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張成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冬天》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成彬的散文。
作品欣賞
冬天
冬天裡有着更多的好天氣。陽光普照大地的好天氣。我喜歡冬天裡陽光強烈的光芒。寒冷的季節,路邊梧桐樹上沒有落盡的葉還在片片成蔭,還有那些高大的樓宇在陽光下形成的堅實暗淡,都顯得特別清晰。蔭影下的寒冷更加陰冷。走在冬天的陽光路上,整個人會被正午的太陽曬的暖洋洋,手已不再冰涼。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詩人李白在《立冬》一詩里,就寫出了品冬釀作新詩的雅趣。
民諺云:「冬季進補,上山打虎」,冬令進補的意識,在民間可謂是深入人心,可是真正懂得進補之道的人卻很少。立冬補冬,也不可盲目「進補」,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虛則補之,實則泄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適當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需注意的是,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一般在前幾天,大多數主婦們就會三五成群地相邀着去藥店買進補的材料,什麼天麻、黃芪、黨參、當歸等等。除了這些中藥材,還有就是燉雞湯了,這個很重要,因為立冬這天燉的雞一定得是土雞,吃添加劑的雞才糟蹋了那些補氣補血的中藥材呢。
所以,要麼在哪個農戶家早早買好了雞,要麼是有親戚家送來。要不,就是自家雞圈裡養着。若臨時抱佛腳,哪買得到吃谷吃糠的正宗土雞?當然,那些沒有雞的人家就只有燉豬腳或排骨了。也有吃得奢侈的,宰狗,買羊肉,這是極少數極個別的「美食家」。
除了食補,古人還特別重視腦補。冬夜漫長,且又是農閒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提升鄉民文化水平的方式。
在「立冬」時節堅持體育鍛煉,不僅能使人的大腦保持興奮狀態,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體溫調節功能,還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正如俗話所言:「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生命在於運動"。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氣溫的降低,人在「立冬」以後新陳代謝的速度會放緩,因此在此時節鍛煉不宜太激烈,以防止適得其反,快走、慢跑、跳繩、踢毽子、健身操、太極拳或跳舞、打球等運動均是不錯選擇。同時,要多曬太陽,進行陽光浴,注意保暖,增強體質,有病早醫,無病早防。
不管怎麼說冬天來了,暖也罷,冷也罷,總是要過去的這是自然規律。因為在冬的後面還有春夏秋的姐妹們等着走向人間送來春花秋月鳥語花香!既已立冬,離飄雪的日子漸行漸近,待到殘雪消融,想來春天也為期不遠了。
季節可以輪迴,人卻只此一生。在人生的中,每個人都像一個演員,只是或悲或喜角色不同罷了。冬來了,每個心靈都想要尋找一處溫暖的所在。這個時候,也只有靜觀其變,沉靜地回味生命的歷程。人生的苦難,多少悲愁悶,是躲不掉避不掉的,唯有直面,唯有接受。立冬之後,就是冬天,此時,我站在冬天的門口,向着遠方,向着漆黑薄涼的夜色輕輕念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作者簡介
張成彬,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