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蘭考縣焦裕祿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蘭考縣焦裕祿紀念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裕祿大道88號。紀念館位於墓區西側,為現代化新式建築,1994年4月建成,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館正面三層,大門正上方鑲嵌的「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為江澤民題寫。紀念館正門前為焦裕祿事跡群雕。群雕淨高3.6米,加上基座近4.2米,重達4噸。館內分序廳、展覽廳、貴賓室和放映廳等。序廳正面立焦裕祿半身銅像一尊,兩側分別有勞動情景畫面。展廳1300平方米,展出內容分前言、序篇、神州赤子、臨危受命、執政為民、幹部楷模、今日蘭考五個部分。

基本概況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位於河南省蘭考縣焦裕祿烈士陵園內,焦裕祿[1]同志的專業性紀念館,始建於1966年,先後經過三次改建,擴建,陵園占地91.7畝。由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館名。1994年5月13日,在焦裕祿烈士逝世30周年紀念日前夕,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受江澤民總書記委託參加了紀念館落成暨焦裕祿銅像揭幕儀式。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位於墓區西側,為現代化新式建築,1994年4月建成,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館正面三層,大門正上方鑲嵌的「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為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紀念館正門前的群雕為焦裕祿事跡群雕。該群雕2010年8月16日(焦裕祿誕辰88周年紀念日)落成,群雕的製作到完成,歷時15個月。群雕淨高3.6米,加上基座近4.2米,重達4噸。群雕反映了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心繫百姓、根治「三害」的革命精神。館內分序廳、展覽廳、貴賓室和放映廳等主要組成部分。序廳正面立焦裕祿半身銅像一尊,兩側分別有焦裕祿當年帶領廣大人民戰天鬥地的勞動情景畫面。展廳1300平方米,展出內容分前言、序篇、神州赤子、臨危受命、執政為民、幹部楷模、今日蘭考五個部分。計版面、照片300餘幅,遺物90餘件,生動地展示了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光輝一生。

館舍結構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坐落在河南省蘭考縣城北黃河故道的沙丘上。陵園由紀念碑、墓區和紀念館組成,紀念碑和墓區均刻有毛澤東手跡。紀念館前身1966年底建在建設路南段,1983年遷建入陵園,是為舊址;新紀念館建成於1994年,由江澤民題寫館名,由序廳、展廳、放映廳等組成。

紀念館占地2100平方米,分序廳、展廳、接待室、辦公室等部分。序廳中央立一尊焦裕祿半身銅像,後牆上鑲着江澤民同志的題詞:「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展廳1300平方米,展廳內陳列有焦裕祿同志生前辦公室兩間及遺物89件,展出畫面、照片300餘幅,三個展室的內容分五大部分展出:第一部分,「青少年時代」;第二部分,「在工業戰線上」;第三部分,「縣委書記的榜樣」;第四部分,「人民呼喚焦裕祿」;第五部分,「今日新蘭考」,其中第四部分珍藏有江澤民、李鵬、李瑞環、胡錦濤、尉建行、李嵐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陵園的照片、題詞。

人物介紹

焦裕祿(1922-1964)山東淄博人。1946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12月調到蘭考縣擔任澤區委第二書記、書記。面對該縣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同全縣幹部群眾一起,與自然災害進行了頑強的鬥爭,即使是身患肝癌重病仍堅持在抗災第一線,被人民群眾稱為「黨的好幹部」。

館舍發展

1991年7月,陵園由縣委辦公室移交民政部門管理。1992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1994年5月13日,在焦裕祿烈士逝世30周年紀念日前夕,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受江澤民總書記委託參加了紀念館落成暨焦裕祿銅像揭幕儀式。

視頻

蘭考縣焦裕祿紀念館 相關視頻

蘭考焦裕祿紀念館
愛國教育基地,蘭考縣焦裕祿紀念館,焦裕祿精神每個人都值得學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