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刀鋒(毛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所著,小說寫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在軍隊中,拉里結識了一個愛爾蘭好友:這人平時是那樣一個生龍活虎般的置生死於度外的飛行員,但在一次遭遇戰中,因為救拉里而中彈犧牲。拉里因此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為什麼有惡和不幸,拉里開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轉變

《刀鋒》出版於一九四四年,是他一九四〇年來美國後的第一部小說。我們可以看出,主人公拉里這個人是一次大戰的產物,而他反映的時代——兩次大戰之間的時代——則是歐洲中心主義的黃昏時代。在這個時期,世界文化中心雖則仍在歐洲,而歐洲的文化中心,在毛姆看來,無疑在法國,但它已經不能給來此尋求人生真謗的人以滿意的回答了。拉里在巴黎博覽群書,學會了幾種語言,但是,巴黎和法國只成為他的中途島;他最後帶加去的,既不是恩夏姆神甫要把他當迷途羔羊圈回去的天主教,也不是他想從波蘭礦工考斯第口中探聽的神秘主義,而是印度的吠陀經哲學等。

《刀鋒》是英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和劇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力作。小說寫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在軍隊中,拉里結識了一個愛爾蘭好友:這人平時是那樣一個生龍活虎般的置生死於度外的飛行員,但在一次遭遇戰中,因趨救拉里而中彈犧牲。拉里因此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為什麼有惡和不幸,拉里開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轉變……

小說以拉里為中心,描繪了許多美國男女,有拉里的未婚妻,貪圖物質享受的伊莎貝爾;有以買賣古董起家,一心想鑽進上流交際社會的艾略特·談波登;有頭腦簡單但心地忠厚的格雷·馬圖林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說集《葉的震顫》、《阿金》等。 毛姆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中學畢業後,在德國海德堡大學肄業。1892至1897年在倫敦學醫,並取得外科醫師資格。1897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1915年發表長篇小說《人間的枷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毛姆赴法國參加戰地急救隊,不久進入英國情報部門,在日內瓦收集敵情;後又出使俄國,勸阻俄國退出戰爭,與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有過接觸。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後多次到遠東。1920年到中國,寫了遊記《在中國的屏風上》(1922),並以中國為背景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彩巾》(1925)。以後又去了拉丁美洲與印度。1919年,長篇小說《月亮和六便士》問世。毛姆於1928年定居法國地中海濱。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去英、美宣傳聯合抗德,並寫了長篇小說《刀鋒》(1944)。1930年,長篇小說《大吃大喝》出版。1948年以16世紀西班牙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卡塔林納》出版,此外又發表了回憶錄與文藝批評等作品。1954年,英國女王授予其榮譽侍從的稱號,他成為皇家文學

內容預覽

一把刀的鋒刃很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迪托—奧義書》 譯者序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和劇作家,一八七四年一月生於巴黎英國大使館。他的父親勞伯特?奧蒙得?毛姆,當時在駐法英國大使館任法律事務官。毛姆生下時,他父親已有三個兒子,他是家庭中最小的成員。他八歲喪母,十歲喪父,因家中無人照顧,被送往坎特依叔父處居住。在他渡過英吉利海峽,第一次登上祖國的土地時,他簡直不會講什麼英語。由於這個緣故,法語和法國文化一直影響着他。一八九七年,他因染上肺疾,被送往法國南方里維埃拉療養,開始接觸法國文學,特別是莫泊桑的作品。一八九一年,他去德國海德爾堡住了九個月,在大學裡聽過古譜?費希爾講授叔本華的哲學和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