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出塞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出塞二首》

作品名稱: 《出塞二首》

創作年代: 唐代詩人

文學體裁:詩

作者:王昌齡

《出塞二首》[2]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殷璠《河嶽英靈集》把他舉為體現「風骨」的代表,譽其詩為「中興高作」,選入的數量也為全集之冠。這些都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聖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後人推崇。唐朝的邊塞詩發展到了頂峰,僅就其數量就有近2000首。以高適岑參與王昌齡為主的邊塞詩派,是浪漫主義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他們的邊塞之作,表現了馳騁沙場、建立功勳的英雄壯志,抒發了慷慨從戎、抗敵禦侮的愛國思想,還描寫了西北邊疆奇異壯麗的景色。同時也反映了征夫思婦的幽怨和戰士的艱苦,各民族之間、將軍和士卒之間的矛盾。王昌齡的邊塞詩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懷,體現了詩人寬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

其一

這是一首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這首詩也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裡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複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着愛國激情。

其二

第一句「騮馬新跨白玉鞍」。騮馬,長有黑鬣的紅馬,指駿馬。新,剛剛。白玉鞍,裝飾有白玉的馬鞍。這句的順序為「新跨白玉鞍騮馬」,說將士們飛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戰馬。寫戰前充分準備,將士們英姿勃勃,對戰鬥勝利充滿信心。

第二句「戰罷沙場月色寒」。沙場,原指沙漠地帶,後指戰場。寒,冷,淒冷。意思說:一場激戰結束了,戰場上的月色顯得十分淒冷。作者沒有直接去寫戰鬥經過,由準備出戰,一下寫到戰鬥結束。那麼,仗打得怎麼樣呢?用戰場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表示。它不僅指夜晚天冷,連月光也寒氣逼人,還指月光映照下的戰場屍橫遍野,血跡斑斑,給人淒冷的感覺。說明戰鬥非常激烈、殘酷。

三、四句「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乾」。鐵鼓,用鐵皮箍着的戰鼓,結實聲壯。猶,還。匣,刀鞘。金刀,鋼刀,古時泛指金屬為金。意思說:戰鬥雖然結束了,但城頭上催戰的鐵鼓,仿佛還在耳邊震響;將士們不由地抽出鞘里的鋼刀,鋼刀上的血跡還沒有干。這兩句寫戰鬥回顧,說戰鬥剛結束不久,將士們餘興未盡,戰鬥情緒還是那麼高昂,心裡抑制不住勝利的喜悅。這兩句寫得非常形象生動,使人也如同聽到戰場震天動地的鼓聲,想見將士們拭看鋼刀的情景,有身臨其境之感。

這首詩抒寫自信、進取、開拓為特徵的傳統尚武精神,風格剛健、清新。詩人描寫戰爭的勝利,不在於字面,而在於構成一種氣氛。詩歌選取戰鬥生活的一個片段,以「騮馬」「沙場」「鐵鼓」「金刀」等戰爭意象串成一系列戰鬥生活的畫面,戰鬥的激烈與戰場的肅殺盡在其中。詩頭「新跨」一詞將戰士風風火火、迎接戰鬥的激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而詩尾以「血未乾」這樣一幅看似血腥的場景描寫戰士的內心——熱血並未因為戰鬥的結束而冷卻。這種激烈肅殺的氣氛,生動地表現出戰士的颯爽英姿和激昂振奮的風貌。

作者在這首詩中抓住戰鬥剛剛結束的場面加以描寫,塑造了一個英姿颯爽、勇猛善戰的將軍形象,熱情地歌頌了將士們為國殺敵立功的勇敢精神。

詩人描寫勝利,不在於字面,而在於構成一種氣氛。把戰士的颯爽英姿,激昂振奮的風貌寫了出來。

詩詞正文

[phttps://img.cngwzj.com/upfile/94e67df8/ypTluv.jpg 原圖鏈接][3]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出關萬里去參加遠征的人都還未回還。

倘若曾經能夠抵禦外敵的名將還在,絕不會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駿馬出戰,戰鬥結束後戰場上只剩下淒寒的月色。

城頭上的戰鼓聲還在曠野里震盪迴響,將軍刀匣里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幹。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年-756年):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王昌齡存詩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就數量之多,體制之備,題材之廣說,王昌齡的詩實不如李白杜甫高適岑參,但他的詩質量很高。邊塞詩可並高適、岑參而三,四傑以後,詩壇幾乎沒有邊塞詩作。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後,文人掀起了從軍熱以求邊功。開元十三年,王昌齡漫遊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此時岑參11歲,高適還沒有開始邊塞生活,後人依次考證稱王昌齡為邊塞詩的創始和先驅。

王昌齡的邊塞詩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場場景進行細緻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其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耐人尋味,在發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而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道之處。王昌齡閨怨詩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書寫那些久閉深宮的妃殯宮人的悲情哀怨,以細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她們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們在殘酷的宮殯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客觀上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這種思想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調,洗盡六朝宮廷詩浮艷色情之污穢,有力地扭轉了齊梁歌詠的不良文風另一方面,就藝術表現而言,王昌齡又發揚了六朝華美艷麗、精雕細琢的表現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5]

視頻

愛剪輯-26王昌齡生平
王昌齡的創作風格
出塞——王昌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