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興教寺中話玄奘(鄭凡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興教寺中話玄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興教寺中話玄奘》中國當代作家鄭凡濤的散文。

作品欣賞

興教寺中話玄奘

頭頂的天空,湛藍得如同一望無垠的大海,寧靜而深邃。眼前的古寺,滄桑得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僧,安然打坐在這高高的黃土塬畔。走進這千年的大唐護國興教寺,也就走進了玄奘跌宕起伏的一生。

在這裡,他從神壇上走下來,走出神話,回歸了自我。他不是《西遊記》中的金蟬子轉世,他只是他,一名釋迦牟尼的忠實信徒、一名偉大的旅行者、一名睿智的學者。

我盤腿靜坐在玉蘭樹下的石凳上,仰望着那高大肅穆的玄奘舍利塔,看見了一個學識淵博,令人尊敬,又命運坎坷,讓人潸然淚下的佛陀

出生在官僚家庭的玄奘,幼年的生活本來是幸福快樂的,可是後來遭遇了父母相繼猝然離世的不幸,變成了孤兒。十歲那年,生活艱難的他和哥哥投身佛門,做了小沙彌。天生聰慧的他潛心學習佛法,年紀輕輕就成為有名的僧人,被譽為佛門的「千里之駒」。隨着深入地鑽研,他發現了所學的佛法中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問題,於是萌生了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學習佛經真典,匡正佛法的想法。

儘管當時唐王朝禁止國人出境西去,但是一心向佛的他帶着因為佛法混亂而產生的迷惘,毅然踏上了西行之路,奔向那爛陀,去朝拜他心中的聖地。可是西行的道路並不順利,除了要想方設法冒險穿過唐軍把守的關隘,還要克服漫長道路上惡劣的自然環境、對付時常出沒的盜匪。

面對這些隨時失去生命的危險,他有過猶豫、有過退縮,但是最終在堅定的信念支撐下,戰勝自我,在動盪不安、危機四伏的西域,沿着絲綢之路,穿越大漠戈壁,爬過雪山冰河,勇敢地前進着,最終到達了目的地。

我無法體會他一路上數次面臨死亡,又絕地逢生後的心情。一想起他那句:「寧可西行一步死,絕不向東半步生」的誓言,便被他那為取真經,不畏艱險、堅韌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理想很飽滿,而現實卻很骨感。當玄奘不遠萬里,經歷九死一生,到達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時,卻發現佛教在這裡已經衰敗了。他頓時感到了極大的遺憾和失落。那種難以名狀的心情,是任何人也不能體會的。

不甘心的玄奘,懷着虔誠的心情沿着釋迦牟尼修行時走過的路,向南繼續尋找着佛法的真經。然而沿途所見,佛教無不衰敗。無限惆悵的玄奘發出了:「生死大海,誰做舟楫?無名長夜,誰為燈炬?」的嘆息。

大菩提寺中,他站在佛祖覺悟的那棵菩提樹下,為佛法的凋零感到萬分痛心,以致涕淚俱下。正是在這悲痛之中,他感悟到了佛祖為普渡眾生而追求真理的獻身精神。他終於明白了,這才是佛法的真諦所在。也正是在佛祖的這種獻身精神激勵下,玄奘繼續着艱難的求法之路。

最終在古印度當時的文化中心那爛陀,這個佛法最後的樂土上,他找到了指路的明燈,遇上了導師戒賢法師,學習到了佛法真經。

虔誠向佛、聰慧好學的玄奘很快就得到戒賢的真傳,成為出類拔萃的高僧。他的淵博知識和高尚人格魅力征服了古印度的當地人,人們送給他「大乘天」和「解脫天」這兩個至高的稱號。

人無論走得多遠,都會思念自己的故鄉,玄奘也不例外。學有所成、名滿印度的他未忘初心,不顧多方阻攔,堅持要返回故土,為眾生解惑,要讓佛法普照東方。最終,他幾經周折踏上了返回長安的歸途。

西行歸來的玄奘已經由當年的偷渡者變成了一代高僧,受到了大唐君民的熱烈歡迎。唐太宗李世民當時雖然不在長安城,但是安排宰相房玄齡在朱雀門外,為他舉辦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

遠赴洛陽朝見李世民後,玄奘發現皇帝感興趣的不是自己一心信奉的佛法,而是自己西行十九年的西域見聞。於是,情商頗高,精通世事的他答應李世民撰寫一部記錄自己十九年來見聞的書籍,這就是《大唐西域記》。他以此換取了李世民對自己翻譯佛經的支持。

在弘福寺中,玄奘白天帶領僧人專心翻譯佛經,晚上又和徒弟辯機潛心寫書。最終他在翻譯完《瑜伽師地論》的同時也完成了《大唐西域記》。

古印度人給了玄奘無限的榮光,而玄奘也寫下了《大唐西域記》這部不朽的著作,幫助現代的人們重新發現了古印度的歷史。他曾經感嘆「無名長夜,誰為燈炬?」而他就是照亮古印度中世紀歷史黑暗的那盞明亮的燈炬,喚醒了印度人對自己國家千年前那段輝煌文明的記憶。這也就是佛法里所說的一報還一報吧?

李世民對長達12卷的《大唐西域記》讚不絕口。為了獎賞玄奘,由皇家出資建造了大慈恩寺,由玄奘擔任住持,在寺內專門翻譯佛經。至此,以前混亂的佛法逐漸得以統一,玄奘的人生也達到了最高峰。

危機總是在意想不到中撲面而來。玄奘的愛徒辯機因和高陽公主私通被憤怒的李世民下令腰斬。頓時,玄奘和大慈恩寺的僧人們的品行受到了人們的質疑。

玄奘深知沒有皇帝的支持,自己的佛經翻譯工作就無法早日完成。於是,深諳世事的他周旋在皇宮和寺廟之間,從而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以後,重新取得了唐高宗李治的信任。在唐高宗李治的支持下,他主持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大雁塔,用來珍藏自己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原本和佛像、佛舍利。

大慈恩寺中散發出來的佛法光芒,吸引了和折服了眾多信徒前來朝拜,玄奘因此成為了萬民膜拜的對象。雖然他生性淡雅,不喜交友,但是他日益增長的聲望引起了皇帝李治和一些朝臣的擔憂。後來又因為他上書要求取消佛道排序從而徹底激怒了李治。這讓本來就對玄奘心存擔憂的李治對玄奘採取了近似軟禁的做法:不允許玄奘四處走動,只能在皇宮和寺院之間往來,還經常讓他為皇室做法事。佛經的翻譯工作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進展緩慢。後來李治移駕洛陽,也要帶着玄奘同行。玄奘被迫跟隨李治前往洛陽,佛經翻譯的工作也就徹底中斷了。

到達洛陽後,玄奘請假回鄉為父母修葺墳墓。這次,讓李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玄奘受到了更大地歡迎,出現了萬人夾道相迎的情況。李治更加忌憚了。他為了壓制玄奘,就連玄奘多次提出要到少林寺繼續翻譯佛經也被他無情地拒絕了。

苦悶、失望、無助的玄奘病倒了。幸運的是大病癒合後,李治終於答應他的請求,前往銅川的玉華寺繼續翻譯佛經。玄奘終於遠離了是非之地,得到了一方淨土,可以專心致志地翻譯經書了。

玉華寺深藏渭北人跡罕至的大山之中,生活條件極其艱難。然而,為了早日完成佛經的翻譯任務,玄奘殫精竭慮,帶着徒弟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着。多達600卷的佛家著名經書《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就是在這裡完成了最後的翻譯。

玄奘心中大事了結,本來是件大喜事,不料,年老體衰,又身心俱疲的他在河邊取水時不慎摔倒,從此臥病在床不起,走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人在困境時最需要的是關懷,以慰藉受傷的心靈。然而,此刻卻沒有人關懷玄奘,相反就在這個時候,徒弟們對他的信任產生了危機。

面對徒弟們的質疑,倍感交集的玄奘長嘆一聲,說出了一個流傳千古的佛語「得生」。徒弟們這才恢復了對他的信任和崇拜,在他圓寂後繼承他的衣缽,完成了所有佛經的翻譯工作。

玉華寺肅成院對面的山溝中,玄奘凝望了無數次的那兩棵千年的菩提樹,見證了玄奘人生最後的時光。他走了。有人說他圓滿了,可我知道他是帶着一種無法言說的無奈和惆悵走的。

玄奘圓寂後,李治為了安撫眾多的佛教信徒,便將他的靈柩移到大慈恩寺暫時安置,接受世人祭拜。遵照玄奘的遺願,徒弟們把他安葬在偏僻而幽靜的白鹿原上。數年後,李治又下令把玄奘的遺骨從白鹿原移到少陵塬安葬,並且修建了興教寺和舍利塔,供人祭拜。

玄奘是幸運的,遇上了好兄弟高昌王,保護他安全地到達印度;遇上了好老師戒賢法師,傳授給他佛法真經;遇上了好皇帝李世民,支持他翻譯佛經。他幸運地生活在盛唐,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精神財富。我想,我也是幸運的。有幸生活在這片古老而厚重的黃土地上,才能夠如此貼近地感受他的精神,體會他的不易。

大慈恩寺里的玄奘是高光的,玉華寺里的玄奘是淒涼的,而興教寺里的玄奘是安然的。雖說世事無常,可是玄奘用自己平和的心態,看透了那紛擾的人生,放下俗塵,用心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最終取得了正果。

當我再次仰望頭頂的藍天時,我想玄奘禪師就是這浩瀚天空上一顆璀璨的恆星。每當夜幕降臨時,他就閃耀奪目,成為那些在黑暗中行走者的指路明燈。

大唐護國興教寺里,斯人已去,豐碑永存。玄奘,他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那種捨身求法的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1]

作者簡介

鄭凡濤,陝西咸陽人,西安某國企從事管理工作。作品發表於《當代兵團》雜誌和《文學陝軍》《冬歌文苑》《短文學》等文學網絡平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