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嶺縣上關鎮福農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關嶺縣上關鎮福農小學近年來,關嶺自治縣上關鎮福農小學秉承以「德育立校、質量興校、特色強校」的育人理念,將當地原生態民族優秀文化(苗族花棍舞、苗族蘆笙舞)引進校園,引導孩子們學習本土優秀傳統文化[1],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動學校特色教育發展。

近日,記者走進福農小學大課間活動,花棍碰撞聲、蘆笙舞的音樂旋律響徹學校上空。學生們歡快地唱着、舞着。

上關鎮福農小學副校長劉應輝介紹,學校自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以來,學生的學習激情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他們在完成自身學習的同時,課後服務時間,都紛紛加入到「苗族花棍舞和蘆笙舞」活動中來,特別是該校學生到榕江縣參加「花棍舞」村超聯賽展演後,孩子們場上的精彩展演,深受群眾喜愛,贏得上千圍觀群眾點讚,他們一起分享成功、收穫快樂!預計本期參加人數還會遞增」。

上關鎮是關嶺自治縣一個典型的布依族、苗族聚居鄉鎮,其服飾、歌舞、語言等都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民族氣息。為了把民族文化傳承好,學校利用大課間、課後服務時段,開展形式多樣、趣味豐富的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進一步豐富孩子們在校期間的業餘文化生活,促進孩子在校健康、快樂成長。

校園諮詢

關嶺上關鎮福農小學:民族文化進校園共畫民族同心圓

為加強學生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近年來,關嶺自治縣上關鎮福農小學將花棍舞、蘆笙舞等民族歌舞項目引入大課間、課後服務等環節,通過開設文藝社團[2],讓學生們體驗式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走進福農小學,苗族花棍舞、蘆笙舞在大課間活動中輪番上演,身着民族服飾的同學們手執紅白相間的花棍,隨着音樂節奏翩翩起舞,棍棒碰撞之間裙擺飛揚,手拿蘆笙的小舞者們在走、移、跨、轉、立、踢等動作中或生動緊湊,或明快灑脫,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參加了學校的福藝社團後,我學到了關嶺苗族花棍舞和蘆笙舞,非常喜歡。今後,我將把學習到的舞蹈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關嶺苗族文化,學習並愛上關嶺苗族花棍舞和蘆笙舞。」關嶺自治縣上關鎮福農小學學生鄧梓萱說道。

據了解,關嶺苗族蘆笙舞、花棍舞是在長期的農耕、狩獵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其中蘊涵了大量的原始農耕文化和祭祀禮儀,承載着苗族許多重要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

「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開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民族文化素養,還推動了『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關嶺自治縣上關鎮福農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啟貴表示。

下一步,福農小學將持續辦好文藝社團,讓學生掌握一至二項少數民族藝術技能和運動技能,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動學校特色教育發展,努力把學校打造成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學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