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會議)原圖鏈接來自 蘭州大學 的圖片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創建於1979年,與敦煌研究院聯合共建之後,在1999年成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簡介

研究所下設敦煌文獻研究室、敦煌石窟藝術研究室、宗教學研究室、 佛教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 蘭州大學資料中心和《敦煌學輯刊》編輯部等機構。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發展,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敦煌學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料信息的中心。敦煌學研究所現有研究人員20人,其中教授10人( 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5人,講師[1]編輯5人。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於1984 年獲得歷史文獻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98年獲得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博士學位授權點,並接收國外留學生,擁有較為完善的學科培養體系。開設有敦煌學概論、吐魯番學概論、國際敦煌學、敦煌文獻學、敦煌文獻專題、石窟寺藝術概論、敦煌佛教藝術專題、敦煌壁畫研究、敦煌佛教圖像學、魏晉隋唐史專題、河西史研究、河西佛教史、西北歷史地理概論、敦煌西域出土美術品研究等課程。截止2002年,敦煌學研究所共培養出博士生2名,碩士生35人;現有在讀博士生19名,碩士生18人;培養日本、韓國、美國留學生達16人,為國內外敦煌學研究培養了高層次人才。

研究方向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的重點研究方向有三個:

1、敦煌文獻整理研究。敦煌學研究所在敦煌地理文獻、碑銘贊文獻、十王經文獻、五台山文獻、占卜文獻、史地文獻和俄藏敦煌社會文獻的整理研究等方面十分突出。

2、敦煌石窟佛教藝術研究。敦煌學重點研究基地是蘭州大學與敦煌研究院聯合建立的,雙方在敦煌石窟考古、分期斷代、壁畫藝術、 佛教研究、石窟保護上均占有優勢。

3、隋唐五代西北區域史研究。利用敦煌文獻與石窟開展中國中古西北區域史的研究,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重視與國內外學術界的學術交流,邀請着名敦煌學專家來 蘭州大學講學,接收國外留學生的培養;同時舉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派遣研究人員前往國內外從事訪學與合作研究,加強與國內學術界的交流聯繫,提高了學術知名度。

獲獎情況

1、2005年,楊富學研究員的《回鶻文獻與回鶻文化》獲甘肅省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2005年,王冀青教授的《斯坦因與日本敦煌學》、《斯坦因第四次中國考古日記考釋》獲第六屆甘肅省優秀圖書獎一等獎,2006年獲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3、2007年,馮培紅(指導教師:鄭炳林教授、施萍婷研究員)的博士學位論文[2]《敦煌歸義軍職官制度——唐五代藩鎮官制個案研究》被評為2007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4、2008年,沙武田(指導教師:鄭炳林教授、樊錦詩研究員)的博士學位論文《敦煌畫稿研究》,獲2008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5、2008年,甘肅省第一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研究所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

科研成果

一、敦煌學博士文庫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編

主編鄭炳林 樊錦詩  

1.楊富學着《回鶻文獻與回鶻文化》

2.高啟安着《唐五代敦煌飲食文化研究》

3.殷光明着《敦煌壁畫藝術與疑偽經》

4.沙武田着《敦煌畫稿研究》

5.楊明芬着《唐代西方淨土禮懺法研究》

6.黃維忠着《8—9世紀藏文發願文研究》

視頻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相關視頻

中法敦煌學的跨時空交流
期刊論文發表技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