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鍵控制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鍵控制點

來自 abbreviationfinder 的圖片

中文名:關鍵控制點

英文名:Critical Control Point、CCP

關鍵控制點,對於簡單的經營活動,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對所做工作的親自觀察來實行控制。 但是,對於複雜的經營活動,主管人員就不可能事事都親自觀察,而必須選出一些關鍵控制點,加以特別的注意。有了這些關鍵點給出的各種信息,各級管理人員可以不必詳細了解計劃的每一細節,就能保證整個組織計劃的貫徹執行。[1]

關鍵控制點是指一些要害問題

它們是業務活動中的一些限定性不利因素,或是能使計劃更好地發揮作用的有利因素。不同的組織部門,其性質、業務有其特殊性,所要計量的產品和勞務不同,所要執行的計劃方案數不勝數,因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關鍵控制點。

比如:某企業在落實產品生產成本計劃時,主要控制點是重點製造部門的生產成本和材料部門採購成本;另一家企業制定了發展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選中的關鍵控制要素為:由信息部門負責系統設計與各部門的協調工作,抓好數據庫的建設,各個部門領導要參加項目審批過程。

選擇關鍵控制點的能力是一種管理藝術,有效的管理控制取決於這種能力。

選擇了關鍵控制點之後,需要考慮進一步的問題,比如:如何設計該控制點的目標?如何衡量出現的偏差?誰應對哪些失誤負責?哪些信息反饋價值最大、最經濟實用等等。具體說來,就是要制定一些客觀的標準。

控制點種類繁多,所用標準也是多種多樣的

(1)實物標準

就是以實物單位制定的標準,它反映了定量的工作成果,是計劃工作的基石。實物標準一般適用於基層生產單位,如產量定額工時定額消耗定額等。同時也可反映質量標準,如軸承面的硬度、公差的精密度、紡織品的耐久性等。

(2)貨幣標準

就是以貨幣單位制定的標準,它可用於控制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費用以及所獲得的各種經濟成果。貨幣標準較多地適用於企業的中上層部門,如單位產品成本、單位產品或單位工時的人工費用、單位產品的材料費用、銷售額利潤額等等。

(3)綜合標準

對於有些目標,它既不能完全用實物標準來表示,又不能完全用貨幣標準來表示,這時就要利用綜合標準。通常用相對數的形式來表示,如勞動生產率、出勤率、投資回收期等。

(4)把目標作為標準 對於難以用定量標準的目標,可以將目標作為標準,將總目標層層分解,實行目標管理,各單位的目標本身即可作為標準。 關鍵控制點現在也普遍用於機械製造領域,針對一些常出現故障的設備,設立關鍵控制點,可以有效的預防設備故障的出現,保證生產。

如何確定關鍵控制點

食品安全為例,關鍵控制點(CCP)是食品安全危害能被控制的,能預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個點、步驟或過程。對在危害分析期間確定的每個顯著危害,必須有一個或多個關鍵控制點來對其進行控制。關鍵控制點設置的是否正確,對HACCP計劃的科學性和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控制點(CCP)控制的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顯著危害,但顯著危害的引入點不一定是關鍵控制點(CCP),例如:在蒸熟的漢堡餅中控制病原體,如果蒸熟時間取決於最大餅的厚度,那蒸熟和成餅的步驟都被認為是關鍵控制點。 關鍵控制點與生產過程的其它質量控制點不應混淆,儘管它們有時會有重疊,然而它們所監控的對象是不同的。應避免設點太多,否則就會失去控制的重點。

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可以影響關鍵控制點的數量,水產品HACCP法規允許安全方面的衛生控制包括在HACCP計劃中。但大多數情況下企業不應將衛生方面的控制點,設為CCP。因為,對於某些衛生控制來說,設定和滿足關鍵限值、糾正措施是很困難的,在關鍵控制點上設定的額外的衛生監控將加重HACCP計劃的負擔,分散對關鍵加工程序的注意力。

生產和加工的特殊性決定了關鍵控制點具有特異性。在一條加工線上確立的某一產品的關鍵控制點,可以與在另一條加工線上的同樣的產品的關鍵控制點不同,這是因為危害及其控制的最佳點可以隨廠區、產品配方、加工工藝、設備和配料選擇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CCP判斷樹是判斷關鍵控制點的有用工具,判斷樹中四個互相關連的問題,構成判斷的邏輯方法:

問題1:對已確定的顯著危害,在本步驟/工序或後步驟/工序上是否有預防措施?如果回答"是(yes)",繼續問題2;如果回答"否(no)",則回答在本步驟/工序上是否有必要實施安全控制?如果回答"否(NO)",則不是CCP。如果回答"是(yes)",則說明現有該步驟/工序不足以控制必須控制的顯著危害,即,產品是不安全的,工廠必須重新調整加工方法或產品,使之包含對該顯著危害的預防措施。FDA認為,如有顯著危害而不予控制,是對《海產品HACCP法規》(21CFR-123&1240)的嚴重違反。

問題2:該步驟/工序可否把顯著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回答時,須考慮該步驟/工序是否最佳、最有效的危害控制點,如回答"是(yes)",則該步為CCP;如回答"否(NO)",繼續問題3。

問題3:危害在本步驟/工序上是否超過可接受水平或增加到不可接受水平?如果回答"否(NO)",則不是CCP;如果回答"是(yes)",繼續問題4。

問題4:後續步驟/工序可否把顯著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如果回答"是",則不是CCP;如果回答"否(NO)",則該步為CCP。

判斷樹的邏輯關係表明:如有顯著危害,必須在整個加工過程中用適當CCP加以預防和控制;CCP點須設置在最佳、最有效的控制點上;如CCP設在後步驟/工序上,前步驟/工序不作為CCP;但後步驟/工序如沒有CCP,那麼該前步驟/工序就必須確定為CCP。

雖然CCP判斷樹是判斷關鍵控制點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它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因判斷樹有其局限性,它不能代替專業知識,更不能忽略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當CCP判斷樹的結果與相關法律法規或相關標準相牴觸時,判斷樹就不起作用了。

因此判斷樹的應用只能被認為是判定CCP的工具而不作為HACCP法規中的強制要素。CCP確定必須結合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否則,就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2]


視頻

採購關鍵控制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