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蘭花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蘭花蕉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蘭花蕉

拉丁學名:Orchidantha

chinensis T.L.Wu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芭蕉目

科:芭蕉科

亞 科:蘭花蕉亞科

屬:蘭花蕉屬

種:蘭花蕉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

命名者及年代:T.L.Wu,1964

蘭花蕉(lán huā jiāo),學名:Orchidantha chinensis T.L.Wu,是蘭花蕉屬多年生草本,高達45cm,具根狀莖,葉莖生,2列,橢圓狀披針形,長20-30cm,寬5-10cm。外部形態特徵非常像芭蕉科植物。開花時,單朵或排成聚傘花序自根狀莖生出,兩性花,左右對稱,花瓣3枚,深紫色,中央一枚大而有色彩,稱唇瓣,側生2枚小又極似蘭花。 分布於廣東廣西十萬大山,生于山谷或林緣濕潤處,花具香氣。喜溫、濕,耐陰。 蘭花蕉葉翠綠,終年不凋;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因為野生數量不多,尚未人工栽培和利用,加之在植物分類學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對研究中國植物區系及芭蕉科分類系統均有研究價值。根莖民間用作清熱藥。 [1]

蘭花蕉形態特徵

蘭花蕉是多年生草本,高約45厘米;根莖橫生。葉2列,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22-30厘米,寬7-9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稍下延,橫脈方格狀,稠密,干時十分清楚;葉柄長14-18厘米。

花自根莖生出,單生,苞片長圓形,長3.5-7厘米,位於花葶上部的較大,下部的較小。花大,紫色,萼片長圓狀披針形,長9.5厘米,寬1.5-2厘米;唇瓣線形,長9厘米,基部寬8毫米,先端漸尖,具小尖頭,中部稍收縮;側生的2枚花瓣長圓形,長2厘米,先端有長5毫米的長芒;雄蕊5枚,花葯長1 厘米;

子房頂端延長呈柄狀的部分長2厘米,花柱和花葯等長,柱頭3枚,其中1枚較長,長8 毫米,餘2枚稍短,先端具細鋸齒,背面具「V」形附屬物。果未見。花期:3月。

蘭花蕉產地生境

產於中國廣東、廣西,生于山谷中 ,是熱帶雨林中的林下草本,生長環境蔭蔽、潮濕。

蘭花蕉生長習性

蘭花蕉 蘭花蕉的花生於靠近地面的地方,顏色是不太鮮艷的黑紫色,這主要是因為它特殊的傳粉機製造成的。蘭花蕉的花在開放期間散發一種特殊的氣味,有研究報道,分泌特殊氣味的氣味腺散布在花的整個唇瓣上。而蘭花蕉散發的特殊氣味會吸引它的傳粉者蜣螂(俗稱屎殼郎)來為它傳粉。蘭花蕉科植物缺乏蜜腺,只提供這種很強烈的氣味來吸引蜣螂,但蜣螂並未得到實質性的傳粉獎勵,是一種欺騙性傳粉。

蘭花蕉主要價值

根狀莖:用於斑疹不退,煩熱,咽喉腫痛。 瀕危種。本種為蕉科蘭花亞科在中國之代表種,數量少,分布極為局限,是稀有植物。對研究我國植物區系及蕉科分類系統均有研究價值。根莖民間用作清熱藥。 

蘭花蕉栽培技術

蘭花蕉 春夏間切割帶芽的橫生根莖,進行無性繁殖,植於有適當蔭蔽、土壤肥沃、排水良的溝谷山坡。

用分株繁殖。當秋末蕉葉凋萎,剪去枯葉,壅士護根。殘留莖杆用稻草從莖杆基部向上包紮。到次年4月上旬再將稻草解除,當根上長出許多幼株時,可行分株繁殖。移栽時於坑中施入有機肥為底肥。 生長期間應隨時剪去黃葉,以燒徒耗養分,並影響美觀。同一地點,栽植過久,易產生愛滿不復現象,應更換栽植地點。平時不用特別仔細管理。

蘭花蕉最適宜植於小型庭院的一角或窗前牆邊,假山之畔。不宜成行栽植,宜散點或幾株叢植,綠蔭如蓋,炎夏中令人頓生清涼之感。蘭花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體積龐大,適於庭院栽培。倘若設法矮化,便可移為居室盆栽。六月間將母株邊上新發的小株分割下來,選基本成單株狀,最好有淺根系的,將切口用草木灰塗勻以防腐爛。芭蕉擇土不嚴,但需排水性好,可選沙子20%、土60%、木屑20%混拌。用盆以直徑為60?80厘米左右的大盆或缸為宜,深度應不低於70厘米。定植後要少澆水,噴灑表土即可。待有新葉長出,可逐步增加噴水量及見光量。養護期間要注意保持濕潤,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才能生長良好。同時也要適當延長光照時間,以防枝葉徒 長。

蘭花蕉保護級別

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本種為芭蕉科蘭花蕉亞科在中國之代表種,數量少,分布極為局限,是稀有植物。對研究中國植物區系及芭蕉科分類系統均有研究價值。根莖民間用作清熱藥。

廣西上思十萬大山已建水源林區,應保護好那盪鄉紅旗林場後山蘭花蕉生長地自然林,嚴禁採挖。有關單位應大力繁殖、引種栽培。

參考來源

  1. 蘭花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