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再拜舜井(郭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再拜舜井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再拜舜井》中國當代作家郭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再拜舜井

神後。神,神仙舜王;後,皇后娥皇女英。神後村的名字由此而來。

舜井,離我家不足百十米之距。清晨,井軲轆吱吱呀呀的轉動聲,鐵桶和勾擔清脆的抨擊聲,拉開了一天的序幕。站在家門口,望着舜井邊來來往往挑水的人們,我興奮地告訴母親:今天有幾個人去挑水了,挑了幾次水。河裡已有人開始洗衣服了,我返回家裡找出家裡人早上換下的衣服和鞋子。有時家裡實在沒啥洗的衣服,我就去洗枕巾和毛巾,不管母親答應不答應,我都會提上一個小籃子,開心地向舜井邊走去。偶爾母親也會讓我幫她洗蘿蔔白菜或者小蔥蒜苗之類的小事,能幫母親分擔家務,讓幼年的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舜井水順着井壁側邊的豁口,緩緩流入第一個方形大池裡,又從這個大池裡流進到下邊兩個小一點方形池裡,最後嘩嘩地流成了一條小渠,漸然流成了一條清亮小河,灌溉着下面的百畝良田。

大池水是人飲用的,兩個小池子,一個是洗菜,一個是淘糧,而河水邊洗衣,各有各的作用,從不混亂,井然有序

大人們從地里回來了,總喜歡到河裡洗把臉,說笑幾句,好像洗掉了所有的疲憊,渾身又充滿了精氣神。孩子們瘋夠了,玩累了,回家時總要在河邊洗乾淨手腳後才回家,免得遭大人們責罵。

井水冬暖夏涼,清甜爽口。不僅孩子們喜歡用雙手掬着喝水,大人們也喜歡。夏日裡,猛喝幾口,可比吃現在的冰激凌還要舒服。夏天,母親喜歡用剛挑回來的水浸泡西瓜、黃瓜,這樣吃起來不但涼爽,口感極好,而且還可以解暑。熱天時,我尤其還愛吃用井水浸過的涼麵,勁道爽口,家裡來了客人,即使是普通的蒜調面,也能讓客人吃得念念不忘。

冬天,舜井和三個清澈的水池裡冒着熱氣,井水是暖的,手伸進去水溫正好,洗菜洗衣服,一點都感覺不到冬日的嚴寒。遠遠望去,舜井全被籠罩在蒸汽中,挑水的人仿佛行走雲霧中,池邊洗衣服的女子們一個個像水仙子一樣在蒸汽里時隱時現,常常讓我產生幻覺,她們是不是神仙?每次看到這種奇觀,我都會匆匆奔過去看個明白。

最美觀的景象,是下雪的時候。舜井和三個大水池子裡的熱氣一個勁地蒸騰着,瀰漫着、繚繞着,霧氣騰騰地籠罩着舜井周圍,雲霧繚繞如臨仙境。那景象,一如一群頑皮的孩童,時而嬉戲,時而追捉,樂趣盎然。

冬日的早晨,站在我家門口,望井是我童年最大的樂趣和享受。

舜井不僅是神後人的生命線,更是神後人的驕傲,也是村子的「品牌」。據傳唐朝代宗大曆年間大旱,四周村子裡的的井水都枯竭了,而神後村裡的舜井水依然清澈可鑑,咕咕流響,清流源源不斷,及時解救了百姓性命。

舜井水,像母乳一樣永遠香甜。

記憶里,那時候方圓幾十里的村子裡,吃水用水都比較困難,更別說用水澆地,唯有我們村里人不用靠天吃飯,有井水的孕育,村裡的農作物長勢喜人,一年四季有吃不完的蔬菜,外村的人看到我們村裡的長流水,很是羨慕。

清甜爽口的水不僅讓人們衣食無憂,而且有關舜以德報怨的古傳,也薰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村里湧現出了許多好婆婆好媳婦。村民馬小琴為了照顧癱瘓的公公,放棄了外出打工的機會,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有病的公公,讓老人晚年的生活很幸福。

村里很少發生爭執,鄰里之間和睦相處。記憶中,老家的門平日幾乎不上鎖,也從沒有發生過丟東西的事情。有時我和弟弟在外面玩累了餓了,回去找吃的,饅頭就在廚房的案板上放着,隨手可及。鄰里之間,誰家有稀罕吃的,周圍的幾家人都能嘗到。

我八歲那年,母親病了,父親陪母親遠離家鄉看病,幾個鄰居爭着照顧我和弟弟,她們變着花樣給我和弟弟做吃的,幫我洗頭髮,梳辮子,唯恐委屈了我們。一個月之後,母親回來了,我和弟弟非但沒有瘦,而且還吃胖了。

長大後,我離開了家鄉,每次回去,村裡的大嬸大嫂對我依然特別親,濃濃的親情,常常讓我感動。

我自豪,我在舜耕種過的歷山腳下,在娥皇女英住過的皇姑幔身邊,在舜創建的第一個帝都負夏城北門邊上長大。

我幸福,我在舜和他的皇后住過的神後村,喝着舜挖的舜井水,沐浴着帝舜的故事聖靈長大。

今天,元宵節的夜晚,當我又一次敬畏地跪拜在舜井邊的時候,我衷心地願我的父老鄉親在舜的庇佑下,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高曠的藍天下,舜像歷山一樣巍峨,如日月一樣輝煌,像江河一樣浩蕩。

仰望舜的聖像,我的靈魂永遠敬畏着。

喝着舜井的水,我的心永遠跪拜着。

[1]

作者簡介

郭英,垣曲縣歷山鎮人,1969年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