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馮宗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馮宗煒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09月13日
浙江省嘉興市
逝世 2016年11月06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馮宗煒(1932年9月13日-2016年11月6日),浙江嘉興人,森林生態學和環境生態學家[1]中國工程院院士[2]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1954年馮宗煒從南京林學院本科畢業;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所長、副研究員、研究員;1957年前往前蘇聯科學院森林研究所、植物研究所進修;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應中國科學院的聘請擔任中國科學院(1986-2000年)環境生態規劃專題研究組組長;198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6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馮宗煒長期從事森林生態學、環境生態學與生態恢復工程研究。

人物生平

1932年9月13日,馮宗煒出生於浙江省嘉興市。

1950年9月,馮宗煒進入國立南京大學森林系學習。

1952年9月,因為院系調整,進入南京林學院(南京林業大學)林學系學習 。

1954年7月,馮宗煒從南京林業大學本科畢業,之後進入中國科學院東北林業研究所籌備處工作(至1954年10月)。11月,馮宗煒進入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所長、副研究員(至1986年5月)。

1957年10月,馮宗煒前往前蘇聯科學院森林研究所、植物研究所進修(至1958年3月)。

1982年1月,馮宗煒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3年,馮宗煒應中國科學院的聘請擔任中國科學院(1986-2000年)環境生態規劃專題研究組組長。

1986年6月,馮宗煒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至1992年9月)、研究員。

1999年,馮宗煒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農業學部(森林生態學) 。

2016年11月6日20時,馮宗煒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馮宗煒開拓中國酸雨生態影響和生態恢復工程研究領域。闡明了中國酸雨的生態影響機制,建立了生態監測與試驗方法,首次定量提出了南方11省(市)酸雨對森林、農作物的危害及經濟損失,篩選出一批抗酸樹種,研究成功受酸雨危害的馬尾松林生態恢復工程技術。率先研究杉木純林連栽地力退化機理和生態恢復技術,經長期定位實驗篩選出杉木、火力楠等混交林,並闡明了其改善林地生態環境的機理。是最早公開提出保護東北紅松天然林,改大面積皆伐為擇伐理論依據的學者之一。主持中國科學院(1986-2000)環境與生態規劃研究,為該領域研究戰略目標、方向任務和生態網絡建設提供了藍圖 。

1955年,馮宗煒參加了由中國和前蘇聯兩國科學院合作的中、蘇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項目,當時中國和前蘇聯在此領域的頂級科學家都參加了這次考察,中國方面的有中國科學院竺可楨副院長,水利部副部長馮仲雲、植物學家劉慎諤、土壤學家宋達泉、林學家朱濟凡、王戰等,在他們的指導下,馮宗煒的理論和實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緊隨這些著名專家深入到大江源頭、原始林區,進行了長期的野外考察,獲得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在他們的指導下,馮宗煒撰寫並聯名發表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文章,大膽提出了修改當時在東北林業生產上盛行的"順序帶狀皆伐"的做法,並提出改皆伐為擇伐的建議。

1957年-1958年,馮宗煒赴蘇聯進修學習,回國後,他組織考察隊的專業人員深入長白山原始區開展溫帶闊葉紅松林、亞高山雲冷杉林和岳樺等的林型研究,以及參加東北植被區劃的研究工作。

1960年初,馮宗煒率領一支由森林、土壤、氣象、植物、微生物、木材等學科組成的研究員,深入湘黔交界山區的中國杉木中心產區--湖南會同林區,總結群眾栽杉和營林的速生豐富經驗。在馮宗煒的帶領下,年輕的科研人員在湖南會同廣坪杉木林區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森林生態實驗站,率先展開了對中國杉木林生態系統生態過程的長期系統觀察。他們通過大氣降水、植被和土壤之間營養元素的輸入、輸出關係的定位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數據,揭示了杉木純林連載地力退化的機理,發現在主伐年齡段(20-30年)的杉木純林,營養元素的年吸收量仍然是大於年歸還量,入不敷出,導致整個林區仍處於營養消耗狀態。這一發現不但從理論上解釋了杉木多代連栽、地力衰退的問題,並為問題的解決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礎上,馮宗煒和同事們進而在南方林區又進行了長達8年的多學科的綜合定位研究,最終培育篩選出了一種具有高生產力和生態協調的杉木、火力楠針闊葉混交林,解決了杉木純林連栽、地力退化、生產力下降的難題。

馮宗煒

1985年,馮宗煒在中國科學院主持了一個研究酸雨的大型項目。當時,隨着改革開放, 中國工業化進程大大加快, 隨之而來的就是酸雨現象的出現和日益嚴重, 中國南方成了繼歐洲、北美後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區。馮宗煒在做酸雨項目時不僅學習國外發達國家的一些先進理論和方法, 而且分析了中國與國外酸雨的共同與不同特點, 他率領跨學科的專家, 深入南方山區、林區、農村和城市, 實地調查了11 省( 市) 130 萬平方公里土地上, 酸雨對森林、農作物的危害面積、減產幅度和經濟損失。通過第一手數據的分析, 馮宗煒發現酸雨對中國南方農業的危害, 並不像國外有些專家所推測的那麼嚴重。其中有個重要原因, 便是中國南方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的抗酸能力很強,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酸雨對農業的危害。馮宗煒的研究總是能夠把學科的前沿和國家的需求相結合, 從而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富有實際應用價值。他們課題組研究酸雨和二氧化硫複合污染對植物的影響、抗酸農作物和樹種的篩選,以及受酸雨危害的馬尾松林生態恢復工程技術等研究成果, 被農林生產和綠化部門所採用, 南方區域酸雨敏感性和臨界限負荷的研究成果, 也被國務院批准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劃方案採納。他們的酸雨研究成果也得到國內外同行學術界的肯定, 很多研究文章都發表在了國際SCI 或國內核心刊物上。由於他長期從事森林環境與生態恢復工程的研究,闡明了中國酸雨的生態影響機制,率先研究杉木連栽地方退化機理和生態恢復技術,曾獲得國家科技一等獎。馮宗煒主持中國科學院2000年環境與生態規劃研究,為中國科學院該領域研究戰略提出藍圖。是最早提出改大面積皆伐為擇伐,保護東北天然紅松林的學者之一,並為保護西雙版納熱帶森林和大興安嶺特大火災後生態恢復工程獻計獻策,受到國家高層領導重視。

學術論著

馮宗煒出版專著8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餘篇。

[1] Feng Zongwei, Wang Xiaoke, Wu Gang. Biomass and production of chinese forestry ecosystem.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9.

[2] Feng Zongwei, Cao Hongfa, Zhou Xiuping, et al. Effect of acid deposition on eco-environment and it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1999.

[3] Feng Zongwei, et al. Effects of acid deposition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heir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in China. J. Environ. Sci., 2002,14(2): 227-233.

[4] Jin Minghong, et al. Impacts of ozone on the biomass and the yield of rice in open-top chamb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2001,13(2):233-236.

[5] Tao Fulu,Feng Zongwei.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nsitivity to acid deposition in South China.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0,118: 231-243.

[6] 王效科,馮宗煒, 歐陽志雲. 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的植物碳儲量和碳密度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 2001,12(1): 13-16.

[7] 王清奎, 汪思龍,馮宗煒, 黃宇. 土壤活性有機質及其與土壤質量的關係[J].生態學報, 2005, 25(3): 513-519.

[8] 單運峰,馮宗煒, 陳楚瑩. 模擬酸雨對七種森林植物生物量的影響[J].生態學報,1989, 9(3): 274~276.

[9] 張紅星, 王效科,馮宗煒, 宋文質, 劉文兆, 李雙江, 龐軍柱, 歐陽志雲. 黃土高原小麥田土壤呼吸對強降雨的響應.生態學報, 2008, 28(12): 6189~6196.

科研成果獎勵

馮宗煒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5項獎勵。[3]

1978年 森林採伐更新理論基礎的研究 國家級

1988年 一種高生產力和生態協調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研究 省部級 二等獎

1989年 大興安嶺北坡特大火災區恢復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考察報告 省部級 二等獎

1991年 西南地區酸雨來源影響和控制對策 省部級 一等獎

1991年 中國自然科學的現狀與未來 省部級 二等獎

1998年 中國酸沉降及其生態環境影響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

馮宗煒

人才培養

馮宗煒培養博士,碩士生14名。

榮譽表彰

中國科學院竺可幀野外工作獎

中國林學會梁希獎

2000年國家環境保護傑出貢獻者稱號

社會任職

1989年01月至1995年10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委會(林業組) 委員

1989年11月至1995年10月 中國林學會 副理事長

1985年12月至1992年11月 中國生態學會 副理事長

國家林業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學會高級會員、中國生態學會顧問、《生態學報》主編等職務。曾連續當選中國生態學會、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

人物評價

馮宗煒從事森林和環境生態研究六十年,為中國生態網絡建設提供了藍圖,為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馮宗煒是中國酸雨研究奠基人之一。馮宗煒研究員學術造詣深,治學嚴謹,善於將生態學理論與生態恢復技術研究相結合,生態環境中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公益性的跨學科重大問題。是中國生態環境領域的重要學術帶頭人。

參考來源

  1. 馮宗煒院士 ,中國科學院,2011-12-12
  2. 馮宗煒 ,中國工程院
  3. [院士風采馮宗煒簡介 ],新浪, 202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