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再和陶韻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再和陶韻二首

來自 詞典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再和陶韻二首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蘇泂

再和陶韻二首是宋朝詩人蘇泂的作品之一。

蘇泂[約公元一二oo年前後在世]字召叟,山陰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慶元末前後在世。[1]蘇泂詩詞均很有名氣。《永樂大典》中收有蘇泂的詩800多首。

正文

紛紛流俗間,哀此萬眾生。 陶翁蓋達士,酷愛重九名。 行行步東皋,見菊眼為明。 色香不敢舊,想像聞其聲。 歡言各攜袂,耄齒逮弱齡。 屬予剛制酒,空杯與誰傾。 凜然北窗下,清癯落驕榮。 雲團煮風葉,競用招我情。 醒醉未必爾,昭氏何虧成。

賢達不遺世,後來肯下交。 玄發一以變,感此徂年凋。 所懷寄絕俗,泰華未為高。 牛山縱尋斧,何時解干霄。 仲尼聘列國,未覺曆日勞。 古今君臣義,比干更茅焦。 皇皇上天意,一物猶甄陶。 清泉黃金花,庶矣饑渴朝。[2]

人物簡介

(與趙師秀同齡,生年參《文學遺產》一九八三年四期《趙師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頌四世孫。生平事跡史籍失載,從本集詩篇可知,早年隨祖師德宦遊成都,曾任過短期朝官,在荊湖、金陵等地作幕賓,身經寧宗開禧初的北征。曾從陸遊學詩,與當時著名詩人辛棄疾、劉過、王楠、趙師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餘。有《泠然齋集》十二卷、《泠然齋詩餘》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泠然齋詩集》八卷。[3]

少從其祖遊宦入蜀。長而落拓走四方。曾再入建康幕府。從陸遊學詩。與之唱和者,有辛棄疾、劉過、王柟、潘檉、趙師秀、周文璞、姜夔、葛天民等,皆一時名士。泂著有泠然齋集二十卷,詩餘一卷。(均《文獻通考》)其吊姜夔詩「所幸小紅方嫁了,不然啼損花」句,尤膾炙人口。(此詩宋詞研究以為范成大作,或以為蘇石作,皆誤)[4]

參考資料

  1. 蘇泂簡介 國學薈網
  2. 「蘇泂」詩詞全集 再和陶韻二首 詩詞名句網
  3. 蘇泂 古詩文網
  4. 蘇泂簡介 查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