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羅馬帝國的七種隱喻(楊小濱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關於東羅馬帝國的七種隱喻》是詩人楊小濱創作的詩歌。
作品原文
葡萄園裡的雕花瓷杯濕了公主們的絲裙。
但冰冷的鋼刀上血型不明。叢林和橋樑為你哀悼:
哦,我的兄弟,我的同類。
今晚我將吞咽你還沒啃完的半隻癟芒果。
瓦礫上的蜥蜴也將臣服的願望化為一絲恐懼。
他用眼珠冶煉出兩滴淚水。然後
馬蹄踏過乾裂的秋野,我的頭顱被踢進河床。
夜幕下的大軍,焚燒廣場的焦灼。但雪崩後
大廈前剩下了一堆煙灰。(模仿抒情詩的意境。)
此刻,風蝕的磚□在時鐘里顫抖。
柯達膠捲枯萎成甲殼蟲。尿□味
透過壁畫後的故事襲來。戒指飄流
如魚唇的惺惺哭泣。一堆鋁礦石妖氣氤氳。
有時在普勞塔斯的喜劇幕間放個響屁
用嚴肅的哲學嘆息熟調成一碟鮮美的冷盤。
復活節:大理石十字架或合金鉚釘都將製作風箏。
讓叭兒狗牽着它們飛出世界帝國。
作者簡介
楊小濱1963年出生,台灣人,是耶魯大學文學博士,任教於密西西比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擔任客座講席。詩集《穿越陽光地帶》獲台灣現代詩社「第一本詩集」獎。另著有《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歷史與修辭》,《The Chinese Postmodern》。曾任台灣《現代詩》特約主編,《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特約策劃。另有詩作結集為《景色與情節》,及漢英雙語詩選《在語言的迷宮裡》。[1]
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曾這樣評價他,「有多重面貌,而且面面俱到,他是華語世界一位最有才情的創作者」。[2]
某種意義上,《西遊記》對楊小濱有着深遠影響。他氣質綜合,不同於大眾對學院派學者的刻板印象,楊小濱身上有種風格獨特的「混搭氣質」,他既是學者、詩人,又是藝術家。在他看來,無論是詩人,還是藝術家,做得好並不難,難的是有自己的風格。或許,正是基於如此的文化理念,楊小濱一直在「跨界」,無論是早期從東方文化,轉向西學,還是從詩歌轉向視覺藝術,楊小濱似乎一直永不「安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