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精神的操練過程(柏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寫作是一種精神的操練過程》是中國當代作家柏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寫作是一種精神的操練過程
寫完《走洛河》這部書稿的最後一章,停止了鍵盤的敲擊,不由得長長地舒出一口氣。從2018年的春天開始到現在,全部的心思都集中在這書稿上——而寫這部書稿,不但要搜集大量的關於洛河方面的地理與歷史資料,還要搜集其他方面的資料,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此花費了極大的工夫。儘管這樣努力,然而,有的重要的資料還是付之闕如,只好放棄了尋找的念頭。要寫洛河,沒有現成的關於洛河的專題書籍供給閱讀,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着寫作,猶如墾荒一樣,心裡大致有個規略,就開始勞作,至於能寫到什麼地步,也只好邊寫邊調整思路,好在沒有大的缺憾,也就放下心來繼續開墾這塊荒地。
寫作,尤其是文學性寫作,需要儲備豐富的感性知識,或者說,需要身臨其境才能觸發寫作的興趣,這就需要進行田野考察。為了考察洛河,曾經三次驅車深入陝北黃土高原,沿着洛河流經的路線走,從關中平原到白于山脈,這是一條甚為艱難的考察歷程。洛河在上游和中游,大部分都在深溝大壑里流淌。在第一次深入白于山,尋找洛河源頭的時候,就差點掉入深溝。幸虧遇見了定邊的民警開車路過,得到他們的幫助,才擺脫了困境。不管路途怎樣的曲折坎坷,心裡總覺得只要你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老天總會垂憐於你,不會遇到多大的風險,確實是這樣,三次跋涉黃土高原,三次在白于山腹地沿着洛河行走,也再沒有遇到類似上述的危險。
在黃土高原上行走,特別是在白于山腹地的行走,使我領略了黃土高原和白于山的壯美與多彩的風景。秋天的白于山脈,簡直太美了,滿山滿原的噴吐着血色的鮮艷的蕎麥花以及雪白猶如白玉蘭似的馬鈴薯花,就像花海一樣遍地盛開……還有沙漠邊緣地區的紅柳、銀翹等樹叢,搖曳着生命的綠雲,給大地塗抹上動人的色彩,驅車行走在這裡,空氣是那樣的新鮮,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白于山脈再向北部伸展,就是沙漠地帶了,平平漠漠的空曠,天是那樣的低垂,地是那樣的遼遠,偶爾看見遠處原野里的小村莊,綠樹四合,陰涼滿地,竟然是那麼的親切,猶如多少年前曾經在這裡居住過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在追尋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鄜州的故居的時候,從羌村走到南邊不遠的小河流岸邊,早春的天氣里,竟然在河畔生長出來叢叢嫩綠的蘭花,細長劍似的葉子,黃色的花蕊和如玉般的花瓣,散發着淡淡的幽香,真是應了古人的話,「道是深林種,還憐出谷香」。而在白水縣的雁門山探望洛河的身姿的時候,卻見到了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就像絳色的雲彩落滿了山川,這比「一枝紅杏出牆來」更覺春色撩人。在大荔縣沙苑,洛河迂迴蜿蜒,兩岸柳色如障,河灘上生長着密密叢叢的菖蒲草,水鳥不時掠過天空,覺得恍惚間來到了江南水鄉,一望無際的萱草,也就是黃花菜,金燦燦的,在陽光下,碎碎地閃着滿地的光……這些大自然的景物,坐在書齋里是決然想象不出來的,也只有在身臨場景後,才能領略到這無限的風光無限的美。
搜集好資料和做了一定的田野考察之後,接下來就轉入了寫作。寫作的過程愉悅而興奮,雖然常常有因為資料的缺少而帶來的苦惱和難以下筆的情況,然而,更多的是舒暢地敲擊着鍵盤。為了順利地動筆,先試一下筆,企圖尋找到書寫的最佳感覺。於是,寫了《黃土高原與河流》,以董志原與涇河流域為主題,大約有萬把字。沒有想到的是,得到了一位極為優秀而負責的編輯老師的青睞,其本人就是當代著名的以遊歷散文見長的散文家。這篇文章幾經修改後,刊發在2019年第10期《人民文學》上,這對我是極大的鼓舞,也給了我極大的力量和信心。
寫作,是需要耐心的,沒有耐心肯定不會有整齊或者參差不齊的文字出現在眼前的計算機屏幕上。一部書稿完成的時候,卻突然不自信起來,這樣寫能行嗎?心裡忐忑不安,好在有讀者諸君,或者批評,或者一笑而過,在我也就只能這樣了。寫作確實就是一種精神操練的過程。[1]
作者簡介
柏峰,陝西蒲城人。著有多種文學理論專著、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