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獸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獸藥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獸藥(Veterinary Drugs):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動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調節動物生理機能的物質(含藥物飼料添加劑)。

獸藥主要包括:血清製品、疫苗、診斷製品、微生態製品、中藥材、中成藥、化學藥品、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及外用殺蟲劑、消毒劑等。

發展

農業部發布《農業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中提出,「研究開發新型疫苗、新型化學合成藥、中獸藥和診斷試劑,建立獸藥安全評價體系。」國家鼓勵在獸藥行業的瓶頸性與緊迫性的科技領域超前部署,開展自主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成果。

目前我國畜牧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從絕對值上看,其產值從2000年約7500億元增長到2010年約200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以上。從我國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上看,該比重目前達到35%左右,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例均在50%以上。由此可見,我國畜牧業在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隨着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肉類消費的巨大需求拉動我國經濟動物規模逐年擴大,這直接推動獸藥需求的不斷增長。以我國GDP、畜牧業生產總值和我國獸藥消費總額來分別衡量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情況、我國經濟動物的養殖規模和我國獸藥行業的需求量,不難發現,在2001年至2009年之間,這三大指標的增長率間存在十分明顯的正相關性。隨着我國畜牧業產值及其占農業總產值比例的穩步提升,我國獸藥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

情況簡介

從理論上說,凡能影響機體器官生理功能或細胞代謝活動的質化學物都屬於藥物範疇。在我國,魚藥、蜂藥、蠶藥也列入獸藥管理。

新獸藥系指我國新研製的獸藥原料藥品及其製劑。獸藥新製劑系指用國家已批准的獸藥原料藥品新研製、加工出的獸藥製劑。已批准生產的獸藥製劑,凡改變處方、劑型、給藥途徑和增加新的適應證的,亦屬獸藥新製劑。

基本分類

按管理要求,新獸藥可分為:

第一類

我國創製的原料藥品及其製劑(包括天然藥物中提取的及合成的新發現的有效單體及其製劑);我國研製的國外未批准生產。僅有文獻報道的原料藥品及其製劑;新發現的中藥材;中藥材新的藥用部位。

第二類

我國研製的國外己批准生產,但未列入國家藥典、獸藥典或國家法定藥品標準的原料藥品及其製劑。天然藥物中提取的有效部分及其製劑。

第三類

我國研製的國外已批准生產,並已列入國家藥典、獸藥典或國家法定藥品標準的原料藥品及其製劑;天然藥物中已知有效單體用合成或半合成方法製取的原料藥品及其製劑;西獸藥複方製劑;中西獸藥複方製劑。

第四類

改變劑型或改變給藥途徑的藥品。新的中藥製劑(包括古方、秘方、驗方、改變傳統處方的);改變劑型但不改變給藥途徑的中成藥。

第五類

增加適應症的西獸藥製劑、中獸藥製劑(中成藥)。

獸藥品種

也稱獸用藥或動物用藥,狹義指家畜家禽用藥,廣義指防治除人類以外所有動物疾病及促進其生長繁育的藥品。獸藥與人藥在研究與開發中是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的。

中國《獸藥手冊》(1977年版)收載原料藥及共1300個品種,美國《獸藥索引》收載獸用原料藥460種,《英國獸藥典》收載原料藥210種,製劑130多種和生化免疫製品40種。日本1979年生產、銷售與進口的獸藥約1900個品種。

獸藥規範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一詞的縮寫,中文翻譯為《藥品生產質量規範》。GMP自六十年代初在美國問世後,在國際上,現已被許多國家的政府、製藥企業和專家一致公認為製藥企業進行藥品生產管理和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在世界各國製藥企業中得到廣泛的推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