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冊禮不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冊禮不講》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原文

唐封拜后妃王公及贈官,皆行冊禮。文宗大和四年,以裴度守司徒平章重事,度上表辭冊命,其言云:「臣此官已三度受冊,有靦面目。」從之。然則唐世以為常儀,辭者蓋鮮。唯國朝以此禮為重,自皇后、太子之外,雖王公之貴,率一章乞免即止,典禮益以不講,良為可惜!

譯文

唐朝封拜皇后王妃、王侯公卿以及追封官爵,都要舉行冊命的儀式唐文宗大和四年,因為裴度任守司徒平章事的重職,裴度上奏表辭絕冊封,他的奏表說:「我任這個官職已經三次受到冊封了,顏面上很感慚愧。」皇上依從了他。這樣看來唐代以冊封的禮節為正常儀禮,辭絕冊封的人很少。我們宋朝重視這種禮儀,但除了皇后、太子之外,即使是王侯公卿那樣顯貴,一般也是一次奏章請求免封就作罷,儀式禮節漸漸地地不講究了,真正可惜!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3]。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冊禮不講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