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中山北路14號,是依託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劍英題寫館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百家經典紅色旅遊景區之一。其正門過街處為桂林古人類遺址寶積岩,側面是抗日戰爭期間桂林行營辦公廳。辦事處占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為三進兩層木樓,大小房屋14間,小青瓦屋頂,最初為「萬祥醩坊」,後由中央南方局租借使用。

目錄

景點簡介

紀念館於1977年1月建立並對外開放,占地面積大約1300多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2]示範基地和全國百家經典紅色旅遊景區之一。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位於桂林市中山北路14號。其正門過街處為桂林古人類遺址寶積岩,側面是抗日戰爭期間桂林行營辦公廳。辦事處占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為三進兩層木樓,大小房屋14間,小青瓦屋頂,最初為「萬祥醩坊」,後由中央南方局租借使用。

歷史

1938年末,中共中央在此建立八路軍桂林辦事處,李克農為中共南方局秘書長兼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處長,辦事處設機要科、秘書科、交通運輸科、救亡室、電台室等機構,並在他處設有轉運站等機構。一樓有值班室、警衛室、辦公室和房東的沽酒櫃檯,二樓有會議室、秘書科、電台和李克農住室等。

抗日戰爭期間,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多次到桂指導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的工作,胡志明同志化名胡光,也長期在八路軍桂林辦事處工作。辦事處內有周恩來、董必武等同志的臨時住房。

桂林八路軍辦事處設立期間,在對桂系統戰工作、籌運抗日物資、迎送中共重要過往人員、領導桂林抗戰文化運動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1年「皖南事變」後,該辦事處奉命撤消。1944年11月,桂林淪陷,「萬祥糟坊」毀於戰火,解放後依原樣重新恢復。館內存有周恩來同志曾用過的派克鋼筆等大量珍貴文物。

視頻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 相關視頻

桂林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成為廣西首個「全國國家安全教育基地」

參考文獻