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馮記溝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馮記溝鄉位於鹽池縣西南部,毗鄰靈武市馬家灘鎮、鹽池縣惠安堡鎮大水坑鎮、青山鄉、王樂井鄉,2014年初轄有8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轄區總人口6543人(2017年),總面積902.3平方千米。構成民族主要由漢族、回族、滿族構成,具有煤炭、灘羊、甘草、草畜四大產業。[1]

中文名稱: 馮記溝鄉

外文名稱: Fengjigou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

政府駐地: 馮記溝村

電話區號: 0953

郵政區碼: 751504

地理位置: 鹽池縣西南部

面 積: 902.3平方千米

人 口: 6543人(2017年)

車牌代碼: 寧C

政區改革

2003年,與原馬兒莊鄉合併成立新的馮記溝鄉。總面積902.3平方千米,人口6543人(2017年),轄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馮記溝村。馮記溝鄉位於鹽池縣中西部,距縣城53千米。吳(忠)大(水坑)公路過境。1949年屬四區,1958年屬青山公社,1961年屬馬兒莊公社,1976年設為馮記溝公社,1984年置鄉。1997年,面積380平方千米,人口0.6萬,是回民主要聚居區,轄丁記掌、暴記春、馮記溝、回六莊4個行政村。如今全鄉轄8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總人口3470戶10626人(回族人口448戶1676人),其中農業人口2470戶9713人。有耕地7.7萬畝,人均達8.25畝,其中水澆地3.2萬畝。現有草原面積135萬畝,其中53萬畝全部承包到戶或聯戶。鹽興公路、大馬公路、馮青公路、鹽中高速公路、中太銀鐵路橫穿而過,便捷的交通網絡成為連接鄰鄉、縣、省,促進我鄉經濟發展的橋樑和紐帶。近三年來,我鄉實施的水利項目有:馬兒莊萬畝高效節水林果間作示範區、胡記圏萬畝噴灌園區、平台萬畝噴灌園區、黎明萬畝噴灌園區,戶戶通人飲工程等項目,均取得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人口民族

2014年初,轄區總人口11256人,有流動人口415人。2013年出生人口123人,出生率12.16‰。轄區東西最大距離近3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越35公里,總面積903.6平方公里。民族主要由漢族、回族、滿族構成,其中漢族8986人,占84.23%、回族1676人,占15.77%、滿族8人,占7%。

2017年,總人口6543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馮記溝鄉地處黃河上游,位於鹽池縣西南部﹙東經106°51′,北緯37°40′),距鹽池縣城53公里,東與青山接壤,西與靈武市馬家灘鎮毗鄰,北與王樂井鄉搭界,南與惠安堡鎮相連。全鄉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30.1公里,轄區總面積902.3平方千米。屬於寧夏中部乾旱帶。該區以黃土高原為主,地勢崎嶇不平,位於我國地勢二級階梯上,屬高原與山地交錯帶,大地構造複雜。地形四周高,中間低。

氣候、水文

馮記溝鄉四季少雨多風,氣候乾燥,氣溫日較差大,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年平均氣溫在0~14℃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內水資源嚴重缺乏,無河流流經,全年降水較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勻,年均降水量2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年蒸發量達2100mm。

自然資源

馮記溝鄉具有煤炭、灘羊、甘草、生態四大產業。

礦藏資源

馮記溝鄉礦產資源種類少但儲量極為豐富,蘊藏着豐富的能源資源,現已發現的礦產有煤、石油、沙石料等多種礦產,近年來,煤礦產業異軍突起,煤炭包括了無煙煤、一般用煤、焦煤、褐煤等幾大類,是本區的優勢礦產,依託煤炭資源優勢,引進了神華寧煤集團等大型能源開發加工企業,初步建成以馮記溝煤礦、金鳳煤礦為中心輻射賀家瑤、金家渠等周邊大型煤礦的馮記溝能源基地,現有煤礦6家,總儲量1000多萬噸,主要分布在馮記溝村、汪水塘村、雨強村、回六莊村。

自然資源

1、甘草資源,本區是我國甘草資源的主產區之一,也是寧夏人為之驕傲的「五寶」之一的黃寶,是我國中醫藥寶庫中的珍品、最常用的中藥材之一,用於藥品生產、醫療保健;又可作為牧草飼餵家畜,用於發展畜牧業;還可用於防風固沙、保護生態環境。馮記溝鄉積極發揮鹽池甘草核心基地的作用,積極保護野生甘草,多方爭取和引進種植企業科學種植人工甘草,並在病蟲防治上有新突破。年內,新增甘草1萬畝。

2、灘羊資源:馮記溝鄉堅持走園區建設和示範村培育相結合的路子,在鞏固利用好宋新莊、黑土坑等已建養殖園區的同時,新建養殖園區12個,培育養殖示範村12個,加快「一村一園」建設力度,着力打造以鹽興、馮青公路為軸線的灘羊規模化養殖示範帶,實現灘羊年飼養量達到40萬隻。引導支持生豬、灘雞、奶牛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形成「以羊為主、多畜並進」的畜牧產業格局。

3、生態資源:馮記溝鄉努力擴建馬兒莊湖,打造集水源供應、生態休閒、池塘養殖為一體的多功能人工湖,全力提升現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自然災害

由於氣候、水文等自然因素,本區主要有旱災、風災、沙化等自然災害。馮記溝鄉政府高度重視土地荒漠化的蔓延,近年來,以鹽興公路兩側18公里綠色通道、務工移民新村廣場和圍鄉造林、灌區林網為重點,着力抓好春秋季植樹造林工作,新增人工造林1萬畝。加強人工草地建設,加大禁牧力度,封山育林成效明顯,有效緩解沙漠化自然災害。

經濟狀況

農業

馮記溝鄉現有耕地7.7萬畝,人均達8.25畝,其中水澆地3.2萬畝,旱地5.5萬畝。水地種植主要以玉米為主,2011年共種植玉米16000畝,畝收入為1000元左右;種植向日葵6000畝,畝收入為1000元左右;種植馬鈴薯6000畝,畝收入為1500元;種植瓜菜1000畝,畝收入為2000元;種植牧草2200畝,畝收入為1000元;種植黃花600畝,還未收入。旱地種植主要以小雜糧(蕎麥)為主,輔助種植馬鈴薯及其他作物,2011年每畝平均收入為200元左右。現有草原面積135萬畝,其中53萬畝全部承包到戶或聯戶。

工業

全鄉現有煤礦企業6家(月兒彎、金家渠、宋新莊、金鳳、賀家窯、李記壩),已建成投產1家,年產煤400萬噸;砂石企業11家(雨強、尚記圈),年產砂石料約1500萬噸。

財政金融

為解決群眾發展經濟情況缺資金難題,鄉政府積極協調,2011年馮記溝鄉信用社共向1800戶群眾貸出6500萬元用於發展經濟,其中80%用於扶持發展養殖業,20%扶持發展其他產業。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以招商引資和爭取項目「兩大任務」為着力點,以做大做強生態、特色、資源「三篇文章」為核心,突出甘草、灘羊、生態、煤炭四大優勢主導產業,以實現「工業強鄉、產業富鄉、特色興鄉、生態綠鄉、商貿活鄉」為目標,堅持圍繞特色抓種養,圍繞種養擴規模,圍繞優勢促發展,圍繞民生建和諧的總體思路,全鄉回漢幹部群眾凝心聚力、齊心協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元4276元。

社會發展

文化

2011年末有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個、農家書屋8家,有各類書冊1.6萬冊。農民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每年都舉辦知識競賽、小型文藝節目匯演等文化活動。

教育

我鄉有小學1所,教學點1處,在校學生433人,教師61名。幼兒園1所,中學1所,在校學生46人,教師26名(2012年3月撤併)。2011年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高中升學率均為100%。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初高中鞏固率分別達到98.5%和97.8%。

科技

2011年末有農業科技服務中心1所,農業科技服務站2處,服務從業人員5名。2011年引導性培訓1000餘人,職業技能培訓200餘人,有科技示範村3個,其中科技養殖示範村2個,科技種植示範村1個。科技示範戶100戶,其中科技養殖示範60戶,科技種植示範戶40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鄉衛生院1家,專業醫生5名,床位10個;村級衛生室8個;個體門診2家。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0 %左右,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0左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7.8%。

體育

2011年末有體育場地2處,體育器材20餘件套。群眾體育活動較為豐富,除了積極組織參加縣舉辦的運動會外,每年鄉上都舉辦農民拔河、棋類等民間體育比賽。

廣播電視

2011年末有閉路電視轉播站1所,電視入戶率100%。其中數字電視入戶率達90%以上。村村通覆蓋率100%,常住戶戶戶通覆蓋率88%。

民生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戶34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99戶670人,醫療救助150人次,五保供養18戶21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832人,參合率達96.8%,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5260人,參保率達98.7%。為551戶群眾發放「家電、汽車下鄉」補助資金269571.3元萬元。完成危房改造47戶,落實兌現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糧食綜合直補、草原財政獎補等強農惠農資金1476.5141萬餘元。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連接千家萬戶,通達各行各業。改革開放30年來,我鄉運輸郵電服務業不斷深化體制改革,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綜合運輸和郵電通訊能力,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與水平,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縣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1年全鄉交通運輸及郵政電信產業總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保持穩步發展,為全鄉經濟的快速增長提供了有效保障。馮記溝鄉與鐵路部門加強了運輸組織管理工作,深入挖掘運輸潛力,全面提高運輸效率,充分利用運輸能力等措施,全面完成了年度運輸任務,實現了運輸經營滿堂紅。同時協同公路部門圍繞「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展」的思路,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成鹽興公路、大馬公路、馮青公路、鹽中高速公路,加上橫穿全鄉的中太銀鐵路,便捷的交通網絡成為連接鄰鄉、縣、省的橋樑和紐帶。

郵政部門加大了業務結構的調整力度,通過開展以「商函越新高」為主題的各類競賽活動,函件、儲匯和速遞三大重點業務取得較好發展,郵政部門加大改革力度,實行政企分開,實現全面企業化、市場化運作,使郵政業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移動電話推進改革注重以人為本,全鄉移動、聯通兩大運營商已經在部分品牌實現「接聽包月」的收費方式,並將陸續在其它品牌全面推廣,回應了社會日益高漲的「單向收費」的呼聲。同時,手機用戶「實名制」及網絡信任體制也在全鄉推進,社會公共安全和消費者權益將得到有效保障,廣大手機用戶將重歸於安全、可靠、安心的通信消費環境。

馮記溝鄉政府領導組織有關單位做好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為煤炭資源的落實打好基礎,指導企業與煤礦、供應商簽訂供應合同,推動建立煤炭供應戰略合作,穩定煤炭供應大局,跟蹤神華寧煤集團集團簽訂相關的煤炭供應框架協議,減少運力損失。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30年來,馮記溝鄉運輸、郵電服務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成就輝煌。面對當前宏觀調控帶來的項目審批、建設資金、土地供給等方面的壓力,各級運輸郵電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解難題,完善管理體制,調整和優化經營結構,促進企業做大做強,為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名勝旅遊

風土人情

馮記溝鄉主要分布回、土、滿三個少數民族,其中回六莊村為純回族村,回族人口498戶1676人。回族信仰伊斯蘭教,稱穆斯林。回族通用漢語,日常用語中保留一些阿拉伯語或波斯語詞彙。清真寺是回族的禮拜場所,主要分布在六個自然村。清真寺由禮拜堂、經堂、沐浴室等組成。穆斯林的功課為「念、禮、齋、課、朝」五種天命,並每天時辰做5次禮拜。

回族禁食豬肉,以及不反芻類動物肉食,回族的牛、羊、雞等,都須請啊訇念經代宰後才能食用。穆斯林不准抽煙、喝酒,但喜歡飲茶,也是茶敬客,一般以蓋碗茶代客,盅子中有茶葉、冰糖、紅棗、枸杞、果乾、桂圓、芝麻、葡萄乾組成「八寶茶」,茶葉香甜,營養豐富、延年益壽,是回族飲食文化中最獨特的項目之一。回族也是講究清潔的民族,主張以流動水洗潔身體。湯瓶和吊罐是回族沐浴工具,穆斯林在禮前必須進行沐浴。

土特產品

近年來,馮記溝鄉黨委、政府積極爭取上級扶持,積極發展灘羊、甘草、生態和煤炭四大重點優勢特色產業。一是堅持「以羊為主,多畜並舉,規模發展」的畜牧業發展思路,把灘羊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號產業」來抓,壯大養殖規模,提升品質,促進流通,促進農民增收。初步建立形成以宋新莊萬隻養殖園區為核心以鹽興、大馬公路為軸線得到灘羊規模養殖帶,培育扶持了鑫源飼料、帝辰畜產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5家,帶動發展整村推進示範村3個,培發展1000隻以上養殖大戶23戶,年飼養量100隻以上養殖大戶232戶,全鄉灘羊飼養量達35萬隻。灘羊產業在農民人均收入中占50%以上。二是堅持以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為目標,按照「政府引導、項目支持、企業帶動、農戶參與、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甘草產業基地建設思路,引進了寧夏沃能、新疆新世紀藥業等企業大戶落戶我鄉馬兒莊萬畝甘草基地,採取企業建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模式,全鄉累計完成人工甘草種植10餘萬畝、建立野生甘草封育補植區20餘萬畝,基本形成了馬兒莊萬畝甘草示範園為核心輻射周邊揚黃灌區、旱作種植區的人工甘草產業基地。三是堅持喬灌草結合、以灌為主,建管用結合、以管為主,統一規劃、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則, 嚴格落實封山禁牧政策,加大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以及天然草原保護等項目的實施,全鄉累計建設完成天然草原圍欄52萬畝、補植改良天然草原20餘萬畝、退耕還林種植面積3.4萬畝、荒山造林1.3萬畝,建立灌區防護林網及村莊綠化1.1萬畝,全鄉20餘萬畝沙化退化草場得到恢復,林木覆蓋率達到30%以上,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60%以上。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灌區農田及道路莊點林網基本形成,切實發揮生態綠色屏障作用。四是依託煤炭資源優勢,引進了神華寧煤集團等大型能源開發加工企業,初步建成以馮記溝煤礦、金鳳煤礦為中心輻射賀家瑤、金家渠等周邊大型煤礦的馮記溝能源基地,到2010年原煤產量將達到千萬噸以上,預計實現產值近50億元以上,成為全縣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風景名勝

馮記溝鄉境內主要分布有鐵柱泉古城風景名勝,鐵柱泉古城位於鐵柱泉自然村西500米。

據《嘉靖寧夏新志》卷三載,此地有清泉,為了使韃靼南下侵擾「騎不得飲」,嘉靖十五年(1536年)築城將清泉包於城內,故名。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在土牆外瓮以磚石,成為邊防要地。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長385米,東西寬360米,存高4-8米,牆基寬10米,頂寬1-3米。東牆辟門,門外設瓮城。瓮城南北長28米、東西寬18米,城內西側有建築基址,城內有大量磚瓦和瓷器殘片。相傳鹽池縣城西南90里,有座古城堡。當年,城內有一眼噴泉,水涌如柱,其色如鐵,因名「鐵柱泉」。

行政區劃

汪水塘村

汪水塘村位於鹽池縣馮記溝鄉西南14公里處,與惠安堡鎮毗鄰,村部座落在鹽興公路旁。轄7個自然村,261戶956人,土地總面積9.2平方公里,草原面積11萬畝,耕地面積7800畝,其中水澆地3143畝,人均水澆地3畝。村黨支部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9名。

馮記溝村

馮記溝村地處馮記溝鄉政府所在地,村部坐落在務工移民新村內,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442戶1524人,土地總面積13.6萬畝,耕地面積12920畝,其中水澆地5370畝,轄區內有較為豐富的煤炭和石料資源。在村兩委班子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人均純收入達3864元。

馬兒莊村

馬兒莊村位於馮記溝鄉西南部,轄5個自然村,總人口263戶1035人,支部下設黨小組5個,黨員52名。全村總面積13.9萬畝,草原面積9萬餘畝,水澆地8000餘畝,現存欄羊只23000餘只,已出欄4.9萬隻,生豬存欄6080頭,出欄11260餘頭,灘雞存欄6000餘只,全村共打井窖336眼,建成「三位一體」136座。

雨強村

雨強村地處馮記溝鄉政府西南15公里處,是一個以農業人口為主的建制村。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58戶,總人口956人,勞動力468人。村黨支部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27名黨員,無外出黨員。,土地總面積12.34萬畝,耕地面積15650畝,其中水澆地8328畝。轄區內有較為豐富的煤炭、砂石料、甘草資源。養殖業主要以鹽池灘羊為主,飼養量1.8萬隻。

回六莊村

回六莊村地處馮記溝鄉西北方,村部坐落在大馬公路旁,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497戶1724人,土地總面積21.6萬畝,耕地面積12885畝,其中水澆地2999畝,轄區內有較為豐富的煤炭資源。養殖業主要以鹽池灘羊為主,飼養量2.8萬隻。

丁記掌村

丁記掌村地處馮記溝鄉政府東部15公里處,與青山鄉相接,是一個以農業人口為主的建制村。村部坐落在雙莊坑自然村,鹽中高速和馮青公路穿村而過,交通較為方便。全村轄6個自然村,總戶數317戶,總人口1072人,勞動力545人。村黨支部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29名黨員,外出黨員6名。土地總面積7.51萬畝,耕地面積7767畝,其中水澆地2407畝,退耕還林地3214.8畝,養殖業主要以鹽池灘羊為主,飼養量1.5萬隻。

平台村

平台村地處馮記溝鄉政府西南25公里處,全村轄5個自然村,240戶916人,勞動力460人,村黨支部下設5個黨小組,黨員36名,外出3名。土地總面積10.9萬畝,耕地面積6530畝,其中水澆地1950畝,退耕還林3850畝,養殖業以灘羊養殖為主,飼養量1.8萬隻。

暴記春村

暴記春村地處鄉政府以東,轄8個自然村,417戶1427人,村黨支部下設4個黨小組,黨員29名,外出8名,土地總面積11.76萬畝,耕地面積9966畝,其中水澆地530畝,退耕還林3872畝,養殖業以灘羊養殖為主,飼養量1.7萬隻。

視頻

馮記溝鄉2012年度綜治工作迎接市、縣驗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