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冷氣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冷氣團是中國天氣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氣團形成之後,因大氣環流條件改變,離開源地而到達新地域時,如本身的溫度比到達區域的地面溫度低,即稱「冷氣團」氣團。

當冷氣團向南移行至另一地區時,不僅會使這個地區變冷,且由於氣團底部增暖,氣溫直減率增大,氣層往往趨於不穩定,有利於對流的發展,產生不穩定天氣,低層的能見度一般較好。冬、春兩季,由於冷氣團中濕度較小,常是乾冷天氣;夏季,若冷氣團中水汽含量多,常形成積雲和積雨雲,產生雷陣雨天氣。

冷氣團強調的是相對溫度,有時即使其溫度較高,但只要比到達地地面溫度低,仍是冷氣團。

活動在我國的冷氣團多在極地和西伯利亞大陸上形成。

冷氣團是在西伯利亞大陸形成的,由於大陸的高氣壓,所以吹來的風都是乾燥的;暖氣團是由海洋上形成的低氣壓,由於來自于海洋,所以比較濕潤。

暖鋒是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在鋒面兩側,暖氣團沿鋒面主動爬升,暖氣團推動冷氣團運動。

與此同時,冷氣團因氣溫相對較低,而導致氣壓較高,這樣氣壓較高的冷氣團具有一定的向氣壓較低的暖氣團運動的趨勢,但最終被主動向冷氣團運動的暖氣團頂回來了,因此形成一個環流。

不過這個環流的流向在不同的圖中可能不一樣,要想畫對,先要保證近地面的冷氣團流向朝向暖氣團,然後平行於鋒面上升,再畫出環流就行了。

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的鋒。在鋒面兩側,冷氣團推動暖氣團運動,暖氣團沿鋒面被迫爬升。

這樣主動向暖氣團運動的冷氣團就不會走回頭路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