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農三師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農三師醫院初建於1966年,現有床位250張,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及職工262人。醫院設有9個整編臨床科室和10個非臨床輔助科室。醫院現有的醫療用房及門診建築面積17,800餘平方米,是一所綜合性二甲醫院,年住院近8000人次,門診量8萬餘人次,有萬元以上設備30餘台。為滿足三師墾區群眾的醫療需要,醫院與51團合作,成立了農三師醫院圖木舒克分院。並與石河子綠洲醫院合作,成立了農三師醫院精神心理科。農三師醫院不僅承擔着農三師近20萬各族群眾的衛生健康工作,還和喀什地區醫院承擔喀什地區360餘萬人民的醫療保健工作。

2017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6649個,比上年增加3255個。其中:醫院31056個,比上年增加1916個。醫院中,公立醫院[1]12297個,比上年減少411個,民營醫院18759個,比上年增加2327個。2013-2017年中國公立醫院數量減少1099個,民營醫院增加7446個[2]

基本情況

醫院現有美國GE-螺旋CT、芬蘭核磁共振、日本島津大C型臂、美國GE胃腸X光機、GE5OOmA拍片床、潘太克斯電子胃鏡、彩色多普勒心腹兩用B超、史賽克腹腔鏡、日本7060大生化機、前節激光治療儀、德國電生理儀、眼針、 YAG手術顯微鏡、血球分析儀、白內障超乳、電子纖維腸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核磁共振等醫療設備。

農三師醫院按照十六大報告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以低廉的費用、優良的技術服務於患者的基本醫療需求。 全院全體職工在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團結一心,克服困難,努力拚搏,圍繞抓「質量、抓服務、抓信譽」,加大改革力度,注重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將醫療工作與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機結合起來,並貫穿於醫療服務全過程,使醫院的各項工作穩步發展,「三個文明建設」邁上了新台階。 近年來,伴隨着衛生事業的改革和不斷深入,農三師醫院在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新設備的引進、人員的素質上都有一定的發展。醫院為提高技術力量、服務水平,採取了「送出去,請進來」的做法,除加強對本院醫務人員的技術培訓以外,還加大了外聘專家的力度。把重視人才培訓和外聘專家作為醫院解決人才匱乏的重要舉措,農三師醫院近年先後與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石河子醫學院、兵團總院等醫療技術力量雄厚的醫療單位建立了協作關係,協助三師醫院解決了醫療技術方面的許多難題,通過專家的帶教,農三師醫院的診斷、治療、手術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喀什市和三師各族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聲譽。

專家的帶教下,農三師醫院在高血壓、心血管病的診療上有了快速進展,開展了心臟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療,填補了醫院在心血管內科診療上的空白;骨科在外聘專家的帶領下開展了脊柱手術、人工全膝、全髖節置換術、記憶合金骨折固定術、人工骨、帶鎖髓內釘及腰椎間盤突出、頸椎間盤切吸術;外一科在腹腔鏡手術和腫瘤手術方面也有了質的飛躍。

視頻

農三師醫院 相關視頻

醫療衛生機構在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兩會代表:從法律層面明確優先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