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馮子材大振國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馮子材大振國威,歷史人物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馮子材


馮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號萃亭,出生於廣東廉州府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將領、民族英雄。


馮子材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後參加反清起義,失敗後接受招安。咸豐年間從向榮、張國梁鎮壓太平軍。曾歷任廣西、貴州提督。中法戰爭時,已年近七十,被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取得了鎮南關之戰勝利,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法軍被殲滅的有千餘人,法國內閣總理茹費里因此倒台。 授雲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累官至太子少保。馮子材治軍四十餘年,寒素如故。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馮子材病逝,享年85歲。馮子材病逝後葬於欽州,朝廷詔予欽州城東南隅建"馮勇毅公專祠"紀念,稱"宮保祠"。


鎮南大捷


光緒九年(1883年)十二月,中法戰爭爆發,清軍在越南戰場上節節敗退。光緒十年(1884年),兩廣總督張樹聲邀請馮子材訓練團練,派遣使者前去請駕。使者到時,馮子材正穿着短衣,光着腳,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犢歸來,使者說明來意,馮子材推辭了。後來,馮子材聽說張樹聲賢明,就到廣州去拜見。正逢接替張樹聲擔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到了廣州,他對馮子材以禮相待,請他統率前衛部隊守衛廣東、廣西。


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廷命馮子材輔助處理廣西邊境外軍事事務。當時蘇元春是督辦,馮子材因為他新被提拔,超過自己,常常鬱鬱不樂。聽說諒山有警,立即趕赴鎮南關,而法軍己焚燒鎮南關後退兵。龍州危急,馮子材認為關前隘口跨過東西兩嶺,十分險峻,就命令修築長牆,率領所屬部隊扼守,派遣王孝祺的勤軍駐紮在後為犄角之勢。敵人聲稱某一天攻打關口,馮子材料到敵人必然提前到達,就決定先發制人。廣西巡撫潘鼎新制止他,其他人也不想戰鬥。馮子材據理力爭,親自率領勤軍襲擊文淵。夜晚逼近敵人堡壘,殺死並俘虜了很多敵人。


法軍兵分三路進攻,馮子材對將士們說:"要是法軍再打入關內,我們有何面目見廣東父老?一定要拚死守關!"於是士氣高漲。法軍攻打長牆最激烈,其次是黑兵,再次是教匪,炮聲震動山谷,子彈在陣地前堆積了一寸多厚。清軍各路部隊合力猛烈攻擊,敵人逐漸退卻。過了一天法軍又蜂擁而至,馮子材居中指揮,蘇元春殿後,王孝祺居右,陳嘉、蔣宗漢居左。 馮子材指揮眾將屹立不動,遇後退者就殺頭。自己手持長矛衝出營壘,帶領兩個兒子馮相榮、馮相華投入戰鬥。眾將士因為馮子材年已七十還衝鋒陷陣,都受到激勵,也拚死戰鬥。關外的散兵和僑民也來助戰,殺死了幾十名法國將領,追到關外二十里才回來。過了兩日,又攻克了文淵,受到了賞賜,此後接連收復諒城、長慶,抓獲斬首三畫、五畫兵各一名,乘勝追擊到拉木,收復了所有被侵占的土地。


越南人民早已不堪忍受法軍的暴虐,聽說馮子材率領軍隊到了,都來迎接,爭着犒勞慰問。馮子材將他們召集來安撫慰問,商議定了剿盪北圻的計策。越南人民爭相建立團眾,打着馮子材部隊的旗號,願意為清兵運糧作嚮導。 北寧、河內、海陽、太原競相響應,馮子材也毅然自當重任,率領全軍攻打郎甲,分兵襲擊北寧,這時停戰的詔書到了,馮子材憤而請戰,不被批准,只得班師回國,走的那一天,越南人民夾道啼哭,馮子材也揮淚不能自已。入關到龍州,軍民一起跪拜迎接,長達三十里。馮子材從越南撤兵回國後,奉旨督辦欽廉(今屬廣西)一帶防務,並會同辦理廣西軍務。並獲贈太子少保銜,世職改為三等輕車都尉。


參考資料 

  1. 馮子材大振國威 兒童故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