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列車車底檢測機器人應用實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列車車底檢測機器人應用實例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致力於設備檢測及故障診斷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利用傳感器[1]、機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技術,以服務工業大健康為宗旨,為工業設備安全運行及智能化運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機器人及智能電力監測及控制設備產品,可用於電力電網、軌道交通、石油化工等行業,解決客戶的難點與痛點,為客戶無人或少人值守和智能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檢測、監測手段。

目錄

項目簡介

曾獲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國家科技型技術創新基金項目以及多次獲得浙江省首台套獎項等。公司建有省級智能電網企業研究院、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和特種機器人聯合研究中心等,擁有核心的專業技術團隊,專業知識涵蓋電力電子、計算機、測量和控制、信息技術、機械製造等多個學科,是浙江省首批隱形冠軍企業、省級創新型示範中小企業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同時,公司提出了「海、陸、空、隧」的全方位、立體化的機器人應用場景和技術運用戰略,通過整合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故障診斷和分析技術等實現機器人產品系列來代替人工完成巡檢和作業。

項目技術方案

列車車底檢測機器人應用於地鐵車輛段內,本產品適用於車輛日檢作業。能對轉向架、車鈎、空壓機、電氣和氣動管路等部件實現自動圖像的採集和故障分析,並能實現故障的上報和信息的可追溯。 列車車底檢測機器人本體能實現不同列位之間,地溝的自動走行及巡檢任務。機器人[2]可以自動走行到達任意停車位的車輛車底的檢測工位點。並能實現檢測作業的一鍵啟動、自動充電、故障自動識別和上報等功能。 同時,機器人的系統支持作業任務的自動配置和生成。作業過程一鍵啟動、智能調度、自動避障、故障自動識別上報及生成檢修報告。故障檢修過程信息化記錄及自動復檢。

軌道交通行業最核心的是運輸環節,運輸載體就是各種軌道列車,所以列車的檢修質量尤為重要。列車車底部分則是列車車輛的重點檢查部分,這部分集中了轉向架、驅動電機、制動單元、各種電氣設備、空氣壓縮機等重要設備。一般列車車底採取人工日檢或雙日檢的列檢模式,以保證車輛運行過程中不發生安全問題。 列車車底檢測項繁多,一般一列6節車廂車底檢測點總數在12000個以上,主要檢測設備外觀、螺栓鬆動、氣體泄漏、橡膠老化、油脂滲漏、表面擦傷剝離、油位窗口、箱門鎖閉、銘牌完整等項目,要求覆蓋整個車底區域。列檢人員工作量大,此項工作一般在後半夜進行,耗時耗力,且工作環境較差,人員易疲勞,存在潛在安全隱患。另外,目前檢測手段以人工肉眼檢測為主,且信息化水平不高,檢測質量難以保障。故需要能夠提升人工巡檢質量的新型巡檢方式,來解決以上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