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佑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沖佑觀》是一首古詩,詩歌被譽為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和最高體現,同時詩歌也是時代、歷史文化沉澱的結果。中西方詩歌迥然不同,分別體現了中西方的文化、藝術、美學、文論的綜合成就。
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稱《詩》或《詩三百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
“ |
大始未形,混沌無際。上下開運,乾坤定位。日月麗天, 山川鎮地。萬匯猶屯,三才始備。肇有神化,初生蒸民。 上惟立德,下無疏親。皇風蕩蕩,黔首淳淳。天下有道, 誰非聖人。開源嗜欲,澆漓俗盛。賢者避世,真人華命。 八極神鄉,十州異境。翠阜丹丘,潛伏靈聖。惟彼武夷, 實曰洞天。峰巒黛染,岩岫霞鮮。金房玉室,羽蓋雲輧。 葬日風雨,會有神仙。國步多艱,皇綱中絕。四海九州, 瓜分幅裂。稔禍陬隅,阻兵甌越。寂寞玄風,荒涼絳闕。 赫赫烈祖,再造丕基。拱揖高讓,神人樂推。明明我後, 允協昌基。功崇下武,德茂重熙。睿哲英斷,雄略神智。 拓土開疆,經天緯地。五嶺來庭,三湘清徹。四海震威, 群生懷惠。猶勞宵旰,猶混馬車。貪狼俟靜,害焉方除。 淹留駿馭,想像鶉居。心懸真洞,夢到華胥。乃眷名山, 追惟聖跡。內庫頒金,元侯奉職。三境求規,五靈取則。 跨谷彌岡,張霄架極。珠宮寶殿,璇台玉堂。鳳翔高甍, 龍轉迴廊。錯落金碧,玲瓏璧璫。雲生林楚,雷繞藩牆。 七聖斯嚴,三君如在。八景靈輿,九華神蓋。清霄莫胥, 明霜匪對。仿佛壺中,依稀物外。眾真之宇,擬之無倫。 會仙之類,名之惟新。高峰為壑,區谷成坰.皇獻頌聲,永絕淄磷。 |
” |
— [唐代]張紹 |
詩歌主題
詩歌通常以情感取勝,主題是詩歌的核心,以歌頌的主題為輔,詩歌通常以愛情、自由、死亡和志向等等為主題。一切情感的展開和運動都要時不時地圍繞着它,就像太陽系行星必須圍繞着太陽的運動一般。
很難想象一首詩歌沒有主題[1],但主題僅僅是詩歌的第一動力,詩歌的主題好似骨架,詩歌的情感則是靈魂。那麼現在問題的核心是情感如何表達才能為人所理解?對情感而言所謂的「理解」就是讓他人體驗到藝術家所體驗過的某種或某一系列的情感。
詩歌的本質或者說藝術的本質就是:藝術家以某種材料為載體並運用這些材料最大限度地把自身體驗過的情感、哲學思想等等全面、客觀地表達出來,並能讓他人能同樣限度地理解和感受到它。那麼要如何表達呢?於是我們就必須研究和熟習從古到今、古今中外那些最偉大詩人的表達手法。只有向這些偉大的詩人學習,我們才能把人類的整體文明推得更向前去,我們才不至於犯一些低水平的、重複性的錯誤。荀子說得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偉大的集科學和哲學於一身的牛頓說過同樣喻意的話,「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
參考文獻
- ↑ 談古詩的主題和題材,搜狐,2018-12-20
- ↑ 讀書,只為尋找「巨人的肩膀」,能極目遠眺,有詩和遠方,搜狐,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