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仙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仙洲(1890~1975), 機械學家和機械工程教育家。長期從事農業機械的研究工作,對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機械作出了貢獻。在教育上,倡導「工讀協作制」的教育思想,自編我國工科大學第一套教科書[1],首先進行了我國機械工程名詞統一工作。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

科教

早在本世紀初,劉仙洲就認為中國工科高等教育帶有濃厚的半殖民地色彩,在大學教學中都採用外國教材,長此下去,我國學術永無獨立之日。於是,他發奮編寫中文教材,教一門課,便寫成一本教材,由普通物理、畫法幾何、經驗計劃到機械學、機械原理、熱機學、熱工學等,編寫了15本中文教材,不愧為我國中文版機械工程教材的奠基者。他在編寫這些教材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外有關書刊,並注意聯繫中國實際,內容充實、條理清晰、深入淺出,深受師生的歡迎。這些教材大部分由商務印書館先後出版,有些教科書後來又多次增訂再版,並編入《大學叢書》、《萬有文庫》。例如《機械原理》一書長期廣泛使用於各大學工科院校,哺育了我國幾代工程人才。

為了編寫這些教科書,劉仙洲幾乎獻出了自己的全部課餘時間和假期。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顧毓琇在為劉仙洲著作所寫的序言中,對這位機械工程學者「於教學之暇,孜孜不倦,努力著述,將大學機械工程之課本一而再,再而三貢獻於國人」,表示欽佩。

劉仙洲在教書和編書過程中,深感我國機械名詞相當混亂。許多機件只有外國名稱,僅有的一些中國名稱也是五花八門。同一種機件,工廠里一個叫法,科教界另一個叫法,書本上又是一種寫法。例如,工廠把彈簧(spring)音譯為「司不令」,聯軸器(coupling)為「靠背輪」,機車前的排障器(scraper)為「豬拱嘴」,機車進退轉向器月牙板(reverser)為「吊死鬼」,既不雅馴,又不統一。為了改變這種混亂狀況及增加更多的名詞,劉仙洲於1932年接受中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委託,編訂《英漢對照機械工程名詞》。他查閱了我國明代以來涉及工程的書籍數十套,匯編成記有各種名稱的萬張卡片,按照「從宜」、「從俗」、「從簡」、「從熟」四大原則,從中選取一個恰當的名詞。例如:pump一詞有「恆升車」、「抽水筒」、「運水器」、「哪筒」、「邦浦」、「泵」等14種叫法,他和大家反覆琢磨,最後選定「泵」;carburator叫「油壺子」,含義不清,他就按從宜的原則,改為「化油器」;cam叫偏凸輪,不夠簡捷,便簡稱為「凸輪」;Ball bearing直譯為「球軸承」似乎很貼切,但考慮到當時很多人已習慣用「滾珠軸承」一詞,也就從俗保留下來。有些外文名詞的概念很難翻譯,他常常苦思多日不得其果,於是就創造出新字,如《熱工學》中重要概念熵(entropy),焓(enthalpy)等字。這項編輯工作歷時一年多,匯集成11000多個名詞,於1934年由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又於1936年、1945年兩次增訂,詞彙由1萬多增到2萬多。《英漢對照機械工程名詞》的出版,受到工程界的熱烈歡迎。我國機械工程名詞由此逐步統一起來,象「節圓」、「齒節」等機械名詞,當初叫起來曾感到不很習慣,現在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編定的《英漢機械工程詞彙》前言中指出:「本編是在劉仙洲同志的《英漢對照機械工程名詞》基礎上進行編訂的」。

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劉仙洲素以勤奮、嚴格、誨人不倦著稱。他在授課期間,從不遲到早退,更不缺課:課前總是作充分準備,講課語句簡練,條理清晰,論述透徹;在黑板上寫字和作圖極其工整,一絲不苟。從學者感到容易接受,理解很深。他嚴於律己,又嚴格要求學生。他規定學生不得無故缺課,作業和考卷過時不收。有個學生計算飛輪半徑,把小數點錯移一位,1.2英尺竟成了12英尺,他嚴厲地指出:「半徑12英尺的飛輪,那個廠房要多高?!一個工程師這樣馬虎將會造成多大的損失!」他在教學過程中一貫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法。讓學生在聽課的同時,觀摩和接觸實物或模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拆裝有關機械,學會使用它們,從而加深理解原理及應用。他認為嚴謹正規、理論聯繫實際是培養工程師基本素質的重要條件。他的很多學生畢業後.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認真負責,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做出了突出的成績,這是與劉仙洲當年潛移默化的影響分不開的[2]

視頻

劉仙洲 相關視頻

《清華風物》之」劉仙洲像「
17種機械原理動畫,腦洞大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