化考察。

開設課程

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文化,中國現當代詩歌研究,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難點熱點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原著精讀。先後在新加坡、韓國、香港和澳門等地的大學舉行過"中國文學與文化"、"中國大陸中學語文教學的若干思考"、"大陸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及"魯迅與北京文化"等大型學術講座。

研究方向

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北京文學與文化研究,文學與宗教文化思想研究。

科研成果

論文

《文學史的時間意義》,《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CSSCI)(《高等學校文科文摘》2013年第4期)

《譜系學對研究京味文化的意義》,《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CSSCI)擴展版。

《城市:中國現代作家的一個獨特心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7期。(CSSCI)(《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10期)

《關於20世紀中國文學譜系研究的思考--兼論〈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文摘》2013年第2期觀點摘登)

《20世紀中國文學現實與魔幻的交融--從莫言到魯迅的文學史回望》,《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3 年第6 期全文轉載)

《文化使民生更美麗》,《光明日報》2012年12月 。

《魔幻與現實》,《文藝報》2012年11月26日。

《熱情與理性的結合》,《書屋》2012年第10期,書屋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城市文學應植根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北京文學為例》,《探索與爭鳴》2011年第4期。

《老舍及京味文學的中國形象元素》,《學術月刊》,2010年第1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1年第2期全文轉載)

《大學文化品格與人文北京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論集》2009年9月同心出版社出版。

《老舍話劇之魅及其當代影響》,《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7卷第六期。

《論林語堂的宗教文化思想與文學創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8年第4期。

《京派作家的文化觀》,《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6期全文轉載)

《"京味""京派"與現代文學的文化資源》,《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1期。

《"鄉下人進城"與京城文化空間的重構》,《文藝報》,2007年6月12日。

《全球化浪潮下的知識主體重構--"新國學"討論及其向度之觀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年第4期。

《論京派文學的文化底蘊--從老舍的文化品格談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北京文化:從歷史深處走向現實與未來》,《新華文摘》,2004年第7期。

《圍繞魯迅〈明天〉的一場心理批評論戰--兼論施蟄存心理分析理論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魯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7期。

《學術與情感的雙重升華--兼論叢刊的學術品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第3期。

《基督教精神與中國現代文學》,《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石評梅散文創作的文學史意義》,《文藝研究》,2002年。

《郭沫若研究述評》(第一作者),《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9期全文轉載)

《中國現代作家對宗教文化的理性思考》,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研究論叢》47號,1996年第2期,收入日本當年度"論文資料保存會"主辦的《中國關係論文資料庫》

主要著作

《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2003年4月修訂再版。

《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中國現代文學的心理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北京人的讀書生活》,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馬克思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曹禺評說七十年》,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走進沈從文的〈邊城〉》,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蒼涼寫就的華美--走進張愛玲的〈傳奇〉》,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視域與形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北京歷史文化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現代文學講演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北京新文學與新北京文學》,作家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中國現代文學的多維闡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被作家遮蔽的人生密碼》,石油工業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主要編著

《〈雨巷〉--戴望舒詩歌賞析》(合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

《〈再別康橋〉--徐志摩詩歌賞析》(合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

《中國現代文學史》(合著),高教出版社,1993。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國新時期文學精品大系·短篇小說卷),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

《中國現代文學書目匯要·小說卷與詩歌卷》(副主編),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閒情小品》,編選並撰寫序言,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

《三十年代文學發展史》(合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現代文學編·小說卷·詩歌卷》(副主編),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現代文學史》(主編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主編之一),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中國現代文學專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插圖本百年中國文學史·中卷(1917-1949)》(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非典北京:文化切入的思考》(副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解讀梁實秋經典》(主編),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27萬字。該書於2005年6月出版修訂本《安放人生的雅舍》。

《20世紀中國短篇小說選》(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多維視野中的魯迅研究》,(本人撰寫《魯迅精神特質的宗教學闡釋》一章)(花山文藝出版社)獲2004年山東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曹禺評說七十年》(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1月。

《中國現當代文學》(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上、下(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中國現代文學史》最新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輔導教材),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年。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03--2004》(副主編),北京出版社,2005年6月。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05年》(副主編),同心出版社,2006年6月。(子課題負責人)

《中國現代文學史》(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劉勇、鄒紅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中國現代文學專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選讀》(主編),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走進經典叢書》(第一批十八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中國現代文學史》(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第二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該書於2010年9月由台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06年》(副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北京人的讀書生活》(宋貴倫、劉勇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奧林匹克教育之光》(宋貴倫、劉勇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奧林匹克人文之光》(劉勇、楊志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07-2008》(副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08-2009》(副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新中國文化60年》(劉勇、萬安倫主編),北京出版社2009年12 月出版。

《百年美文》(人物卷)(劉勇、許江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百年美文》(談文說史卷)(劉勇、付平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茅盾作品新編》(劉勇、張馳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09-2010》(副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0-2011》(副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1-2012》(副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中國散文通史·現代卷》(劉勇、鄒紅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美德照亮人生·誠信卷》(劉勇、陳思等編著),河北少兒出版社2012年出版。(2013年獲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獎。2013年獲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向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圖書。)

主持和參與的科研項目

1、"中國近、現、當代文學課程一體化教改研究"(主持人),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改項目。研究成果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插圖本百年中國文學史》

2、"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概論"(季羨林主持,北京市哲學社科"九五"規劃重大項目),本人主持其中之一卷"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概論",由北京出版社出版《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3、"中國現代文學的心理學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國家級文藝學研究中心課題"中國文學理論的現代性問題"子課題。

4、"中國現代文學書目匯要",北京市社科"七五"規劃項目,由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中國現代文學書目匯要·小說卷》、《中國現代文學書目匯要·詩歌卷》(副主編)。

5、"中國30年代文學發展史",教育部博士點重點項目,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國30年代文學發展史》。

6、北京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北京市"十五"社科規劃重點項目。

7、比較視野中的北京文化,北京市"十五"社科規劃重點項目。

8.西城區"文化興區"課題。

9.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06--2010),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規劃重點項目。

10、北京人讀書生活調研(2005-2007),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與北京社科院合作課題,出書《北京人的讀書生活》。

11、北京社會福利事業的文化建設,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與北京市社會福利管理中心合作課題。

12、改革開放30年北京文化生態的發展變化,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規劃項目。

13、新中國60年 · 學界回眸 · 文化發展卷,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規劃項目。

14、京味文化的譜系學研究,北京市"十二五"社科規劃重點項目。

15、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1--2015),,北京市"十二五"社科規劃重點項目。

獲獎情況

專著方面

《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結》,獲2000年度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獲2002年度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2年5月獲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多維視野中的魯迅研究》(本人撰寫《魯迅精神特質的宗教學闡釋》一章)(花山文藝出版社)獲2004年山東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北京文化發展報告》獲2004年度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教材方面

《中國現代文學史》(合作)獲教育部1995年度文科優秀教材一等獎。

《中國現代文學史》(合作,高等教育出版社),獲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中國現當代文學》(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獲2008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論文方面

《論鄧小平與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對新時期文學的發展與超越》收入《紀念鄧小平》專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7月。該文被評為北京市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徵文優秀論文。

項目方面

中國近、現、當代文學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合作),獲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4年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中國現代文學史課群建設,(第一主持人),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中國現當代文學》,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獲北京市精品教材。

教學方面

個人獲2006年北京師範大學第四屆本科教學優秀獎。

2012年4月獲北京師範大學第七屆"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佳教師"稱號。

學術影響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5期封二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青年知名學者"專刊介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